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电镀槽液液相三维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9281发布日期:2020-10-23 12:5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电镀槽液液相三维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槽液混合系统,特别是一种汽车零部件电镀槽液液相三维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特殊色系,如珍珠镍sz6、sz7等,其中sz6和sz7为本司自定义的色号。特殊色系静止生产的槽液是通过循环泵混合的,而循环泵混合槽液一般只在槽底处加装出气管实现,该方式不能保证电镀槽中上层部分槽液均匀混合。另外,特殊色系静止生产的槽液也采用三维摇摆装置实现槽液的静止均匀度,但是采用三维摇摆装置保证槽液的均匀度造价较高,三维摇摆装置为纯机械部件,部分元件不耐腐蚀,易损频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电镀槽液液相三维混合系统,其通过底部管路和前侧壁管路实现槽液自下而上的环流,再通过中部管路实现槽液左右对流,实现三维混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零部件电镀槽液液相三维混合系统,包括电镀槽、底部管路、设置在电镀槽前侧壁的前侧壁管路和设置在电镀槽中上部的中部管路,所述电镀槽包括靠近电镀槽前侧壁的第一槽区和靠近电镀槽后侧壁的第二槽区,所述底部管路设置在第一槽区的底部,所述中部管路横跨第一槽区和第二槽区,所述前侧壁管路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后侧壁,底部管路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的顶部,中部管路包括靠近电镀槽左侧壁的左侧管路和靠近电镀槽右侧壁的右侧管路,所述左侧管路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的右侧壁,所述右侧管路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的左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主进管,所述主进管通过总控制阀与底部管路、前侧壁管路和中部管路连通,中部管路和总控制阀之间设有分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管路包括左上管和位于左上管下方的左下管,所述左上管和左下管的进口端设有支路控制阀;所述右侧管路包括右上管路和位于右上管路下方的右下管,所述右上管路和右下管的进口端设有支路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上管、右上管、左下管和右下管通过卡子安装在电镀槽的侧壁,卡子焊接在电镀槽的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左上管、右上管、左下管和右下管通过阳极袋的带子绑在卡子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部管路中的各个喷出口包括5个第一孔,位于中部的第一孔为直孔,余下4个第一孔成棱形组合分布且这4个第一孔为内外壁成45°的斜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壁管路包括三根平行设置的前侧壁管和将三根前侧壁管连通的前侧壁连接管,所述前侧壁管横架在电镀槽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壁管上设有一排上部孔和位于上部孔下方的下部孔,所述上部孔的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下部孔的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上部孔的轴线和下部孔的轴线的夹角为90°,上部孔和下部孔为前侧壁管路的喷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管路包括三很平行设置的底部管和将三根底部管连接的底部连接管,所述底部管横架在电镀槽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管路驱使槽液从下往上流动,前侧壁管路驱使槽液从第一槽区流道到第二槽区,第二槽区底部的槽液流道第一槽区底部,形成环流,再通过中部管路实现槽液左右对流,实现三维混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实现三维混合,改造简单,省时省力,避免三维摇摆装置的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对比较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1中a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c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中d圈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7,一种汽车零部件电镀槽液液相三维混合系统,包括电镀槽13、底部管路20、设置在电镀槽13前侧壁的前侧壁管路10和设置在电镀槽13中上部的中部管路30,所述电镀槽13包括靠近电镀槽13前侧壁的第一槽区14和靠近电镀槽13后侧壁的第二槽区15,所述底部管路20设置在第一槽区14的底部,所述中部管路30横跨第一槽区14和第二槽区15,所述前侧壁管路10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13后侧壁,底部管路20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13的顶部,中部管路30包括靠近电镀槽13左侧壁的左侧管路37和靠近电镀槽13右侧壁的右侧管路36,所述左侧管路37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13的右侧壁,所述右侧管路36的喷出口朝向电镀槽13的左侧壁。

底部管路20驱使槽液从下往上流动,前侧壁管路10驱使槽液从第一槽区14流道到第二槽区15,第二槽区15底部的槽液流道第一槽区14底部,形成环流,再通过中部管路30实现槽液左右对流,实现三维混合。本实用新型改造简单,省时省力,避免机械化的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对比较环保。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主进管,所述主进管通过总控制阀33与底部管路20、前侧壁管路10和中部管路30连通,中部管路30和总控制阀33之间设有分控制阀31。本实用新型通过总控制阀33与分控制阀31双重保证,调控混合力度大小,间接降低了设备运载负荷。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侧管路37包括左上管和位于左上管下方的左下管,所述左上管和左下管的进口端设有支路控制阀32;所述右侧管路36包括右上管路和位于右上管路下方的右下管,所述右上管路和右下管的进口端设有支路控制阀3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路控制阀32的开闭,开始电镀槽13中上部的槽液流向:单向流道或对流。

总控制阀33可以切断整个混合系统,分控制阀31可以选择性的使用管道终端,同时可以调整每个管道终端的流量大小,调整混合力度。支路控制阀32的开闭细化的调整槽液的混合力度,从而控制槽液的均匀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上管、右上管、左下管和右下管通过卡子安装在电镀槽13的侧壁,卡子焊接在电镀槽13的侧壁。一根管配置两个卡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左上管、右上管、左下管和右下管通过阳极袋的带子绑在卡子上。阳极袋的带子用于辅助固定管道。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部管路30中的各个喷出口包括5个第一孔35,位于中部的第一孔35为直孔,余下4个第一孔35成棱形组合分布且这4个第一孔35为内外壁成45°的斜孔。两个第一孔35之间的间距为4~8mm。中部管路30中相邻两个喷出口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侧壁管路10包括三根平行设置的前侧壁管11和将三根前侧壁管11连通的前侧壁连接管,所述前侧壁管11横架在电镀槽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侧壁管11上设有一排上部孔12和位于上部孔12下方的下部孔13,所述上部孔12的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下部孔13的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上部孔12的轴线和下部孔13的轴线的夹角为90°,上部孔12和下部孔13为前侧壁管路10的喷出口。上下设置的上部孔12和下部孔13使得槽液形成局部环流,便于槽液混合。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部管路20包括三很平行设置的底部管21和将三根底部管21连接的底部连接管,所述底部管21横架在电镀槽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从底部管的喷出口的气体驱使槽液往上流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