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及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1329发布日期:2019-04-09 23:0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及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及点胶机。



背景技术: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灌胶机等,点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

传统的点胶机通常包括机架;工作台,设于机架上;产品载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以固定待点胶产品;定位机构,与工作台连接,精确带动产品载台移动到点胶位置;点胶机构,用于对点胶产品进行自动点胶,通常点胶机所使用的是单个产品载台,这样单个产品载台在点胶位置和装卸产品位置之间来回切换时,即产品载台位于点胶位置时,装卸位置处于空闲状态,产品载台位于装卸位置时,点胶位置处于空闲状态,无疑浪费了很多时间,使点胶工作效率降低。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即具有两个产品载台,在水平方向并排排布,即占用两列水平空间,但是这种双工位点胶机虽然可以提高点胶效率,同时对工作台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占地面积也较大。

还有一种双工位点胶机,两个产品载台沿垂直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工作台上,两个产品载台中,一个位于工作台内侧,一个位于工作台外侧,这样的设计虽然可以减少对工作台长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但是会出现对工作台外侧的载台点胶,以及对工作台内侧的载台进行产品装卸的情况,这将导致点胶和装卸产品的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工位点胶机占地面积大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点胶效率,同时能减小占地面积且操作方便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及点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包括:

工作台;

载台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包括至少两个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向间隔设置的载台,所述载台适于承载待点胶工件,并具有位于所述工作台内侧、适于进行点胶的点胶位置,及位于所述工作台外侧、适于装卸待点胶工件的装卸位置,且当至少一个所述载台位于所述点胶位置时,至少一个其他所述载台位于所述装卸位置;

至少两个导向机构,与所述载台对应设置,并设于所述工作台与对应的所述载台之间,适于供所述载台在所述点胶位置和所述装卸位置之间切换。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导轨,设于所述工作台和对应的所述载台的其中一个上;

导块,设于所述工作台和对应的所述载台的另一个上,并设有可与所述导轨配合、相对于所述导轨往复滑动的导槽。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台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载台对应设置。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适于提供旋转动力;

丝杠,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并可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

滑块,与对应的所述载台连接,并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纹通孔。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所述载台组件具有两个所述载台,分别为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

所述第一载台对应的所述导向机构和对应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载台对应的所述导向机构和对应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分居所述第一载台的两端;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居所述第二载台的两端。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所述第一载台呈倒“U”型,包括呈板状的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两端的侧部,其中一个所述侧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另一个所述侧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本体、两个所述侧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共同围成让位腔;

所述第二载台呈板状,位于所述本体下方,并可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滑入或滑出所述让位腔。

上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中,所述侧部包括:

侧板,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对应端部连接;

连接板,一端与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连接,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或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加强筋,呈“L”状,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与所述侧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点胶机,包括:

上述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

点胶针头,用于对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包括:工作台;载台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包括至少两个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向间隔设置的载台,所述载台适于承载待点胶工件,并具有位于所述工作台内侧、适于进行点胶的点胶位置,及位于所述工作台外侧、适于装卸待点胶工件的装卸位置,且当至少一个所述载台位于所述点胶位置时,至少一个其他所述载台位于所述装卸位置;至少两个导向机构,与所述载台对应设置,并设于所述工作台与对应的所述载台之间,适于供所述载台在所述点胶位置和所述装卸位置之间切换。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其中一个产品载台位于点胶位置进行点胶时,另一个产品载台处于装卸位置进行产品装卸,可以使点胶工作和装卸产品的工作同时进行,从而避免了在仅有一个载台时,产品在点胶时,不能装卸产品,产品在装卸时不能点胶的情况,使点胶位置和装卸位置的空闲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提高点胶效率,缩短整个点胶工作过程的时间,同时,由于至少两个载台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向间隔设置,可以减小占地面积,且可以通过载台在点胶位置和装卸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来实现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在工作台内侧点胶,在工作台外侧装卸,从而便于点胶和装卸产品的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设于所述工作台和对应的所述载台的其中一个上;导块,设于所述工作台和对应的所述载台的另一个上,并设有可与所述导轨配合、相对于所述导轨往复滑动的导槽。导向机构为导轨和导块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载台运行的更稳定,导轨或导块可以设置在工作台上,安装方便,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台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载台对应设置。驱动机构的设计可以节省人工驱动载台运动的人力,使用驱动机构驱动载台更方便,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同时也便于实现整个点胶过程的智能化。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适于提供旋转动力;丝杠,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并可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滑块,与对应的所述载台连接,并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纹通孔。即驱动机构为线性模组,线性模组使用范围广,安装方便,精度高,省去了自己制作直线运动的机构的具体环节。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分居所述第一载台的两端;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居所述第二载台的两端。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不仅起到导向和驱动的作用,还对载台起到支撑作用,使载台的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倾斜或晃动,能够避免由于载台晃动使点胶针头不能准确地点胶到正确位置的情况,从而节省了点胶时间,提高了点胶效率。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所述第一载台呈倒“U”型,包括呈板状的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两端的侧部,其中一个所述侧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连接,另一个所述侧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本体、两个所述侧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共同围成让位腔;所述第二载台呈板状,位于所述本体下方,并可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滑入或滑出所述让位腔。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最小程度的节省水平方向的占用空间,使两个载台之间的结构更紧凑,且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所述侧部包括:侧板,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对应端部连接;连接板,一端与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连接,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或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加强筋,呈“L”状,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与所述侧板。连接板的设计可以使第一载台与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的连接更牢固,加强筋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连接板与侧板结合面的强度,使载台的结构更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去除第一载台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第一载台;3-第二载台3;4-第一导向机构;5-第二导向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7-第二驱动机构;8-连接板;9-侧板;10-加强筋;11-第一拖链;12-第二拖链;13-丝杠;14-伺服电机;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所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包括工作台1、载台组件、至少两个导向机构、至少两个驱动机构、连接板8、侧板9、加强筋10以及拖链组件。

