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螺管旋流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440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电螺管旋流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备。主要用于环保、石油、化工冶金等其他领域。
目前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工作都很重视,为清除各种工业粉尘、有害气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人们研制了各种设备。而在目前多种的除尘器中,各自都有一定的缺点。如XZD/G型旋风除尘器,它不能分级使用,除尘效率低,5mm以下的尘粒和有害气体无法清除;C型旋风除尘器虽有旁路作用,但对5mm以下和有害气体也是无能为力;卧式水膜旋风和加速冲击式除尘器容易产生污水,湿废渣太多,难以处理,同时因得不到干尘,对“废物”利用带来困难;管式电除尘器要求气体流速不大于5m/sec,含尘浓度小于60g/m3,相对湿度<80%,温度不能低于露点,且对沉积的废尘通过振打方式来去除,设备庞大,价格贵昂。
为了给我国提供新的环保设备,介决三废污染问题,使它既能和各种流化床沸腾炉配套使用,如综合利用煤碱石和石煤,利用劣质煤粉和低品位铁矿粉以及合成氨,也能和农产品的加工、制造水泥及气力输送装置配合,克服上述各种除尘器的缺点,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在认真研究现有的除尘器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扬弃的结果,使它能适应各种用途,而又能克服上述除尘器的缺点,任何除尘器,都可以大体分为进口装置、除尘器本体和出口装置。所谓进口装置就是指进口管及其附加部件,是尘体的入口部分;所谓除尘器本体,就是指实际进行除尘功能的各部件组合体,它随不同的除尘器而有所不同;出口装置,就是指经过除尘后的流体出口管及其附加部件。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以现有的电除尘器为依托增加其他形式除尘器本体,达到多能多用目的,具体一点说就是在电除尘器的进口装置与电除尘器本体之间加入干旋除尘器本体;在出口装置与电除尘本体之间加入湿除尘本体。在实际制作中,上述三个除尘器本体通过导流筒连成一个新的除尘器本体,即多能多用旋流电除尘器本体。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1为分离器结构正视图;附图2为分离器俯视图;附图3为分离器左视图;附图4为分离器右视图;附图5为导流筒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原理如附图1所示,它由进口装置1、螺旋导流筒2、盲路尘斗(包括盲路缝)3、(其图如附图1)、高压静电发生器4、支承块5、出口装置6、喷液接管7、离心鼓风机直接接螺旋筒的一端,必要时还可在出风管上直接连上冲击管或引风机,使其用途更为广泛。整体装置按作用不同,可分为干旋区A、静电区B、喷液区C,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A区主要利用离心力清除导流中的粗尘和细尘,在B区主要利用离心力与电场力相结合,清除导流中微尘,在C区主要利用水洗或化学吸收,清除尚存的飘尘(包括有害气体)。这三个区,实际上由几种除尘器连接而成,也起着它们的相应作用而避免了它们的各自缺点,大大提高了净化效果和扩大了应用领域。当含尘气体被吸入进口装置1后,在气流的作用下,由于螺旋筒2的作用,使含尘气体在筒内作螺旋形向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离心力作用,使尘粒浓缩且紧贴着筒壁作转动,每旋一周,其中一部分比较粗的尘粒运动到盲路缝时,沉积到盲路尘斗中。未进入盲路尘斗而留在导流筒内作旋转状运动的较小的尘粒,由于进一步的离心分离作用,继续被浓缩且紧贴着第二道螺旋筒壁上滑动,最后进入第二个盲路狭缝,沉积在第二个盲路尘斗中,如此前进。经过干旋区,清除最粗大、最重的尘粒,然后继续旋流进入有高压静电强化装置的静电区,在离心力与电场力叠加的条件下,使不能在干旋区分离开来的微粒被分离。最后气流中还有极其微细的飘尘和有害气体成分,如SO2、CO2等,通过喷液区被清除。这种除尘器不仅有很高的除尘效率,而且还能收粉尘进行分级入斗,收集起来,再利用。
螺旋导流筒的基本结构如附图5,包括外壳2-5、内芯2-1、进口叶片2-2、中间叶片2-3、出口叶片2-4、绝缘绕板螺川2-6、绝缘绕板层2-7、负电晕芒刺绕线2-8、封头和导管2-9,其内芯是移植水膜旋风除尘器内芯而来的。在静电区,其内芯部分需绝缘如用数个节距中成为绝缘板层2-7,然后将管式电除尘器的负电晕芒刺绕线2-8,绕于绝缘薄片上,这就构成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旋风静电除尘器,它把旋风除尘器和电除尘器巧妙的结合起来,一方面能除去单独用旋风除尘器所除不去的微细尘粒,另一方面又突破电除尘器的一些限制如气流速度不能高于5m/S,入口含尘浓度小于60g/m3。同时因气流方向与尘粒沉降方向一致,因此不需要振打装置就能使尘粒脱离筒壁。而且还可大大缩小体积,降低价格。
