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7316阅读:1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式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机,特别涉及一种平板式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可用于排出湿-固体中的液体,如甩干衣物;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

如公告号为“CN205392770U”所公开的平板式沉降离心机,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主要包括水平撑板、电机、转鼓、内罩、外罩、上盖、水平排液管和导向装置;电机带动转鼓逆向转动,向内罩内添加需要加工的物质,随着离心机的转动,待加工物质在内罩内依次形成水相和固相,之后通过水平排液管将两种物质依次排出;每一次离心过程中,都需要将物料全部放置进入之后,再开启离心机,关闭时也需要等待离心机完全停下,此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式离心机,其可持续进料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板式离心机,包括罩壳、转鼓和驱动装置,所述罩壳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在转鼓上方,所述进料管上连接有能将物料向罩壳内推送的推送装置,所述罩壳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罩壳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驱动转鼓转动,随着转鼓、罩壳的转动,在罩壳内产生较大的离心力,物料经推送装置推送进罩壳内部;使用的物料为固-液混合相;在离心的作用下,固相甩设在罩壳的内表面,液相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趁机并从第一通孔上流出,从而完成固、液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装置采用罗茨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罗茨风机是一种容积式风机,能将物料吸入进进料管中,并将物料喷射进内反应器中;使物料能均匀、分散的进入到内反应器中。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底部设置有收集盆,所述罩壳上设置有能与收集盆配合的弧形槽,所述收集盆螺纹连接在弧形槽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相物质从第一通孔渗出,但是自身仍然带有较大的离心加速度,可能会向四周溅射;将收集盆设置在罩壳底部,用于收集液相;收集盆通过螺纹旋紧在弧形槽中,这种连接方式简单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管靠近转鼓一端设置成喇口,所述喇口内设置有伞形阻挡件,所述伞形阻挡件与喇口之间形成供物料通过的第一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伞形阻挡件设置在进料管的管口处,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缝隙,物料在进料管中经由推送装置从第一缝隙中进入至罩壳中;这种进料方式能使物料进入的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外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支撑缓冲块,所述支撑缓冲块包括底板、粘设在底板上的第一弹性缓冲块和第二弹性缓冲块,所述第一弹性缓冲块上设置有能与支撑腿配合的第一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将其设置在罩壳外部,用于减缓离心机震动的幅度;将底板设置在第一弹性缓冲块和第二弹性缓冲块之间,用于加强其结构强度;支撑腿放置在第一凹槽中,使支撑腿与第一凹槽连接的更加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顶部设置有能与盖板,所述罩壳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能与卡扣结构配合的环形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进料管通过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盖设在罩壳上,避免加入至罩壳内部的物料向外溅射出;将设置在罩壳外壁上的卡扣结构,卡接在环形槽中,从而使盖板紧密的连接在罩壳上。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能与罩壳上配合的密封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圈设置在盖板和罩壳之间,用于增强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内壁上设置有刮刀,所述罩壳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刮刀上设置有能与第二凹槽配合的磁性滑块,所述罩壳外壁上设置有能与磁性滑块配合的磁性传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刀均匀的在罩壳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刮刀通过磁性滑块卡接在第二凹槽中,并在罩壳外壁上设置有磁性传动块,滑动磁性滑动块,从而使刮刀在罩壳内壁上滑动,对粘黏在罩壳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罩壳内产生较大的离心力,物料经推送装置推送进罩壳内部;使用的物料为固-液混合相;在离心的作用下,固相甩设在罩壳的内表面,液相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趁机并从第一通孔上流出,从而完成固、液分离;

2.刮刀设置在罩壳内壁上,在罩壳外壁上滑动磁性传动块,使磁性滑块在第二凹槽中运动,从而带动刮刀在罩壳内壁上滑动,可对粘黏在罩壳内壁上的固相进行清理;

