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482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硫柴油,特别涉及一种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
背景技术
压燃式柴油发动机具有耐用、清洁、高效、维修费用低等优点,柴油发动机排放的 C0、N0x和烃类(HC)污染比汽油发动机的少25%,因此,柴油发动机很受青睐,其应用大增。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柴油的硫含量降到了 10-500ppm的水平,以减少柴油发动机 的排放。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汽、柴油的品 质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柴油硫含量要求不大于2000ppm,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所用柴 油的硫含量都小于50ppm,已经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柴油水平相当。2003年制订并发布的 GB/T19147-2003《车用柴油》标准规定,HFRR磨痕直径不大于460pm,硫含最不大于50ppm。 为了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炼油公司生产了越来越清洁的柴油。在极度加氢情况下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特别是超低硫柴油,大量天然极性抗磨 物质被除去,燃料润滑性大大降低。使用低硫、超低硫柴油的发动机频频出现油泵磨损失效 问题。瑞典装配Bosch迥转泵的客车使用瑞典市场上的1#、2#柴油(不含润滑性添加剂), 在运行仅3000 10000km后即出现油泵磨损失效问题,美国市场也曾出现类似情况。这是因为,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对柴油 机工况极为敏感,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柱塞和套筒、针阀和针阀体、出油阀 和阀座这些精密偶件,在高速、高压、高温或较高温度以及很小配合间隙下工作,既要相互 灵活滑动,又要在高压油中保持密封性,以保证向燃烧室定时定量地供给雾化细碎的高压 燃油。这些部件在工作中将受到机械磨损、冲击和燃油腐蚀等,其润滑主要依靠燃油本身来 完成。如果柴油抗磨润滑性不好,将导致精密部件过度磨损、配合精度下降、燃油雾化不良、 发动机功率不足或怠速不稳等问题。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减少发动机部件磨损,在柴油中应用柴油润滑剂是非 常必要的。可以明显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因此在工业上受到广泛的重视。实际应用过 程中,一般采用HFRR法评价柴油润滑性能。现有的柴油润滑性添加剂多为脂肪酸和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或盐的衍生物。例 如CN1552826公开了一种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由羟基芳酸与烯基 丁二酰亚胺和天然油脂与胺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构成。CN1552827公开了一种低硫柴油多效添加剂组合物由曼尼西碱与羟基芳酸的反 应产物和天然油脂与胺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构成,该添加剂组合物作为柴油抗磨 剂。CN1552828公开了一种柴油抗磨分散添加剂组合物,包括曼尼西碱与羟基芳酸的 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和C6 C40有机酸与醇、胺、醇胺或环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CN1743435公开了一种抗磨添加剂,由C6 C40脂肪酸和Cl C6醛以及C2 C20有机胺反应得到,用于改善低硫柴油能润滑性CN1552829和CN1766063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硫柴油的抗磨分散添加剂,是由曼 尼西碱与C6 C50有机酸反应生成的产物,作为柴油润滑性添加剂。CN1766067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散性能的柴油抗磨添加剂,由聚烯烃基丁二酸酐和 C6 C50有机酸的醇,胺反应物构成,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CN1335375公开了一种柴油添加剂,由清净分散剂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和二乙 基氨基丙烯酸乙基酯的共聚物,抗氧与金属钝化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润滑抗磨剂等构成, 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润滑改善。CN101245278和CN101265431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抗磨特性的添加剂和润滑配制 剂。CN1871329公开了从多元醇C12-C28支链脂肪酸和/或C12-C28环状脂肪酸形成 的酯可以用作润滑剂的摩擦改性剂。CN1210135公开了一种在汽油柴油中加入琥珀酰亚胺、胺氧化物类等化合物构成 的液体燃料添加剂,用于汽油车、柴油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本发明一种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其特征在于是在硫含量低于350ppm的低 硫柴油中混合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润滑添加剂,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的添加量为 30-800ppm。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的添加量优选为50-400ppm,更优选为100-200ppm。所述的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的烷氧基是C6-C30烷氧基,不限定正构烷氧基还 是异构烷氧基。本发明使用对苯二酚甘油醚基团作为柴油润滑剂分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了润 滑剂分子的极性,也就提高了润滑剂的效果。含有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的低硫柴油具有 很好的润滑性能,可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减少发动机部件磨损。使用高润滑性能的低硫 柴油,还可以减少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实施例中,低硫柴油润滑性按照《SHT0765-200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方法测定, 所测定的磨痕直径(微米)应该小于460微米为合格。所用低硫柴油的硫含量是36ppm,磨 痕直径是622微米。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己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己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0.02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分钟,使己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己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为 IOO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O.Ol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分 钟,使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为 IOO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十八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十八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O.Ol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 20分钟,使十八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十八烷氧基对苯 二酚甘油醚为IOO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4本实施例为异辛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异辛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0. Ol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 分钟,使异辛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异辛氧基对苯二酚甘 油醚为IOO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5本实施例为2-甲基十六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2-甲基十六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O.Ol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 下搅拌20分钟,使2-甲基十六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 2-甲基十六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为IOO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6本实施例为C24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C24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O.Ol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 分钟,使C24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C24氧基对苯二酚甘 油醚为IOO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7本实施例为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0.005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 分钟,使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 为50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8本实施例为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0.002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 分钟,使癸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 醚为20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9本实施例为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
取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0.02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分 钟,使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为 200ppm的低硫柴油样品。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为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与低硫柴油的调和物。取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0.08g,加入到IOOg低硫柴油之中,于60°C下搅拌20分 钟,使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充分溶解于低硫柴油中。得到含有癸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为 800ppm的低硫柴油样品。润滑剂对基础柴油润滑性的效果
权利要求
一种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其特征在于在硫含量低于350ppm的低硫柴油中混合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润滑添加剂,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的添加量为30 80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对苯二酚甘 油醚的添加量为50-40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对苯二酚甘 油醚的添加量为100-20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对苯 二酚甘油醚的烷氧基是C6-C30烷氧基,包括正构烷氧基和异构烷氧基。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其特征在于是在硫含量低于350ppm的低硫柴油中混合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润滑添加剂,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的添加量为30-800ppm。所述的烷氧基对苯二酚甘油醚的烷氧基是C6-C30烷氧基,包括正构烷氧基和异构烷氧基。本发明使用对苯二酚甘油醚基团作为柴油润滑剂分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了润滑剂分子的极性,也就提高了润滑剂的效果,可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减少发动机部件磨损。使用高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还可以减少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文档编号C10L1/04GK101955812SQ2010102777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于兵, 于成, 冯旭, 卞晓红, 吴云霞, 巩峰, 张丽丽, 梁寒冰, 甄美静, 薛喜宁, 谷城, 陈立娇, 陈艳华, 韩涛, 颜如和, 魏学建 申请人:淄博德丰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