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0554发布日期:2020-12-25 12:0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搅拌反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路板的生产中,其中有一个工序是需要给电路板镀铜,以使电路板能够连接导通各个电子元件,且能够起到增强电路板的硬度及相应的柔韧性,使得电路板不易发生折断。电路板镀铜用的铜液是硫酸铜溶液,在硫酸铜溶液的生产是将氧化铜粉与硫酸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此反应需要用到搅拌反应装置。

传统的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主要由:1、螺旋提升机构(功率:1.5kw);2、螺旋添加机构(功率:0.2-0.4kw);3、搅拌机构(功率:0.75kw);4、鼓泡风机(功率:1.5kw)四部分组成,合计功率约4.15kw,传统的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的组成机构多,制作成本高,在对传统的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的维护上相对的成本较高,于此同时传统的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功率耗损较大。

传统的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的工作流程:1、氧化铜粉通过螺旋提升机构,将氧化铜粉提升到螺旋添加机构;2、螺旋添加机构再将氧化铜粉通过绞龙叶片旋转添加到搅拌槽内(注:落料口与液面有300-400mm落差);3、搅拌马达再将氧化铜粉与槽内硫酸液体搅拌均匀,同时鼓泡风机向槽底通气,加速物质反应。

然而,由于落料口与液面有300-400mm落差,氧化铜粉下落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粉尘分散在落料口与液面形成的空间内,氧化铜与硫酸液体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反应放热,使得槽内气压大于槽外气压,落料口与硫酸液面之间分散的粉尘则容易经设备缝隙外漏至槽外,由于氧化铜粉,化学式为cuo,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使得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的周边布满黑色的粉尘,影响进入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操作空间的操作人员的呼吸道健康及周边环境卫生。

与此同时,添加氧化铜粉的量的多少,在添加前需要根据电路板镀铜反应池内的硫酸铜的浓度或电流值反馈给到系统后,通过程序设定控制添加马达运转时间或者旋转角度来控制每次添加量,然而,由于氧化铜粉外漏至槽外,以及控制精度的不稳定,使得所添加的氧化铜粉累计误差较大,进而使得氧化铜粉添加比例精度降低。

由上述可知,传统的氧化铜粉搅拌反应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组成机构多,结构不够紧凑精简;2、功率耗损大;3、环境污染较重;4、氧化铜粉添加比例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以解决组成机构多,功率耗损大,环境污染较重以及氧化铜粉添加比例精度低的问题。

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包括物料桶、自吸式管道机构及搅拌反应池,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分别与所述物料桶及所述搅拌反应池连通;

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包括第一连通组、第二连通组及第三连通组,所述第一连通组与所述搅拌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组与所述第一连通组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组及所述第二连通组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组包括耐酸碱泵浦、第一电动阀、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一压差表及第一管道搅拌器,所述耐酸碱泵浦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所述耐酸碱泵浦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电动阀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与所述耐酸碱泵浦的第二端连通或隔离,所述第一压差表设置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上,且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第二端与所述搅拌反应池连通;

所述第二连通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搅拌器、第二负压发生器、第二压差表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及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连通或隔离,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与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压差表设置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离;

所述第三连通组包括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二电动阀及手动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分别与所述耐酸碱泵浦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耐酸碱泵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连通或隔离,所述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及所述物料桶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与所述物料桶连通或隔离,所述手动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物料桶连通,所述手动阀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手动阀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物料桶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离;

