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521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具体涉及一种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客车公司在生产客车的过程中,在门骨架喷涂这一环节一般采用平放式喷涂方式,此种喷涂方式需等一面喷涂漆干燥后才能人工翻转至另一面进行喷涂,一是耽误操作时间,二是在人工翻转过程中可能导致喷涂后的漆面受碰撞而影响光洁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该工装可以保证门骨架的快速喷涂,提高门骨架的存取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架及垂直设置于底架上的侧架,所述的侧架及底架之间设有夹持门骨架的定位卡紧装置,所述的定位卡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用来与门骨架相定位的定位销及设置在侧架上用来夹持门骨架的快速夹,所述快速夹的夹持点及定位销处于相同的铅垂面内。
[0005]所述的底架上依次设有四组侧架,四组侧架两两相对设置,每组侧架与底架之间均设有定位卡紧装置。
[0006]所述的每组侧架上设有呈上下方向布置的两组定位卡紧装置。
[0007]所述的底架为方框状,由两根长梁及两根短梁组成,所述的侧架包括设置在一侧短梁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所述的第一、第二立柱之间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第二、第三横梁,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梁之间设有第一、第二纵梁,所述的第三横梁上方设有垂直于第三横梁的第三、第四纵梁,所述的第一、第二纵梁上分别水平延伸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端部设有第一快速夹,所述的两根长梁之间设有与短梁相平行的第一定位梁,所述的第一定位梁上设有第一、第二定位销,所述的第二横梁上水平延伸有两根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部设有第三定位销,所述的第三、第四纵梁上水平延伸有第五支架,第五支架的端部设有第三快速夹,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销及第一快速夹形成一组定位卡紧装置,所述的第三、第四定位销及第三快速夹形成另一组定位卡紧装置。
[0008]所述的底架四角处设有滑轮。
[0009]所述的底架上设有四个叉车槽,所述的叉车槽两两设置在短梁上。
[0010]所述的第一支架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一、第二纵梁上,所述的第三支架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三、第四纵梁上。
[0011]所述的第一支架的端部设有套设于第一纵梁上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上设有拧紧套管与第一纵梁的紧固螺栓。
[00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架与侧架之间设置定位卡紧装置,通过定位销及快速夹来保证门骨架侧立放置的牢固可靠,喷涂时可一次实现八个门骨架的喷涂,结构简单,喷涂效率高,同时也避免了喷涂过程中由于人工翻转带来的漆面受损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包括底架I及垂直设置于底架I上的侧架2,侧架2及底架I之间设有夹持门骨架的定位卡紧装置,定位卡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架I上用来与门骨架相定位的定位销及设置在侧架2上用来夹持门骨架的快速夹,快速夹的夹持点及定位销处于相同的铅垂面内。
[0017]进一步的,底架I上依次设有四组侧架2,四组侧架2两两相对设置,每组侧架2与底架I之间均设有定位卡紧装置。更进一步的,每组侧架2上设有呈上下方向布置的两组定位卡紧装置。也就是整个工装可以同时夹持八个门骨架,对八个门骨架同时进行喷涂;四组侧架的结构完全相同,依次固定在底架上,以下仅对其中一组做出说明。
[0018]进一步的,底架I为方框状,由两根长梁11及两根短梁13组成,侧架2包括设置在一侧短梁13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21、22,第一、第二立柱21、22之间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第二、第三横梁31、32、33,第一、第二横梁31、32之间设有第一、第二纵梁41、42,第三横梁33上方设有垂直于第三横梁33的第三、第四纵梁43、44,第一、第二纵梁41、42上分别水平延伸有第一支架51,第一支架51的端部设有第一快速夹61,两根长梁11之间设有与短梁13相平行的第一定位梁15,第一定位梁15上设有第一、第二定位销71、72,第二横梁32上水平延伸有两根第三支架53,第三支架53的端部设有第三定位销73,第三、第四纵梁43、44上水平延伸有第五支架55,第五支架55的端部设有第三快速夹63,第一、第二定位销71、72及第一快速夹61形成一组定位卡紧装置,第三、第四定位销73、74及第三快速夹63形成另一组定位卡紧装置。定位销可采用圆钢制作,底架与侧架可采用矩形管制作,以保证其承重性能。快速夹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具体结构做出描述。