所述载台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包括至少两个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1的方向间隔设置的载台,所述载台适于承载待点胶工件,并具有位于所述工作台1内侧、适于进行点胶的点胶位置,及位于所述工作台1外侧、适于装卸待点胶工件的装卸位置,且当至少一个所述载台位于所述点胶位置时,至少一个其他所述载台位于所述装卸位置,即与至少两个载台相对应的至少两个运行轨迹为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1的方向并列排布的运行轨迹,而非并排排布的运行轨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台组件具有两个所述载台,分别为第一载台2和第二载台3。

所述第一载台2呈倒“U”型,包括呈板状的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两端的侧部,其中一个所述侧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连接,另一个所述侧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连接;所述本体、两个所述侧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共同围成让位腔;所述第二载台3呈板状,位于所述本体下方,并可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5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的作用下滑入或滑出所述让位腔。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最小程度的节省水平方向的占用空间,使两个载台之间的结构更紧凑,且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所述侧部包括:侧板9,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对应端部连接;连接板8,一端与所述侧板9的另一端连接,一侧板9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或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连接;加强筋10,呈“L”状,连接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侧板9面与所述侧板9。连接板的设计可以使第一载台与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的连接更牢固,加强筋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连接板与侧板结合面的强度,使载台的结构更牢固。

作为可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载台还可以由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连接的连接支架组成;所述第一载台还可以为其他能够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连接的结构。

在本实施中,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载台对应设置,并设于所述工作台1与对应的所述载台之间,适于供所述载台在所述点胶位置和所述装卸位置之间切换,即所述导向机构用于使所述载台沿预定轨迹从所述点胶位置运动至所述装卸位置,或从所述装卸位置运动至所述点胶位置。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设于所述工作台1和对应的所述载台的其中一个上;导块,设于所述工作台1和对应的所述载台的另一个上,并设有可与所述导轨配合、相对于所述导轨往复滑动的导槽,即如果导轨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则所述导块设置在所述载台上,如果导块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则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载台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导块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所述导向机构为导轨和导块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载台运行的更稳定,导轨或导块可以设置在工作台上,安装方便,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所述导向机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导向机构4和第二导向机构5。具体地,所述第一载台2对应的所述导向机构为第一导向机构4;所述第二载台3对应的所述导向机构为第二导向机构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载台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台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往复运动。所述驱动机构的设计可以节省人工驱动载台运动的人力,使用驱动机构驱动载台更方便,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同时也便于实现整个点胶过程的智能化。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适于提供旋转动力;丝杠13,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并可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滑块15,与对应的所述载台连接,并设有与所述丝杠13配合的螺纹通孔。即驱动机构为线性模组,线性模组使用范围广,安装方便,精度高,省去了自己制作直线运动的机构的具体环节。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为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14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丝杠13的组合结构还可以替换为电动缸或其他能够驱动所述滑块15作直线运动的结构。

所述驱动机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6和第二驱动机构7。具体地,所述第一载台2对应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一驱动机构6;所述第二载台3对应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二驱动机构7。

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分居所述第一载台2的两端;所述第二导向机构5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分居所述第二载台3的两端。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不仅起到导向和驱动的作用,还对载台起到支撑作用,使载台的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倾斜或晃动,能够避免由于载台晃动使点胶针头不能准确地点胶到正确位置的情况,从而节省了点胶时间,提高了点胶效率。

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平行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中的导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中的丝杠13平行,所述第一导向机构4中的导轨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中5的导轨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中的丝杠13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中的丝杠13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拖链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连接的第一拖链11和第二拖链12。拖链适合在往复运动的场合中使用,能够对内置的电缆等部件起到牵引和保护作用,且拖链每节都能打开,便于安装和维修。运动时噪音低、耐磨、可高速运动。

所述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对所述第一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时,通过驱动伺服电机14转动,带动丝杠13转动,与丝杠13配合的滑块15带动第一载台运动至工作台内侧的点胶位置,点胶针头对第一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同时,与丝杠13配合的滑块15可以带动第二载台运动至装卸位置,这样可以在对第一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的同时,对第二载台上进行未点胶的待点胶工件的安装,或对第二载台上已经完成点胶的待点胶工件进行拆卸,从而大大节省了整个点胶过程的时间,提高点胶机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向间隔设置,且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向并列排布,可以减小占地面积,且可以通过载台在点胶位置和装卸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来实现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在工作台内侧点胶,在工作台外侧装卸,从而便于点胶和装卸产品的操作;同理,当需要对所述第二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时,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丝杠13转动,与丝杠13配合的滑块15带动第二载台运动至工作台内侧的点胶位置,点胶针头对第二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同时,与丝杠13配合的滑块15可以带动第一载台运动至装卸位置,这样可以在对第二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的同时,对第一载台上进行未点胶的待点胶工件的安装,或对第一载台上已经完成点胶的待点胶工件进行拆卸,从而大大节省了整个点胶过程的时间,提高点胶机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向间隔设置,且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方向并列排布,可以减小占地面积,且可以通过载台在点胶位置和装卸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来实现载台上的待点胶工件在工作台内侧点胶,在工作台外侧装卸,从而便于点胶和装卸产品的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点胶机,所述点胶机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点胶机的工件承载装置,及点胶针头(图未示)、驱动组件(图未示)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点胶针头用于对待点胶工件进行点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点胶针头按预定轨迹运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动力装置信号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