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杨酸生产用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3390发布日期:2020-05-12 19:3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杨酸生产用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水杨酸生产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水杨酸主要用在医药、染料、农药、橡胶和树脂工业等,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苯酚和稍过量的50%氢氧化钠热溶液(过量1%~2%(摩尔分数))混合均匀,并提取制造出水杨酸,混合装置内混合均匀在化工过程或工程化学中,混合、反应与搅拌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意义上的混合包括装置内的搅拌轴和驱动搅拌轴用的驱动装置以及密封器件等。混合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容器、不同物料的要求。对液体物料来说,多为锚式、桨式混料反应器,此外还有推流式、连续流式、任意流式混料反应器,目前,对于现有的液体混料装置常采用单轴并配合叶片形式进行混合,并且现有的叶片表面光滑,将会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不充分,就会使生产效率较低,无法适应连续生产的需要。

另外,针对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的混合,由于物料之间存在密度差异,在混合时就不可避免出现沉降现象,这样会直接影响最终水杨酸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杨酸生产用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杨酸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机座和第二机座,所述第一机座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机座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支撑箱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混料筒,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和第二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混料筒的左侧壁且转动连接在混料筒的内部右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混料筒的右侧壁且转动连接在混料筒的内部左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均设有若干个混合叶片,所述混合叶片呈螺旋状,所述混合叶片的两面均设有微阻条,所述混合叶片通过若干个单元叶片焊接制成,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铲溶叶片,所述铲溶叶片一面呈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铲溶叶片的弧形面朝向第一转动轴的旋转方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上的混合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轴上的混合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上设有与混料筒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和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铲溶叶片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水杨酸生产用混料装置,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配合设置,将会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撞击的更加强烈,有利于混合的更加均匀。由于混合叶片呈螺旋状,螺旋状的混合叶片可以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产生螺旋式涡流,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充分混合。在混合叶片上设置呈条状的微阻条,增加了混料筒内的阻力系数,当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流过混合叶片表面时,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在混料筒内产生局部的湍流,从而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得更加激烈。通过支撑杆和铲溶叶片的配合设置,由于铲溶叶片呈弧形面的一面朝向第一转动轴的旋转方向转动,铲溶叶片将靠近混料筒的内部下侧壁转动,所以将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所产生的沉降物质带动且转动起来,防止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不均匀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不同方向的转动以及螺旋状的混合叶片表面设有的微阻条,同时铲溶叶片的转动,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的更加充分,提高其生产效率,使水杨酸连续不断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铲溶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箱、2-第一机座、3-第二机座、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支撑架、7-混料筒、8-第一转动轴、9-第二转动轴、10-混合叶片、101-微阻条、102-单元叶片、11-支撑杆、12-铲溶叶片、13-进料管、14-出料管、1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杨酸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箱1,所述支撑箱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机座2和第二机座3,所述第一机座2上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二机座3上设有第二电机5,第一电机4为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5为逆时针转动,所述支撑箱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设有混料筒7,所述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动轴8的一端和第二转动轴9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另一端贯穿混料筒7的左侧壁且转动连接在混料筒7的内部右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轴9的另一端贯穿混料筒7的右侧壁且转动连接在混料筒7的内部左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上均设有若干个混合叶片10,所述混合叶片3呈螺旋状且混合叶片3沿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的轴线螺旋设置,螺旋状叶片的设置可以增加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流过混合叶片10表面的路径长度,增加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流动的速度,同时螺旋状的混合叶片10可以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产生螺旋式涡流,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充分混合,所述混合叶片10的两面均设有微阻条101,微阻条101增加了混料筒7内的阻力系数,当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流过混合叶片10表面时,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在混料筒7内产生局部的湍流,从而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得更加激烈,所述混合叶片10通过若干个单元叶片102焊接制成,所述第一转动轴8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两个支撑杆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铲溶叶片12,所述铲溶叶片12一面呈弧形面,铲溶叶片12将靠近混料筒7的内部下侧壁转动,所以将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所产生的沉降物质带动且转动起来,防止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不均匀现象发生。

具体而言,所述铲溶叶片12的弧形面朝向第一转动轴8的旋转方向转动。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8上的混合叶片10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轴9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轴9上的混合叶片10的螺旋方向相反,有利于混合的更加均匀。

具体而言,所述混料筒11上设有与混料筒12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通过进料管13将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倒入混料筒内,混合均匀后通过出料管14排出。

具体而言,所述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上均设有电磁阀15,控制进料管和出料管的开闭。

具体而言,所述混合叶片10和铲溶叶片1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由于不锈钢具有耐弱腐蚀介质的特性,有利于提高混合叶片10和铲溶叶片12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箱1可对第一机座2、第二机座3和支撑架6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支撑架6设置在第一机座2和第二机座3之间,第一机座2对第一电机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第二机座3对第二电机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当启动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时,由于第一电机4为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5为逆时针转动,所以将带动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9在混料筒内互相朝相反方向转动,同时带动混合叶片10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的配合设置,将会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撞击的更加强烈,有利于混合的更加均匀。由于混合叶片10呈螺旋状,螺旋状叶片的设置可以增加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流过混合叶片10表面的路径长度,增加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流动的速度,同时螺旋状的混合叶片10可以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产生螺旋式涡流,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充分混合。在混合叶片10上设置呈条状的微阻条101,增加了混料筒7内的阻力系数,当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流过混合叶片10表面时,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在混料筒7内产生局部的湍流,从而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得更加激烈。通过支撑杆11可将铲溶叶片12固定在第一转动轴8上,当第一转动轴8转动时,铲溶叶片12也将同时转动,由于铲溶叶片12呈弧形面的一面朝向第一转动轴8的旋转方向转动,铲溶叶片12将靠近混料筒7的内部下侧壁转动,所以将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所产生的沉降物质带动且转动起来,防止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不均匀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不同方向的转动以及螺旋状的混合叶片10表面设有的微阻条101,同时铲溶叶片的转动,使苯酚和氢氧化钠热溶液混合的更加充分,提高其生产效率,使水杨酸连续不断的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