3.进料管伸入进罩壳内的部分呈喇口,罩设在转鼓上,使物料能更均匀的从进料管中进入至内反应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平板式离心机的整体结构等轴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平板式离心机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平板式离心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壳;11、开口;12、进料管;121、喇口;122、伞形阻挡件;123、第一缝隙;13、第一通孔;14、支撑腿;141、支撑缓冲块;142、底板;143、第一弹性缓冲块;144、第一凹槽;145、第二弹性缓冲块;15、支撑板;16、内反应器;17、外反应器;18、驱动电机;2、转鼓;31、收集盆;32、弧形槽;41、罗茨风机;51、橡胶层;61、盖板;62、环形槽;621、金属搭扣;63、第二通孔;64、密封垫圈;71、刮刀;72、第二凹槽;73、磁性滑块;74、磁性传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平板式离心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14,罩壳1设置在支撑板15的上方;罩壳1分成内反应器16和外反应器17,内反应器16和外反应器17同心套设,罩壳1上方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开口11,物料等能从开口11处进入至内反应器16中。

如图1和图2所示,转鼓2设置在罩壳1的中心处,并在罩壳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采用驱动电机18,防爆电机最佳,转鼓18套设在驱动电机18的电机轴上;在驱动电机18的驱动下,转鼓18转动。

如图3所示,盖板61设置在罩壳1上,并在罩壳1侧壁上设置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向上扣合在盖板61上,从而使盖板61紧密盖设在罩壳1上,并在盖板61上设置有一圈能与卡扣结构配合的环形槽62,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卡扣结构是金属搭扣621,金属搭扣621向上翻折后扣设在环形槽62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61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63,进料管12从第二通孔63伸入进内反应器16中;进料管12伸入进内反应器16中的部分向外弯折形成喇口121,喇口121罩设在转鼓2上,且在转鼓2上方设置伞形阻挡件122,伞形阻挡件122与进料管12之间通过若干根固定杆连接;伞形阻挡件122和进料管12之间形成供物料通过的第一缝隙123。推送装置连接在进料管12上,推送装置采用罗茨风机41,罗茨风机41是一种容积式风机,能使物料从第一缝隙123处喷射进入内反应器16中。

如图3所示,盖板61与罩壳1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垫圈64,用于增加盖板61与罩壳1之间的密封性,密封垫圈64可由橡胶制成。

如图2所示,罩壳1底部避开转鼓2的位置处均匀的设置有一些孔径较小的第一通孔13,物料在离心的过程中,液相可从第一通孔13中流出;支撑板15上同样设置有多个通道,供液相流出。将收集盆31设置在支撑板15下方,用于承接从第一通孔13中流出的液相;支撑板15下底面设置有弧形槽32,弧形槽32内设有螺纹,将收集盆31螺纹旋接在弧形槽32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罩壳1外设置有橡胶层51,橡胶层51由弹性皮筋制成,用于减震;并在每一个支撑腿14上设置支撑缓冲块141,尽量减小离心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向楼下传递。支撑缓冲块14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弹性缓冲块143、底板142和第二弹性缓冲块145;底板142是由硬度较大的金属制成的,第二弹性缓冲块145由环氧树脂制成,第一弹性缓冲块145是由弹性较大的橡胶材料制成的,如SE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第一弹性缓冲块143表面形成能与支撑腿14配合的第一凹槽144。

如图4所示,罩壳1内壁上设置有刮刀71,刮刀71均匀的在罩壳1上设置有多个;罩壳1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72,并在刮刀71上设置有磁性滑块73,磁性滑块73能配合卡扣在第二凹槽72中;磁性滑块73可采用磁性较强的汝磁铁。罩壳1外部设置有能与磁性滑块73配合的磁性传动块74,磁性传动块74同样采用汝磁铁。

使用方法: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转鼓2和内反应器16同时转动,打开罗茨风机41,使物料(固-液相)进入至进料管12中,并从第一缝隙123处进入至内反应器16中,随后进行离心运动,固相粘设在内反应器16的表壁上,液相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罩壳1底部,并从第一通孔13流至收集盆31中,之后将收集盆31从支撑板15上取下,从而完成固相和液相的分离;当离心结束之后,在罩壳4外壁滑动磁性传动块74,并带动刮刀71在罩壳1内壁上运动,将粘黏在罩壳1表面的固相取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