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6422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除尘装置还设置有洗涤塔30,在所述洗涤塔30 的下部、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气口 31和第三出气口 32,所述第三进气口 31与所述第二出 气口 22相连通。优选地,在所述洗涤塔3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口 33,在所述洗涤塔 3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 34,所述出液口 34与洗涤泵40相连接。
[0081] 作为可变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除尘装置还设置有螺旋送料机50,所述热解 炉10的进煤口 12通过所述螺旋送料机50的送料管道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出料口 24 相连通;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煤口 12与所述第一出气口 11重合,所述出料口 24即为所 述第二进气口 21。
[0082]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热解炉10设置有第一进气口 13,所述第一进 气口 13与所述第二出气口 22连通设置;更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热解炉10还具有另一进煤 口 12,以便于向所述热解炉10中连续进煤。
[0083] 对比例1
[0084] 本对比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85] 粒径为10_30mm的原料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 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 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 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其中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 : 1。
[0086] 对比例2
[0087] 本对比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88] 粒径为10_30mm的固体净化剂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 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 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 逆向接触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其中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 400 : 1,固体净化剂为褐煤半焦负载的多元金属基固体净化剂,其成分是FeyM〇x(Ce,Ca, Ni,Cu) (0.6x)/C(x = 0· 1-0. 6, y = 0· 6-0. 9)。
[0089] 实验例
[0090] 采用《GBT 12208-2008人工煤气组分与杂质含量测定方法》中人工煤气中焦油和 灰尘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中得到的无尘煤气或净煤气中的粉 尘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0091] 表1实施例1-6、对比例1-2得到的无尘煤气或净煤气中的粉尘含量(mg/m3)
[0092]
【主权项】
1. 一种除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剂为干燥煤,所述干燥煤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原料煤与温度为150-350°C、氧含量< 5v%的气体接触,即得所述干燥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煤与所述气体接触的时间为 40-70min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煤的粒径为0. 2-30_。
4. 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剂在煤热解气体除尘工艺中的应用。
5. -种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煤热解气体逆向通过由权利要求1-3 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剂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对所述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 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 形成过程为:所述除尘剂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所述移动 床反应器,从而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内形成所述移动床颗粒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 料层高度占所述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高度的1/3-1/2。
8. 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 气体与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500) : 1。
9. 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 述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煤气。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50-70°C、氨含量 小于3g/L的氨水冷却和洗涤。
11. 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经除尘处 理后的除尘剂作为煤热解气体的反应原料。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气体的 产生条件是:在400-650°C、-500~500Pa下热解40-70min。
13. 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 部分所述净煤气提压后与所述煤热解气体混合,再对得到的混合气进行除尘处理。
14.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 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解炉(10),其具有第一出气口(11); 移动床反应器(20),在其底部、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 所述第二进气口(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相连通,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内具有由 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洗涤 塔(30),在其下部、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气口(31)和第三出气口(32),所述第三进气口 (31)与所述第二出气口(22)相连通。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 塔(3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口(33),在所述洗涤塔(3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 (34),所述出液口(34)与洗涤泵(40)相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出料口(24)与所述热解炉(10)的进煤口(12)相连通。
18. 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热解炉(10)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3),所述第一进气口(13)与所述第三出气口(32)相 连通。
19. 根据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螺旋送料机(50),所述热解炉(10)的进煤口(12)通过所述螺旋送料机(50)的送料管 道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出料口(24)相连通,且所述进煤口(12)与所述第一出气口 (11)重合,所述出料口(24)即为所述第二进气口(21)。
20. 根据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干燥煤缓冲罐(60),其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61),所述第二出料口(61)与所述移动 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23)相连通。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 煤缓冲罐(6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62)。
22. 根据权利要求14-21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23)与出料口(2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25) 和分布器(26)。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所述除尘工艺包括将煤热解气体逆向通过由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对所述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本发明首次在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中直接使用干燥煤作为除尘剂以达到除尘降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特制的固体除尘剂,也无需设置陶瓷高温过滤单元,就可截留住煤热解气体中的胶质、沥青质、重组分及粉尘,从而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高效除尘。同时,本发明还利用干燥煤作为冷媒对煤热解气体进行换热,不仅能够减少重组分因高温结焦而导致管道堵塞的发生,也可降低使煤热解气体冷却所需的能源消耗,使得本发明的除尘工艺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IPC分类】C10K1-32, B01D39-06, C10K1-04, C10B53-04, B01J20-20, C10B57-00, C10K1-02, C10K1-10
【公开号】CN104785016
【申请号】CN201510169879
【发明人】王守峰, 贺鑫平, 李锦涛, 侯程, 李万飞, 吕子胜, 王淑岩, 常景泉, 吴莹莹
【申请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