在烟气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还可以用聚氯乙烯旋绕作绝缘板,而不用聚四氟乙烯F-2或F-3胶粘剂,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
必要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和脱去SO2毒气,还可以在离心风机的出风管上,内套一园锥体,含尘气体由风机出风管向下喷入水中或化学液中,在管的出口处没有一个可上下调节的园锥体,以调节冲入水中的气速,园锥体底接一水管,使水从锥顶流出或喷出,这样园锥体的外表面上布满一层水膜,出风管的内壁上也被布满一层水膜,使高速气和水膜发生磨擦。
还应指出,在必要时增加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静电装置以及其它装置进一步扩大应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口装置可由短管和连接件(如法兰)组成,进口截面尺寸,由选定的入口风速决定,根据不同要求选取,叶片有关参数及螺距按设计手册选取。
导流筒的内芯2-1,外壳2-5,可由金属材料组成,这时,在静电区,其内芯需有绝缘绕线板层2-7,它可用聚四氟乙烯薄膜绕成,以免内芯带电,负电晕芒刺绕线2-8绕制在绝缘绕板螺川2-6上,绝缘绕板螺川2-6的高度为螺旋叶片高度的一半,用聚四氟乙烯F-2或F-2胶粘剂与绝缘绕板层2-7连在一起,它应处在两叶片的正中处。否则容易击穿。静电电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静电的正极与导流筒外壳相连接地。导流筒内芯2-1,叶片2-2、3、4,绝缘绕板螺川2-6,也可用塑料一起注塑而成,其注塑工艺为一般注塑工艺,这时无需绝缘绕板层,整个加工方便,成本也较低,但外壳因接正极接地,仍需用导体材料制成,导流筒外壳2-5与内芯2-1,可以整块方式连结,最好用分块方式,以螺钉连接,这样安装,维修都很方便。外壳厚度以具有一定强度为宜。盲路狭缝和盲路集尘斗是吸取了旁路式旋风除尘器的旁路室和双级涡流旋风除尘器旁路缝的优点。並进一步将旁路室和旁路缝发展成盲路狭缝和盲路集尘斗。所谓盲路狭缝和盲路集尘斗,它的形式和旁路缝和旁路室没什么差别,然而它们的作用却不完全相同,盲路狭缝和盲路集尘斗使只有尘粒才能从盲路狭缝进入盲路集尘斗,全部气体都不流经盲路狭缝和盲路集尘斗,而旁路狭缝和旁路室不能阻挡气体进入。因此盲路的办法比旁路办法更优越。它是将旁路室的出口端封闭而成的,盲路集尘斗对于气流如同管道中的盲一样阻止分流。它可用和筒壳相同的材料制成与筒壳可用各种能够连结的方法连结。如电、铆、热塑等,其大小接从入口处到出口处逐渐减小的原则设计,也可设计成一样大小。高压静电发生器、鼓风机均可采用配套件。
本实用新型可以单体装置形式工作,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几个单体以串、并联或混合形式组成一个群体的形式工作。
本实用新型,因是对现有的除尘器进行扬弃组合而成,然而它所取得的功能,並不是它们单个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取得显著的优点,大体可归纳为1.本装置与现有干旋式除尘器相比,相当于在出口端又接入电除尘器和湿除尘器,因而使原来不能用干旋式除尘器除去的微尘和飘尘得以清除。
2.本装置与现行的水膜除尘器相比,相当于在进口装置前已将尘粒经过粗粒清除,使入口的含尘气体大大净化,这样使它原来要产生大量污泥和污水的缺点得以克服。
3.本装置与现有电除尘器相比,相当于在进口装置前和出口装置后各加一级除尘器,克服了电除尘器的气速不得大于5m/s和入口尘粒浓度<60g/m3的限制。並使飘尘得到进一步清除。同时因气流方向与尘粒沉积方向一致,也不需要振打装置就能使积聚在筒壁上的尘粒进入盲路集尘斗。
4.本装置中,因设有盲路狭缝和盲路集尘斗,在运行过程中可使固体颗粒按比重和粒度不同而进行不断地分级分离,以利废物利用。
5.本装置不仅可根据需要将单体装置进行串、并联组合使用,也可配其它设备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诸如用于空调、分子筛等。
6.本装置根据实际使用对象,领域的需要,可以带电与不带电,干除尘的独立方式和组合方式工作。
权利要求
1.多能多用电螺管旋流分离器是一种分离设备,它是由静电除尘装置分别与进口装置出口装置相连而成,静电除尘装置是由高压静电发生器、正极和带芒刺负极组成,其特征是进口装置与静电除尘装置之间加接螺旋除尘装置,在静电除尘装置与出口装置之间接入湿除尘装置这些装置通过螺旋导流筒构成连成一体的壳体和多节装有灰斗的螺旋室其导流筒内分别成干除尘区、静电除尘区和湿除尘区。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螺旋导流筒上有许多盲路狭缝和盲路集尘斗,尘粒通过离心力可以收入其中。气流不可通过。
专利摘要
多用电螺管旋流分离器是一种分离设备。它 是在对现有各种除尘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扬 弃的结果,它是以电除尘器为依托,增加干旋除 尘器和湿除尘器的除尘功能,它使原来干旋除尘 器不能清除的微尘和飘尘得到清除,它也突破电 除尘器的气流速度小于5m/sec和入口尘粒浓度 <60g/m
文档编号B03B7/00GK85201881SQ85201881
公开日1986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85年5月14日
发明者廖斩西 申请人:廖斩西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