[0019]进一步的,底架I四角处设有滑轮8。更进一步的,底架I上设有四个叉车槽9,叉车槽9两两设置在短梁13上,滑轮及叉车槽的设置是为了便于人工或机械转运。
[0020]进一步的,第一支架51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一、第二纵梁41、42上,第三支架53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三、第四纵梁43、44上。以下以第一支架与第一纵梁为例进行说明,即第一支架51的端部设有套设于第一纵梁41上的套管511,套管511上设有拧紧套管511与第一纵梁41的紧固螺栓512。使用时可以根据门骨架的侧立高度来调整快速夹的上下位置,以满足多种尺寸门骨架的定位。
[002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I)及垂直设置于底架(I)上的侧架(2),所述的侧架(2)及底架(I)之间设有夹持门骨架的定位卡紧装置,所述的定位卡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架(I)上用来与门骨架相定位的定位销及设置在侧架(2)上用来夹持门骨架的快速夹,所述快速夹的夹持点及定位销处于相同的铅垂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I)上依次设有四组侧架(2),四组侧架(2)两两相对设置,每组侧架(2)与底架(I)之间均设有定位卡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侧架(2)上设有呈上下方向布置的两组定位卡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I)为方框状,由两根长梁(11)及两根短梁(13)组成,所述的侧架(2)包括设置在一侧短梁(13)两端的第一、第二立柱(21、22),所述的第一、第二立柱(21、22)之间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第二、第三横梁(31、32、33),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梁(31、32)之间设有第一、第二纵梁(41、42),所述的第三横梁(33)上方设有垂直于第三横梁(33)的第三、第四纵梁(43、44),所述的第一、第二纵梁(41、42)上分别水平延伸有第一支架(51 ),第一支架(51)的端部设有第一快速夹(61),所述的两根长梁(11)之间设有与短梁(13)相平行的第一定位梁(15),所述的第一定位梁(15)上设有第一、第二定位销(71、72),所述的第二横梁(32)上水平延伸有两根第三支架(53),所述第三支架(53)的端部设有第三定位销(73),所述的第三、第四纵梁(43、44)上水平延伸有第五支架(55),第五支架(55)的端部设有第三快速夹(63),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销(71、72)及第一快速夹(61)形成一组定位卡紧装置,所述的第三、第四定位销(73、74)及第三快速夹(63)形成另一组定位卡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I)四角处设有滑轮(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I)上设有四个叉车槽(9 ),所述的叉车槽(9 )两两设置在短梁(13 )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51)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一、第二纵梁(41、42)上,所述的第三支架(53)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三、第四纵梁(43、4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51)的端部设有套设于第一纵梁(41)上的套管(511),所述的套管(511)上设有拧紧套管(511)与第一纵梁(41)的紧固螺栓(5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用门骨架喷涂转运工装。包括底架及垂直设置于底架上的侧架,所述的侧架及底架之间设有夹持门骨架的定位卡紧装置,所述的定位卡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用来与门骨架相定位的定位销及设置在侧架上用来夹持门骨架的快速夹,所述快速夹的夹持点及定位销处于相同的铅垂面内。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架与侧架之间设置定位卡紧装置,通过定位销及快速夹来保证门骨架侧立放置的牢固可靠,喷涂时可一次实现八个门骨架的喷涂,结构简单,喷涂效率高,同时也避免了喷涂过程中由于人工翻转带来的漆面受损问题。
【IPC分类】B05B13-02
【公开号】CN204353041
【申请号】CN201420714490
【发明人】钱振宇, 徐广春, 宋崇水, 吴慧敏, 王林照, 朱祖珍, 花伟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