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孔滤膜牛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3885发布日期:2020-10-02 08:3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孔滤膜牛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核孔滤膜牛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核微孔滤膜是一种新型的过滤膜,由于核微孔滤膜的滤孔,其几何形状规则,孔径均匀,基本是圆柱形的直通孔,过滤时大于孔径的微粒被截留在滤膜表面,适宜横向流过滤或反冲,以提高滤膜寿命,其中在牛奶制造业领域也起到了一定关键的作用,牛奶过滤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牛奶质量和价值,还能保护挤奶与制冷设备免遭潜在有害异物的损坏,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牛奶加工装置,通过化学方式反应和过滤后导致营养成分保留较低,而且安全程度较低,同时现有的牛奶过滤膜无法进行有效的分层过滤,导致过滤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核孔滤膜牛奶加工装置,通过分层的滤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而且有效将蛋白、液体和特定单价粒子留下,从而保留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同时有效提高了过滤安全防止残留的芽胞繁殖,延长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续时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核孔滤膜牛奶加工装置,包括过滤罐和分选罐,分选罐底部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电机轴延伸至分选罐中并连接有筛球和搅拌丝;分选罐包括反应仓和控制器构成,反应仓中设有加温棒,反应仓的上端口连通设置有抽吸管,且抽吸管底端延伸至反应仓下端口,反应仓的顶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反应仓和过滤罐连通;连接管上安装有电磁阀,过滤罐底部安装有搅拌机;过滤罐一侧安装有多段过滤管;加温棒、减速电机、搅拌机和电磁阀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且其控制开关均设置于控制器中。

进一步的,过滤罐内依次分层设有微滤膜层、超滤膜层和纳滤膜层,且微滤膜层、超滤膜层和纳滤膜层均通过框架卡合于过滤罐内壁,通过设置的微滤膜层即mf膜使用开放型薄膜分离细菌、孢子和产品流中的脂肪球,同时能够分馏出脱脂牛奶,超滤膜层即uf薄膜能够将供液,举脱脂牛奶为例,将其分离为两个流,允许任一方向的水、溶解的盐、乳糖和酸穿过薄膜,同时保留蛋白和脂肪,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保留了蛋白,最后通过纳滤膜层即nf膜通过纳滤从液体中分离出一系列矿物质,仅允许液体和特定单价粒子穿过薄膜,保留营养成分。

进一步的,多段过滤管一端与过滤罐连通,另一端连接有水泵,通过设置的水泵能够为多段过滤管提供动力,随后型号为mp-rm的水泵进行将多段过滤管中的牛奶抽吸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任意层多段过滤管上均设有滤管,滤管由绕管、轴承、定位弹片、核孔滤膜和套环构成,轴承套接于绕管两端,且绕管与定位弹片通过轴承连接并保持绕管转动,套环套接于绕管中部,核孔滤膜缠绕设置于绕管上,绕管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通过设置的核微孔滤膜滤孔为几何形状规则,孔径均匀,过滤时大于孔径的微粒被截留在滤膜表面,适宜横向流过滤或反冲,以提高滤膜寿命,又由于滤膜本身是电介质薄膜,就不存在滤膜本身对滤液的污染,是精密过滤和筛分粒子的理想工具,同时膜本身通过缠绕在绕管上以达到层层过滤的效果,在牛奶流动过程中,套管通过定位弹片和轴承配合进行翻转,提高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通孔的大小为45目,通过设置的通孔大于核微孔滤膜的孔径,用于牛奶流通,在进行牛奶过滤时,将原料加入分选罐中,打开加温棒将原料加热,随后打开减速电机带动筛球和搅拌丝进行搅动,筛球为空心带孔铝球配合搅拌丝将牛奶进行搅拌,从而保持牛奶的品质,防止残留的芽胞繁殖,延长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续时间,随后通过电磁阀将初过滤的牛奶抽入过滤罐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通过交流搅拌机均匀之后送入多段过滤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层的滤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而且有效将蛋白、液体和特定单价粒子留下,从而保留了牛奶的营养成分;有效提高了过滤安全防止残留的芽胞繁殖,延长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续时间。具体优点体现为:

优点1:通过设置的微滤膜层即mf膜使用开放型薄膜分离细菌、孢子和产品流中的脂肪球,同时能够分馏出脱脂牛奶,超滤膜层即uf薄膜能够将供液,举脱脂牛奶为例,将其分离为两个流,允许任一方向的水、溶解的盐、乳糖和酸穿过薄膜,同时保留蛋白和脂肪,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保留了蛋白,最后通过纳滤膜层即nf膜通过纳滤从液体中分离出一系列矿物质,仅允许液体和特定单价粒子穿过薄膜,保留营养成分。

