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64221阅读:来源:国知局
及 处理难度,也减少了废水处理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且在上述干燥过程中从原料煤中 蒸发出来的水蒸汽较为纯净,也不需要处理便可直接回用系统。
[0036] (3)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通过限定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 的流速之比为(400-500) : 1,以实现煤热解气体与干燥煤的充分接触,从而更好地达到对 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和降温的效果。进一步地,本发明还限定移动床颗粒层的高度占移动 床反应器总高度的1/3-1/2,以使移动床反应器的上部保留有足够的空高,从而有利于煤热 解气体与干燥煤之间的气固分离。
[0037] (4)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通过将得到的含尘干燥煤进行热解,可 使含尘干燥煤沿着煤热解气体的逸出管道抵达热解炉,从而利用除尘干燥煤在反应器及管 道内的运动而产生摩擦作用,有效解决煤热解气体因存在粉尘沉积及高温结焦而导致反应 器和管道易于堵塞的问题。
[0038] (5)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通过将部分净煤气与煤热解气体混合, 并将得到的混合气进行所述除尘处理;如此可使由热解产生的煤热解气体处于不饱和状 态,降低了煤热解气体的分压,从而减少了煤热解气体中的重组分出现高温结焦的现象;同 时,还使得净煤气与热解后的半焦或提质煤接触,降低了半焦或提质煤的温度,由此回收的 热量可直接用于热解过程中的能量供给,从而也减小了本发明除尘工艺的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0041] 10-热解炉;11-第一出气口;12-进煤口;13-第一进气口;20-移动床反应器; 21-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进料口;24-出料口;25-第二称重传感器;26-分布 器;30-洗涤塔;31-第三进气口;32-第三出气口;33-进液口;34-出液口;40-洗涤泵; 50-螺旋送料机;60-干燥煤缓冲罐;61-第二出料口;62-第一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及装置进行详细 说明。
[0043] 实施例1
[0044]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45]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150°C、氧含量为5v%的气体接触70min,即得粒径为 10-30mm的干燥煤;
[0046]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 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 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利用干燥煤本 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其中煤热解气 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 : 1。
[0047] 实施例2
[0048]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49]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200°C、氧含量为2v%的气体接触50min,即得粒径为 0. 2-5mm的干燥煤;
[0050]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 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2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 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 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50 : 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 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
[0051] (3)采用50°C、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循环对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 煤气。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4]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250°C、氧含量为lv%的气体接触40min,即得粒径为 I-IOmm的干燥煤;
[0055]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 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 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 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500 : 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 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分别得到无尘煤气和含尘干燥煤;
[0056] (3)将含尘干燥煤在400°C、IOOPa的条件下热解55min,并将产生的煤热解气体进 行上述除尘处理。
[0057] 实施例4
[0058]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9]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300°C、氧含量为3v%的气体接触60min,即得粒径为 0. 5-20mm的干燥煤;
[0060]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 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 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 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 : 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 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
[0061] (3)将部分无尘煤气与煤热解气体以体积比为I : 10的比例混合,并将得到的混 合气进行上述除尘处理。
[0062] 实施例5
[0063]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64]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350°C、氧含量为4v%的气体接触55min,即得粒径为 0. 2-10mm的干燥煤;
[0065]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 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2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 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 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500 : 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 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分别得到无尘煤气和含尘干燥煤;
[0066] (3)将含尘干燥煤在650°C、_500Pa的条件下热解40min,并将产生的煤热解气体 进行上述除尘处理;
[0067] (4)采用60°C、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循环对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无尘煤气进行冷 却和洗涤,得到净煤气。
[0068] 实施例6
[0069]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70]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250°C、氧含量为3v%的气体接触50min,即得粒径为 I-20mm的干燥煤;
[0071]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 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 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 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50 : 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 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分别得到无尘煤气和含尘干燥煤;
[0072] (3)采用70°C、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循环对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 煤气;
[0073] (4)将含尘干燥煤在525°C、500Pa的条件下热解70min,并将部分净煤气提压后与 热解产生的煤热解气体以体积比为1 : 8的比例混合,再对混合气进行上述除尘处理。
[0074] 实施例7
[0075] 本发明实施例1-6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是通过下述煤热解气体的除尘 装置实现的:
[0076]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0077] 热解炉1〇,其具有第一出气口 11 ;
[0078] 移动床反应器20,在其底部、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 21和第二出气口 22,所 述第二进气口 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 11相连通,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内具有由干燥煤形 成的移动床颗粒层。
[0079]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 23与出料口 24 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25和分布器26,所述分布器26位于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25 的上方或下方。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除尘装置还包括干燥煤缓冲罐60,其底部设置有第二 出料口 61,所述第二出料口 61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 23相连通,且在所述干燥 煤缓冲罐6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62。
[0080] 作为优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