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156发布日期:2019-08-13 21:3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轮胎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废弃轮胎热裂解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环境且在适当的温度下,橡胶中主链具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断裂,产物主要是单体、二聚物和碎片,生产物再聚合为多种烯烃,从而脱出挥发性物质并形成固态碳的过程,其产物主要是燃料油、裂解气等可储存行能源和炭黑、钢丝。其中,燃料油一般以汽相状掺和在裂解气里面,燃料油一般需要经过冷凝分离出来。如何简单且高效地提高燃料油回收率,是很多加工厂商重点关注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物相分离器,其结构较为简单,且可以较为高效地收集裂解气中的燃料油。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物相分离器,包括有导气管道以及盛装有冷却液的冷却槽;导气管道其中一部分管段延伸至冷却槽内腔;导气管道的内腔下侧壁凹陷形成有第一沉积槽、第二沉积槽;第一沉积槽位于导气管道的进气端与冷却槽之间,第二沉积槽位于冷却槽内;导气管道内还设有金属挡板,金属挡板位于第二沉积槽所在的管段;金属挡板的板面与导气管道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导气管道具有竖向延伸的集油管段,集油管段位于导气管道的排气端与冷却槽之间;导气管道开设有集油口,集油口位于集油管段下方且位于集油管段的竖向投影所在的位置,集油口的下方设有集油容器,集油口通过管道与集油容器连通;集油管段的一侧连通有倾斜设置的冷气管,冷气管的输气方向倾斜向下;集油管段内设有冷凝板,冷凝板的板面与集油管段的轴线垂直,冷凝板位于冷气管与集油管段连接位置的上方。

其中,冷凝板为不锈钢筛网板。

进一步地,金属挡板的数量配置为多个,各金属挡板沿导气管道的轴向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地,金属挡板的上侧与导气管道的上侧壁固定连接,金属挡板的下侧悬空延伸至第二沉积槽的槽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沉积槽来沉积收集裂解气中掺和的炭黑;冷却槽可以对导气管道的管段进行冷却,当裂解气输送到位于冷却槽内的管段时,燃料油冷凝沉积到第二沉积槽,为了提高收集效率,设置金属挡板来降低气体的流动速度,延长气体在该管段内停留的时间,气体的燃料油可以较为高效地冷凝在金属挡板或导气管道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集油较为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导气管道100,第一沉积槽101,第二沉积槽102,集油管段103,金属挡板200,冷却槽300,集油容器400,冷气管500,冷凝板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物相分离器,包括有导气管道100以及盛装有冷却液的冷却槽300,导气管道100优选不锈钢管,冷却槽300内的冷却液优选为水,冷却槽300内的水通过水泵来进行定时更换,或者水循环。导气管道100其中一部分管段延伸至冷却槽300内腔,冷却槽300可以对该管段的管壁进行冷却,具体地,导气管道100横向经过冷却槽300的槽口上方,导气管道100的其中部分管段下垂,从冷却槽300的槽口延伸至冷却槽300内;在本实施例中,导气管道100直接贯穿冷却槽300,从而导气管道100的部分管段位于冷却槽300的内腔。导气管道100的内腔下侧壁凹陷形成有第一沉积槽101、第二沉积槽102,第一沉积槽101及第二沉积槽102均设有排料管,分别用于排出炭黑杂质、燃料油。第一沉积槽101及第二沉积槽102可以与导气管道100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导气管道100的进气端与裂解炉的排气口连通,第一沉积槽101位于导气管道100的进气端与冷却槽300之间,由于导气管道100进气端内气体温度较高,气体经过第一沉积槽101时,重量较大的炭黑颗粒会沉积在第一沉积槽101内,而燃料油还继续保持汽态,极少冷凝在第一沉积槽101内。第二沉积槽102位于冷却槽300内,第二沉积槽102附近的管段的温度较低,当气体经过第二沉积槽102上方时,气体内的燃料油冷凝,沉积在第二沉积槽102内,导气管道100内还设有金属挡板200,金属挡板200位于第二沉积槽102所在的管段;金属挡板200的板面与导气管道100的轴线垂直,金属挡板200可以降低气体的流动速度,并且可以作为油的冷凝载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沉积槽101来沉积收集裂解气中掺和的炭黑;冷却槽300可以对导气管道100的管段进行冷却,当裂解气输送到位于冷却槽300内的管段时,燃料油冷凝沉积到第二沉积槽102,为了提高收集效率,设置金属挡板200来降低气体的流动速度,延长气体在该管段内停留的时间,气体的燃料油可以较为高效地冷凝在金属挡板200或导气管道100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集油较为高效。

进一步地,导气管道100具有竖向延伸的集油管段103。集油管段103位于导气管道100的排气端与冷却槽300之间,当气体经过位于冷却槽300内的管段初步冷却后,再进入集油管道103;导气管道100开设有集油口,集油口位于集油管段103下方且位于集油管段103的竖向投影所在的位置,集油口的下方设有集油容器400,集油口通过管道与集油容器400连通,气体沿集油管段103上移过程中,燃料油冷凝在管壁上,并沿着管壁流下到集油容器400内。集油管段103的一侧连通有倾斜设置的冷气管500,冷气管500的作用是提高冷气,加速燃料油冷凝。冷气管500的输气方向倾斜向下,冷气管500输出的冷气与导气管道100内的气体相向冲击,增加冷气与导气管道100内的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方便燃料油冷凝。集油管段103内设有冷凝板600,冷凝板600的一侧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在集油管段103的侧壁,冷凝板600的板面与集油管段103的轴线垂直,冷凝板600位于冷气管500与集油管道103连接位置的上方,冷凝板600作为燃料油的冷凝载体,燃料油在冷凝板600上冷凝聚集,并回流到集油容器400内。

其中,冷凝板600为不锈钢筛网板,这样既可以冷凝燃料油,又降低排气阻力。

进一步地,金属挡板200的数量配置为多个,各金属挡板200沿导气管道100的轴向等间距排列,这样提高燃料油的冷凝效果。

进一步地,金属挡板200的上侧与导气管道100的上侧壁固定连接,金属挡板200的下侧悬空延伸至第二沉积槽102的槽口下方,这样可以提高对气体的阻隔效果,方便燃料油冷凝;各金属挡板200下侧朝下延伸的长度沿导气管道100输气方向递增,从而使各金属挡板200之间排列成阶梯状,这样可以提高对气体的阻隔效果,方便燃料油冷凝。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