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4422发布日期:2020-11-10 12:3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砧领域,具体为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



背景技术:

现有的dac技术中(金刚石压腔装置)具有实现压力高,可与多种测试仪器联用等方面的优势,金刚石作为压砧部分的关键材料,金刚石的一些特性使dac技术在某些实验中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金刚石本身的红外、拉曼和brillouin谱峰会对某些实验样品产生干扰,影响某些压力范围内的测量精度,而且制作金刚压砧需要宝石级金刚进行制作,实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包括碳化硅压砧底部、碳化硅压砧腰部、碳化硅压砧面部、碳化硅压砧大台面和碳化硅压砧砧面,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的底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砧面,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的顶端设有碳化硅压砧腰部,所述碳化硅压砧腰部的顶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的顶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碳化硅压砧腰部和碳化硅压砧面部均有八个面,所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和碳化硅压砧砧面均为八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化硅压砧腰部与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和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的线上,所述碳化硅压砧腰部与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和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垂直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和所述碳化硅压砧砧面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的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碳化硅压砧从传统的首饰装饰形状改变为更加适合承压的八边形状,采用八边台面和碳化钨底座平面结合的方式与外部配件结合,在压砧使用时压力会从八边砧面扩散传导向八边底部,八边底部传导向八边腰部,八边腰部传导向八边面部,最后由八边台面将压力传导向碳化钨底座及外部配件。而加工过程分为粗磨、细磨和砧面加工3部分,粗磨主要为了主体成型,细磨是为了解决抛光问题,砧面单独加工是为了避免在加工砧面的过程中加工工具对碳化硅压砧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化硅压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碳化硅压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碳化硅压砧的仰视图;

图中:1、碳化硅压砧底部,2、碳化硅压砧腰部,3、碳化硅压砧面部,4、碳化硅压砧大台面,5、碳化硅压砧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包括碳化硅压砧底部1、碳化硅压砧腰部2、碳化硅压砧面部3、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和碳化硅压砧砧面5,碳化硅压砧底部1的底端设有碳化硅压砧砧面5,碳化硅压砧底部1的顶端设有碳化硅压砧腰部2,碳化硅压砧腰部2的顶端设有碳化硅压砧面部3,碳化硅压砧面部3的顶端设有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

碳化硅压砧底部1、碳化硅压砧腰部2和碳化硅压砧面部3均有八个面,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和碳化硅压砧砧面5均为八边形。

碳化硅压砧腰部2与碳化硅压砧底部1和碳化硅压砧面部3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的线上,碳化硅压砧腰部2与碳化硅压砧底部1和碳化硅压砧面部3垂直相连。

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和碳化硅压砧砧面5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的线上。

工作原理: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包括碳化硅压砧底部1、碳化硅压砧腰部2、碳化硅压砧面部3、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和碳化硅压砧砧面5,在压砧使用时压力会从碳化硅压砧砧面5扩散传导到碳化硅压砧底部1,再从碳化硅压砧底部1传导到碳化硅压砧腰部2,再从碳化硅压砧腰部2传导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最后由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将压力传导到碳化钨底座及外部配件。

具体加工工艺:

在碳化硅压砧的加工工程中加工步骤可分为6个部分:1、磨底;2、磨腰;3、磨面;4、底部抛光;5、大台面抛光;6、砧面加工及抛光。加工顺序由底、腰、面从下向上加工是为了碳化硅压砧整体的对称性和砧面的对中性;

步骤1:先将圆柱型原料使用磨底夹具磨出4面底(保证对称性,找出圆柱中心),再将4面底磨成8面,8面底为粗磨不抛光(在磨腰和磨面的过程中因夹具加持会将底16面损伤)。

步骤2:在8面底的基础上使用磨边线夹具磨出8面腰,磨腰过程中应根据底部棱线来判断腰部每个面的大小,腰部棱线和底部棱线对齐保证压砧对称性,8面腰为细磨需要抛光。

步骤3:磨面,使用磨面夹具磨出8面,磨面根据腰部的棱线进行排面,使磨好的面部棱线与腰部棱线对齐使得面部、腰部和底部每个面对齐,整个碳化硅压砧由良好的对称性。磨面为细磨需要抛光。再使用磨底夹具对底部进行细磨抛光;使用压台面夹具对大台面进行抛光,准备加工砧面。

步骤4:使用压台面夹具在碳化硅底尖部开出指定尺寸的砧面,这时应仔细检查夹具和大台面接触的部分是否干净平整无金属碎屑,砧面加工会对大台面和夹具接触面产生挤压力,如夹具不干净或有金属碎屑都可能损伤大台面,砧面抛光可以根据透光性判断,在暗室环境中向碳化硅砧面垂直打光,如果反射回来的为散射的圆形则抛光程度不佳,如反射光为集中圆形,则抛光程度良好。

该碳化硅压砧采用八边台面和碳化钨底座平面结合的方式与外部配件结合,在压砧使用时压力会从碳化硅压砧砧面扩散传导到碳化硅压砧底部,再从碳化硅压砧底部传导到碳化硅压砧腰部,再从碳化硅压砧腰部传导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最后由碳化硅压砧大台面将压力传导到碳化钨底座及外部配件,通过改变传统压砧形状结构来提高碳化硅压砧在实验中的耐用型同时提升碳化硅压砧压力加载极限,让碳化硅压砧从传统的首饰装饰形状改变为更加适合承压八边形状,同时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的碳化硅损伤问题和抛光效果不理想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包括碳化硅压砧底部(1)、碳化硅压砧腰部(2)、碳化硅压砧面部(3)、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和碳化硅压砧砧面(5),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1)的底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砧面(5),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1)的顶端设有碳化硅压砧腰部(2),所述碳化硅压砧腰部(2)的顶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3),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3)的顶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1)、碳化硅压砧腰部(2)和碳化硅压砧面部(3)均有八个面,所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和碳化硅压砧砧面(5)均为八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压砧腰部(2)与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1)和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3)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的线上,所述碳化硅压砧腰部(2)与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1)和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3)垂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4)和所述碳化硅压砧砧面(5)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的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边对称型碳化硅压砧,包括碳化硅压砧底部、碳化硅压砧腰部、碳化硅压砧面部、碳化硅压砧大台面和碳化硅压砧砧面,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的底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砧面,所述碳化硅压砧底部的顶端设有碳化硅压砧腰部,所述碳化硅压砧腰部的顶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所述碳化硅压砧面部的顶端设有所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该碳化硅压砧采用八边台面和碳化钨底座平面结合的方式与外部配件结合,在压砧使用时压力会从碳化硅压砧砧面部扩散传导到碳化硅压砧底部,再从碳化硅压砧底部传导到碳化硅压砧腰部,再从碳化硅压砧腰部传导到碳化硅压砧大台面,最后由碳化硅压砧大台面将压力传导到碳化钨底座及外部配件。

技术研发人员:杜可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砧源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6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