所述第二电动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二电动阀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二电动阀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在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时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反应池包括反应主池、第一过渡反应池及第二过渡反应池,所述反应主池与所述耐酸碱泵浦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反应池与所述反应主池连通,所述第二过渡反应池所述第一过渡反应池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密封胶环及反应盖体,所述密封胶环套置于所述反应盖体上,所述反应盖体盖设于所述反应池本体上,且以使所述密封胶环用于与所述反应池本体的边缘相顶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桶上设置有计重传感器,所述计重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物料桶内的物料进行称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上述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通过设置物料桶、自吸式管道机构及搅拌反应池,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分别与所述物料桶及所述搅拌反应池连通,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包括第一连通组、第二连通组及第三连通组,所述第一连通组包括耐酸碱泵浦、第一电动阀、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一压差表及第一管道搅拌器,所述第二连通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搅拌器、第二负压发生器、第二压差表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连通组包括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二电动阀及手动阀,本发明利用内循环泵浦及负压发生器产生文丘里效应,可直接将桶装或袋装的固料氧化铜粉,连带空气一起,通过φ径10mm左右的管道吸入内循环管道,并在高速水流的作用下瞬间湿润与药液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药液,携带大量微小气泡回流到暂存药水槽底部,冲击槽底,达到搅拌及补充氧气的目的;另外,氧化铜粉在负压下被吸入管道,且在管道内瞬间与药液充分混合,杜绝与大气接触,从而解决了氧化铜粉尘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少量管道替代了现有的机械传动机构,降低制作成本,缩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及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上所存在的功耗大、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大、制作成本大、维护成本大的缺陷。

其次,通过在所述物料桶上增加计重传感器,实时监控所述物料桶余料。再通过系统计算比对,精确控制添加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的管道连通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10,包括物料桶100、自吸式管道机构200及搅拌反应池300,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200分别与所述物料桶100及所述搅拌反应池300连通,即,所述物料桶与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连通,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与所述搅拌反应池连通,所述物料桶用于储放反应所需粉末状物料,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用于将所述物料桶内的反应所需粉末状物料自吸进入所述搅拌反应池,以使反应所需粉末状物料在所述搅拌反应池内与所述搅拌反应池内的反应液进行化学反应。

为了具体了解所述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的结构,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200包括第一连通组210、第二连通组220及第三连通组230,所述第一连通组210与所述搅拌反应池300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组220与所述第一连通组210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组230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组210及所述第二连通组220连通。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连通组210包括耐酸碱泵浦211、第一电动阀212、第一负压发生器213、第一压差表214及第一管道搅拌器(图未示),所述耐酸碱泵浦211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反应池300连通,所述第一电动阀212与所述耐酸碱泵浦211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电动阀212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213与所述耐酸碱泵浦211的第二端连通或隔离,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隔离是指两者不连通,流体没办法从一者流向另一者,所述第一压差表214设置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213上,所述第一压差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内的液体流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压差表为现有技术中的压差表,其工作原理是:充满管道的流体,当它流经管道内的节流件,此处指的是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时,流速将在节流件处形成局部收缩,因而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节流件前后便产生了压差。流体流量愈大,产生的压差愈大,这样可依据压差来衡量流量的大小。这种测量方法是以流动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的。压差的大小不仅与流量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例如当节流装置形式或管道内流体的物理性质(密度、粘度)不同时,在同样大小的流量下产生的压差也是不同的,本发明的管道内的流体为硫酸溶液,则流经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的压差则会随着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即,当流体流量愈大,产生的压差愈大;当流体流量愈小,产生的压差愈小。且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213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第二端与所述搅拌反应池300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内的流体起搅拌作用,加速管道内的流体的流动。

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连通组220包括第一电磁阀221、第二管道搅拌器222、第二负压发生器223、第二压差表224及第二电磁阀225,所述第一电磁阀221分别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213及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222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221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2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213连通或隔离,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与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222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压差表224设置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上,所述第二电磁阀22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225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225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离。

请参阅图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压差表检测值大于系统设定值-20kpa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221及所述第二电磁阀225,即,外界空气流经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222经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进入所述第一连通组内,以实现液气混合状态。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三连通组230包括第三电磁阀231、第四电磁阀232、第二电动阀233及手动阀234,所述第三电磁阀231分别与所述耐酸碱泵浦211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231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耐酸碱泵浦2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连通或隔离,所述第四电磁阀232分别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及所述物料桶100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232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与所述物料桶100连通或隔离,所述手动阀234的第一端与所述物料桶100连通,所述手动阀234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手动阀234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所述物料桶100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系统接收到物料添加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药液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回流所述搅拌反应池内。此时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会产生一定负压,所述第二压差表将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的侧压值反馈给系统,系统根据所述第二压差表反馈的信号值,调整所述第一电动阀的开关角度,使得所述第二压差表反馈信号大于设定值-50kpa(此值跟添加物料颗粒大小、比重、形态等不同有相应调节),满足条件后系统控制打开所述第四电磁阀,此时所述物料桶内的物料会被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产生的负压吸入,使得物料瞬间与管道内的药液混合,通过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及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回流所述搅拌反应池内。

