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炭化室炉门倾斜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2738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焦炉炭化室炉门倾斜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焦炉炭化室炉门倾斜的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炼焦炉是连续生产的高温炉窑,配合煤在炼焦炉炭化室密闭高温干馏获得焦炭和粗煤气。在发生焦炉炭化室炉门倾斜的生产故障时,现国内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用钢绳将炉门系住拴在高处(如:上升管根部或炉柱上),然后用葫芦或吊车将炉门提起来扶正,再用焦炉车辆的取门头将炉门顶回炭化室炉门挂钩上,整个过程耗时约120-150分钟,作业环境恶劣,并且也存在有安全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炭化室炉门发生倾斜时能够安全、快速地进行复位,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炼焦炉后续生产的焦炉炭化室炉门倾斜的校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焦炉炭化室炉门倾斜的校正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一侧边上两端沿横梁对称轴线对称设置有成对的挂钩,所述横梁的另一侧边上两端沿横梁对称轴线对称设置有一对顶丝结构,所述顶丝结构与横梁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包括沿横梁中心轴线方向布置的横梁凹槽,所述横梁凹槽设置于横梁靠近顶丝结构一侧。

进一步的是,包括设置于横梁上的焊接台,所述焊接台设置于横梁与挂钩之间。

进一步的是,包括设置于横梁上的螺纹孔结构,所述顶丝结构通过螺纹孔结构与横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当焦炉生产过程中发生低于35°的炉门倾斜的故障时,首先将本校正装置的两端的挂钩挂在炭化室两端的钢柱上,从而形成丝杠旋转的支撑基础,然后用扳手将丝杆调整到合适与炉门安装连接的位置,进而再继续缓慢地转动丝杆,最终利用丝杆转动的顶力将炉门顶回炭化室炉门挂钩上。整个处理过程一般仅需15-20分钟,与现有的处理相比,十分的高效、便捷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横梁1、挂钩2、横梁凹槽3、顶丝结构4、螺纹孔结构5、焊接台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焦炉炭化室炉门倾斜的校正装置,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一侧边上两端沿横梁1对称轴线对称设置有成对的挂钩2,所述横梁1的另一侧边上两端沿横梁1对称轴线对称设置有一对顶丝结构4,所述顶丝结构4与横梁1之间为螺纹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当当焦炉生产过程中发生低于35°的炉门倾斜的故障时,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便捷、安全的校正操作。其操作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将本校正装置的两端的挂钩2挂在炭化室两端的钢柱上,从而形成丝杠旋转的支撑基础;然后,用扳手等工具将丝杆调整到合适与炉门安装连接的位置,为调整做好位置的准备;接下来,再继续缓慢地转动丝杆,并利用丝杆转动的顶力将炉门顶回炭化室炉门挂钩上。由于装置已稳固的连接在了炭化室两端的钢柱上,因此,挂钩2转动的顶力可以稳定且有效的驱动炉门顶回炭化室炉门挂钩上,从而实现校正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处理过程一般仅需15-20分钟,与现有的处理相比,十分的高效、便捷且安全。一般的,优选在横梁1上设置螺纹孔结构5,所述顶丝结构4通过螺纹孔结构5与横梁1连接。

为了让顶丝结构4的转动空间更大,从而更好的进行实际操作,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案:包括沿横梁1中心轴线方向布置的横梁凹槽3,所述横梁凹槽3设置于横梁1靠近顶丝结构4一侧。如图1所示的,横梁凹槽3为顶丝结构4的转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让顶丝结构4在驱动炉门顶回炭化室炉门挂钩上时,可以具有更长的单次行程,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校正的效率。

为了让挂钩2可以更为稳定的焊接在焊接台6上,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案:包括设置于横梁1上的焊接台6,所述焊接台6设置于横梁1与挂钩2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挂钩2通过焊接台6而固定到横梁1上,从而在实际使用时优化横梁1的受力,保证了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精简,实际使用时也十分的便捷、高效,在保证炉门校正的同时,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