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9627发布日期:2019-11-15 2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作业平台(9),顶部与所述作业平台(9)顶面平齐的投料筒(1),设置在所述投料筒(1)内,与所述投料筒(1)的内壁相配合的漏料网(2),相对应贯穿所述投料筒(1)相对的两侧壁,控制所述漏料网(2)的卸料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作业平台(9)上,封闭所述投料筒(1)的防尘盖(6);所述卸料组件包括控制所述漏料网(2)翻转的翻转单元,和控制所述翻转单元的驱动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分别贯穿所述投料筒(1)相对的两侧壁,一端部分别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漏料网(2)两侧的两个翻转轴,分别与所述投料筒(1)的两侧壁相互滑动配合,分别套接在每一个所述翻转轴上的挡板(7),以及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投料筒(1)外侧,分别设置在每一个所述翻转轴另一端的升降翻转机构(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翻转机构(3)包括一端部套接固定在所述翻转轴上的翻转臂(307),下端部套接在所述翻转轴上,与所述翻转轴转动配合的齿轮架(302),与所述齿轮架(302)的上端部沿竖直方向相互滑动配合,开口向下的u型升降件(301),固定在所述投料筒(1)外,与所述u型升降件(301)沿竖直方向相互滑动配合的第四滑槽(309),套设在所述齿轮架(302)上端部,设置在所述齿轮架(302)与所述u型升降件(301)之间的弹簧(308),固定在所述u型升降件(301)一侧内壁上的第一齿条(303),设置在所述齿轮架(302)中部,与所述第一齿条(303)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04),与所述齿轮架(302)相互滑动配合,与所述第一齿轮(304)相互啮合的啮合滑块(305),以及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啮合滑块(305)下端部,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翻转臂(307)另一端的连杆(306);所述u型升降件(301)上设置所述驱动单元(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固定在所述u型升降件(301)外侧壁上的第三齿条(401),与所述第三齿条(401)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402),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402)的轴同轴的第一锥齿轮(403),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03)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04),以及驱动所述第二锥齿轮(404)的往复转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转动机构包括轴线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04)的轴同轴的限位盘(405),与所述限位盘(405)相互配合的拨轮(406),固定在所述投料筒(1)外侧的第五滑槽(408),与所述第五滑槽(408)相互滑动配合,与所述拨轮(406)的转轴相互转动配合的滑动块(407),以及设置在所述拨轮(406)的转轴上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输入端的转轴与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所述联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拨轮(406)的转轴同轴;

所述限位盘(405)包括限位盘体,开设在所述限位盘体底面靠近边缘处的,首尾相接的曲线型的限位槽(40502),以及在所述限位槽(40502)之间的所述限位盘体上均匀设置的若干个限位柱(40501);

若干个所述限位柱(40501)与所述拨轮(406)相互啮合,所述拨轮(406)的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40502)相互配合;

所述联轴器包括十字杆(409),以及相互垂直,分别设置在所述十字杆(409)顶部和底部的两个u型连接件(410),其中一个所述u型连接件(410)的两侧板分别与所述十字杆(409)的横杆的两端部相互滑动配合,另一个所述u型连接件(410)的两侧板分别与所述十字杆(409)的纵杆的两端部相互滑动配合;位于所述十字杆(409)顶部的所述u型连接件(410)封闭端的中部设置所述联轴器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十字杆(409)底部的所述u型连接件(410)封闭端的中部设置所述联轴器的输出端,所述联轴器的输入端的轴线与输出端的轴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架(302)包括两端臂不等长的u型架(30201),设置在所述u型架(30201)封闭端外侧的立柱(30202),设置所述u型架(30201)长端臂中部,贯穿其内外侧壁的第一通槽(30203),开设在所述u型架(30201)短端臂内侧,且延伸至其端部的第二滑槽(30204),开设在所述u型架(30201)短端臂外侧,且延伸至其端部的第三滑槽(30205),贯穿所述第二滑槽(30204)和所述第三滑槽(30205)的第二通槽,开设在所述u型架(30201)长端臂端面上的第一连接槽(30206),开设在所述第一通槽(30203)侧壁上的第一通孔(30207),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槽(30206)侧壁上的第二通孔(30208)。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滑块(305)包括相互平行设置,齿面向外的第二齿条(30501)和滑动杆(30502),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30501)顶部和所述滑动杆(30502)顶部之间的连接板(30503),开设在所述滑动杆(30502)底面上的第二连接槽(30504),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槽(30504)侧壁上的第三通孔(3050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翻转单元的所述投料筒(1)的侧壁底面上开设插槽,所述插槽中部与所述投料筒(1)的外侧壁之间开设长圆孔(101),所述插槽中部与所述投料筒(1)的内侧壁之间开设第一滑槽(10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筒(1)顶部设置导流面(10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6)的端部设置把手(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属于饲料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其中,包括贯穿作业平台,顶部与作业平台顶面平齐的投料筒,设置在投料筒内,与投料筒的内壁相配合的漏料网,相对应贯穿投料筒相对的两侧壁,控制漏料网的卸料组件,以及设置在作业平台上,封闭投料筒的防尘盖;卸料组件包括控制漏料网翻转的翻转单元,和控制翻转单元的驱动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混料自动下料装置投料方便、作业安全、作业效率高、使用寿命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强;段世光;黄河;李鑫;黄金发;潘雯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阳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