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电动阀23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磁阀232连通,所述第二电动阀233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二电动阀233用于在开启或关闭时,以使在所述第三电磁阀231打开时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与外界空气连通或隔离,需要说明的是,系统根据设定值调整所述第二电动阀打开的角度,降低管道内负压值,从而减少物料的吸入量,当系统感应到无需再添加物料是,则完全打开所述第二电动阀,即,所述第二电动阀233用于打开,以使在所述第三电磁阀231打开时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223与外界空气连通,使得所述物料桶内的物料不再被吸入。

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反应池包括反应主池、第一过渡反应池及第二过渡反应池,所述反应主池与所述耐酸碱泵浦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反应池与所述反应主池连通,所述第二过渡反应池所述第一过渡反应池连通;又如,所述搅拌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密封胶环及反应盖体,所述密封胶环套置于所述反应盖体上,所述反应盖体盖设于所述反应池本体上,且以使所述密封胶环用于与所述反应池本体的边缘相顶持。

一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桶上设置有计重传感器,所述计重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物料桶内的物料进行称重,以实现实时监控所述物料桶内余料的量,再通过系统计算比对,精准控制添加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还包括第一除湿机构、第二除湿机构及第三除湿机构,所述第一除湿机构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除湿机构与所述第二电动阀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除湿机构与所述手动阀的第二端连通,这样,能够将空气中的气体水分子除去,避免空气中的气体水分子进入所述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的管道内与物料,即,氧化铜粉结合,使其粘接在管道壁内而造成管道堵塞。

本发明在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s01: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及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一电动阀,以使所述耐酸碱泵浦、所述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以及所述搅拌反应池顺序连通以形成第一个闭合的循环通路。

s02:当所述第一压差表监测到的压力值大于a值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的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外界空气被吸入且顺序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及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进入所述搅拌反应池内。

s03:当系统检测到需要添加物料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三电磁阀,以使所述耐酸碱泵浦、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及所述搅拌反应池顺序连通以形成第二个闭合的循环通路。

s04:当所述第二压差表产生一定的负压,所述第二压差表将压力值反馈给系统,系统根据所述第二压差表反馈的信号值,调整所述第一电动阀的开关角度,以使所述第二压差表反馈的压力值大于b值时,满足条件后系统控制打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物料桶内的物料会在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内的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吸入,所述物料桶内的物料瞬间与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内的溶液混合,在所述第二管道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后顺序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一管道搅拌器进入所述搅拌反应池内进行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通过如下计算以实现添加精准度的控制:

一、a为物料总重量;x为累积实际添加值(x+x2+x3+……+xn),计重传感器所得;y=累积标准添加值(y1+y2+y3……+yn),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电流信号计算所得。

二、当a-x值小于a-y值时,系统启动s03及s04的操作步骤;当a-x值接近a-y值时(系统预设参考点),系统根据接近值大小调整所述第二电动阀打开角度,降低管道内负压值,从而减少氧化铜粉吸入量;当a-x等于a-y时,m2完全打开,短路氧化铜粉吸入。

三、所述第二电动阀全开后延时一定时间,保证管道内氧化铜粉能充分吸入。

四、通过微调手动阀,可以调整添加启停频率及药液浓度波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上述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通过设置物料桶、自吸式管道机构及搅拌反应池,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分别与所述物料桶及所述搅拌反应池连通,所述自吸式管道机构包括第一连通组、第二连通组及第三连通组,所述第一连通组包括耐酸碱泵浦、第一电动阀、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一压差表及第一管道搅拌器,所述第二连通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搅拌器、第二负压发生器、第二压差表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连通组包括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二电动阀及手动阀,本发明利用内循环泵浦及负压发生器产生文丘里效应,可直接将桶装或袋装的固料氧化铜粉,连带空气一起,通过φ径10mm左右的管道吸入内循环管道,并在高速水流的作用下瞬间湿润与药液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药液,携带大量微小气泡回流到暂存药水槽底部,冲击槽底,达到搅拌及补充氧气的目的;另外,氧化铜粉在负压下被吸入管道,且在管道内瞬间与药液充分混合,杜绝与大气接触,从而解决了氧化铜粉尘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少量管道替代了现有的机械传动机构,降低制作成本,缩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及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上所存在的功耗大、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大、制作成本大、维护成本大的缺陷。