优点2:通过设置的核微孔滤膜滤孔为几何形状规则,孔径均匀,过滤时大于孔径的微粒被截留在滤膜表面,适宜横向流过滤或反冲,以提高滤膜寿命,又由于滤膜本身是电介质薄膜,就不存在滤膜本身对滤液的污染,是精密过滤和筛分粒子的理想工具,同时膜本身通过缠绕在绕管上以达到层层过滤的效果,在牛奶流动过程中,套管通过定位弹片和轴承配合进行翻转,提高过滤效果。

优点3:通孔的大小为45目,通过设置的通孔大于核微孔滤膜的孔径,用于牛奶流通,在进行牛奶过滤时,将原料加入分选罐中,打开加温棒将原料加热,随后打开减速电机带动筛球和搅拌丝进行搅动,筛球为空心带孔铝球配合搅拌丝将牛奶进行搅拌,从而保持牛奶的品质,防止残留的芽胞繁殖,延长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续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选罐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滤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序号:过滤罐1、微滤膜层101、超滤膜层102、纳滤膜层103、分选罐2、反应仓21、加温棒211、抽吸管212、筛球213、搅拌丝214、控制器22、多段过滤管3、滤管31、绕管311、轴承312、定位弹片313、核孔滤膜314、套环315、通孔316、水泵32、减速电机4、连接管5、搅拌机6和电磁阀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核孔滤膜牛奶加工装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过滤罐1和分选罐2,分选罐2底部安装有减速电机4,减速电机4的电机轴延伸至分选罐2中并连接有筛球213和搅拌丝214;分选罐2包括反应仓21和控制器22构成,反应仓21中设有加温棒211,反应仓21的上端口连通设置有抽吸管212,且抽吸管212底端延伸至反应仓21下端口,反应仓21的顶端设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两端分别与反应仓21和过滤罐1连通;连接管5上安装有电磁阀7,过滤罐1底部安装有搅拌机6;过滤罐1一侧安装有多段过滤管3;加温棒211、减速电机4、搅拌机6和电磁阀7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且其控制开关均设置于控制器22中。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罐1内依次分层设有微滤膜层101、超滤膜层102和纳滤膜层103,且微滤膜层101、超滤膜层102和纳滤膜层103均通过框架卡合于过滤罐1内壁,通过设置的微滤膜层101即mf膜使用开放型薄膜分离细菌、孢子和产品流中的脂肪球,同时能够分馏出脱脂牛奶,超滤膜层102即uf薄膜能够将供液,举脱脂牛奶为例,将其分离为两个流,允许任一方向的水、溶解的盐、乳糖和酸穿过薄膜,同时保留蛋白和脂肪,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保留了蛋白,最后通过纳滤膜层103即nf膜通过纳滤从液体中分离出一系列矿物质,仅允许液体和特定单价粒子穿过薄膜,保留营养成分;多段过滤管3一端与过滤罐1连通,另一端连接有水泵32,通过设置的水泵32能够为多段过滤管2提供动力,随后型号为mp-rm的水泵32进行将多段过滤管3中的牛奶抽吸进行收集;任意层多段过滤管3上均设有滤管31,滤管31由绕管311、轴承312、定位弹片313、核孔滤膜314和套环315构成,轴承312套接于绕管311两端,且绕管311与定位弹片313通过轴承312连接并保持绕管311转动,套环315套接于绕管311中部,核孔滤膜314缠绕设置于绕管311上,绕管311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316,通过设置的核微孔滤膜314滤孔为几何形状规则,孔径均匀,过滤时大于孔径的微粒被截留在滤膜表面,适宜横向流过滤或反冲,以提高滤膜寿命,又由于滤膜本身是电介质薄膜,就不存在滤膜本身对滤液的污染,是精密过滤和筛分粒子的理想工具,同时膜本身通过缠绕在绕管311上以达到层层过滤的效果,在牛奶流动过程中,套管311通过定位弹片313和轴承312配合进行翻转,提高过滤效果;通孔316的大小为45目,通过设置的通孔316大于核微孔滤膜314的孔径,用于牛奶流通,在进行牛奶过滤时,将原料加入分选罐2中,打开加温棒211将原料加热,随后打开减速电机4带动筛球213和搅拌丝214进行搅动,筛球213为空心带孔铝球配合搅拌丝214将牛奶进行搅拌,从而保持牛奶的品质,防止残留的芽胞繁殖,延长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续时间,随后通过电磁阀7将初过滤的牛奶抽入过滤罐1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通过交流搅拌机6均匀之后送入多段过滤管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