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式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167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逆流式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代的能源结构组成中,LNG(液化天然气)因其杂质少,燃烧值高,可以低温液化,运输方便等优点,使其利用越来越多,使用地域越来越广。在将天然气处理为LNG过程中,需要先通过气液分离器进行初步气液分离,然后再进行深度催化剂吸附脱水和进行深冷-160度处理为LNG;由于在-160度时水会凝结为冰,一旦初步气液分离中分离效果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后续的泵的输送,增加后续处理的压力。

传统的气液分离器,大都由分离罐、进气管、出气管以及分离罐内部的气液分离结构构成,其进气管一般位于分离罐的下部,出气管位于分离罐的上部,混合气体通过分离结构进行气液分离后经出气管流出。如CN 205115411 U 公开的“天然气二级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分离器壳体,所述分离器壳体包括上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上设有进气口,所述上腔室上设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下腔室内壁环设有导流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导流腔连通,所述导流腔腔底设有与下腔室内壁相切的一级导流口,所述一级导流口倾斜开设,所述导流腔的内壁径向上设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将所述下腔室分为上下容腔,所述分离板开有二级导流口,所述二级导流口与所述导流腔外壁相切并倾斜向设;但这样的气液分离器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非常不便,且制造成本较高,且分离效果并不理想。又如CN 205561357 U公开了“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密封容器、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及出气管分别设置在密封容器的两侧,所述密封容器内壁从下到上设置有螺旋型分离板,所述螺旋型分离板由上层薄板及下层薄板模合而成,其间吹胀形成空腔,所述上层薄板表面设有与上层薄膜同方向延伸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密封容器连接处设有湿度检测仪,所述湿度检测仪后侧设有捕液网;该气液分离器结构虽然较为简单,但气液分离效率较低,分离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气液分离器结构复杂,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逆流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分离效率,并大幅提高气液分离效果,从而使后续处理更加顺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逆流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出气管以及分离板,所述外壳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和分别设置于筒体上端和下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在下封头上设有一排污管,该排污管与外壳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穿过上封头后伸入外壳内,并延伸至外壳的下部;所述出气管安装于外壳一侧的上部,并与外壳内部相连通;所述分离板位于进气管下方,并螺旋绕设在进气管上,该分离板、进气管以及筒体之间配合形成螺旋流道。

工作过程中,含有液态水的天然气经进气管进入到外壳的下部,由于外壳下部大于进气管的空间,因此在突然进入大空间后,进行一次分离,使天然气与大的水分子进行初步分离;含有少量水的天然气,上升到螺旋分离板处,然后顺着螺旋流道进行回旋爬升,由于此时的气体的流速已经降低了,液滴能够吸附在分离板的上下表面上,并且液滴聚集后能够顺着导流板向下滑,或者顺着筒体和导流板的间隙从上向下流,进入到分离板下方的液体收集到专用“静止”空间。本气液分离器中,天然气的流向与液体的流向是相反的,因此,上升到越上方的天然气的液滴就越少;当天然气到达筒体上部的二次分离空间(分离板上方)时,流速再一次降低,进行再一次的气液分离,从而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最后气体从出气管流出,下部的液体从外壳最下端的排污管排出。

进一步地,在外壳的下部还设有一呈锥形的分离罩,所述分离罩通过支架与下封头相连;通过设置分离罩,能够让天然气反弹后顺着筒体壁进行上升;而液态水则顺着分离罩锥度表面进入到下边的液体收集“专用”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气液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包括横管和竖管;所述竖管的下端伸入外壳内,其上端与一调压阀相连;所述横管与竖管的上部相连通;在气液分离过程中,通过调节调压阀,能够控制气液分离器内的气压,从而使整个分离过程安全性更好,并且能使气液分离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下封头的下方设有一裙座;以便于气液分离器使用时的安装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并且制造成本低;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分离效率,并大幅提高气液分离效果,获得干燥的天然气,从而使后续处理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筒体,12—上封头,13—下封头,2—进气管,3—出气管,4—分离板,5—排污管,6—分离罩,7—调压阀,8—裙座,9—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逆流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壳、进气管2、出气管3以及分离板4。所述外壳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11和分别设置于筒体11上端和下端的上封头12和下封头13,在下封头13上设有一排污管5,该排污管5与外壳内部相连通,该排污管5与一排污阀9相连,这样,通过排污阀9即可定期对液体进行排放。在下封头13的下方设有一裙座8;以便于气液分离器使用时的安装固定。

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穿过上封头12后伸入外壳内,并延伸至外壳的下部。具体实施时,所述进气管2包括横管和竖管;其中,所述竖管的下端伸入外壳内,其上端与一调压阀7相连;所述横管与竖管的上部相连通;在气液分离过程中,通过调节调压阀7(安全阀),能够控制气液分离器内的气压,从而使整个分离过程安全性更好,并且能使气液分离效果更好。所述出气管3安装于外壳一侧的上部,并与外壳内部相连通。所述分离板4位于进气管2下方,并螺旋绕设在进气管2上,该分离板4、进气管2以及筒体11之间配合形成螺旋流道。这样,整个气液分离器内部形成三个分离空间:一、分离板4下方空间;二、螺旋流道;三、分离板4上方空间;从而使得气液分离效果更好;并且,在气液分离过程中,天然气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工作过程中,含有液态水的天然气经进气管2进入到外壳的下部,由于外壳下部大于进气管2的空间,因此在突然进入大空间后,进行一次分离,使天然气与大的水分子进行初步分离;含有少量水的天然气,上升到螺旋分离板4处,然后顺着螺旋流道进行回旋爬升,由于此时的气体的流速已经降低了,液滴能够吸附在分离板4的上下表面上,并且液滴聚集后能够顺着导流板向下滑,或者顺着筒体11和导流板的间隙从上向下流,进入到分离板4下方的液体收集到专用“静止”空间。本气液分离器中,天然气的流向与液体的流向是相反的,因此,上升到越上方的天然气的液滴就越少;当天然气到达筒体11上部的二次分离空间(分离板4上方)时,流速再一次降低,进行再一次的气液分离,从而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最后气体从出气管3流出,下部的液体从外壳最下端的排污管5排出。

实际制作时,在外壳的下部还设有一呈锥形的分离罩6,所述分离罩6通过支架与下封头13相连;通过设置分离罩6,能够让天然气反弹后顺着筒体11壁进行上升;而液态水则顺着分离罩6锥度表面进入到下边的液体收集“专用”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气液分离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