其次,通过在所述物料桶上增加计重传感器,所述计重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物料桶内的物料进行称重,实时监控所述物料桶余料。再通过系统计算比对,精确控制添加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采用原有内循环泵浦提供流体压力,将第一电动阀、第一负压发生器及第一管道搅拌器顺序连通,窜入内循环管道,且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上设置有第一压差表;将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搅拌器、第二负压发生器及第二电磁阀顺序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接入所述第一负压发生器接口,且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上设置有第二压差表;将第三电磁阀分别接入所述内循环泵浦及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将第四电磁阀、物料桶及手动阀顺序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接入所述第二负压发生器接口;将第二电动阀接入所述第四电磁阀。

请参阅图2,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装置,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设备启动,s1\s2\s3\s4电磁阀闭合,第一电动阀m1全开,内循环泵浦启动。药液通过m1、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一管道搅拌器回流槽内。

b、此时第一负压发生器侧会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第一压差表p1监测此处压力值,当检测值大于系统设定值-20kpa时,系统控制s1打开及s2打开,此时设备处于液气混合状态。

c、当系统接收到物料(氧化铜粉)添加信号时,s2关闭,s3打开,药液通过s3、第二负压发生器、第二管道搅拌器、s1、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一管道搅拌器回流槽内。此时第二负压发生器侧会产生一定负压,第二压差表p2将第二负压发生器侧压值反馈给系统,系统根据第二压差表p2反馈信号值,调整m1开关角度,使第二压差表p2反馈信号大于设定值-50kpa(此值跟添加物料颗粒大小、比重、形态等不同有相应调节),满足条件后系统控制打开s4。此时料斗内的物料会被第二负压发生器产生的负压吸入,瞬间与管道内药液混合,通过第二管道搅拌器、s1、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一管道搅拌器回流溶解槽。

请参阅图2,系统通过如下计算以实现添加精准度的控制:

一、a=物料总重量;x=累积实际添加值(x1+x2+x3……+xn),计重传感器所得;y=累积标准添加值(y1+y2+y3……+yn),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电流信号计算所得;

二、当a-x值小于a-y值时,系统启动上述步骤c工作流程;当a-x值接近a-y值时(系统预设参考点),系统根据接近值大小调整第二电动阀m2打开角度,降低管道内负压值,从而减少氧化铜粉吸入量;当a-x等于a-y时,m2完全打开,短路氧化铜粉吸入;

三、第二电动阀m2全开后延时一定时间,保证管道内氧化铜粉能充分吸入。

四、通过微调手动阀,可以调整添加启停频率及药液浓度波动。

综上所述,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实现了设备结构简单,不占太多空间,添加比例控制精度高,无累计误差,药液浓度浮动小,不产生粉尘,功耗低的优点。

本发明利用内循环泵浦及负压发生器产生文丘里效应,可直接将桶装或袋装的固料氧化铜粉,连带空气一起,通过φ径10mm左右的管道吸入内循环管道,并在高速水流的作用下瞬间湿润与药液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药液,携带大量微小气泡回流到暂存药水槽底部,冲击槽底,达到搅拌及补充氧气的目的;另外,铜粉在负压下被吸入管道,且在管道内瞬间与药液充分混合,杜绝与大气接触,从而解决了粉尘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少量管道替代了现有的机械传动机构,降低制作成本,缩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及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上所存在的功耗大、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大、制作成本大、维护成本大的缺陷。

此外,在暂存料斗上增加计重传感器,实时监控料斗余料,再通过系统计算比对,精确控制添加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