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097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更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气缸盖结构,其上具有使气缸盖固定到缸体上的紧固件通过的通孔,以避免由进气口周围的热膨胀而引起进气口变形,或者消除由于排气口周围的热膨胀而引起的排气口变形。其中的进气口由进气门控制开和/或关,而排气口由排气门控制开和/或关。
在内燃机中,气缸盖上分别布置有由进气阀和排气阀控制开和/或关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气缸盖部分由于暴露在燃烧气体中而温度升高,进而使得进气口和排气口周围的温度也升高。另一方面,沿着燃烧室周围,在气缸盖上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径向外侧,设置了多个紧固螺栓通过的通孔,通过将插入到紧固螺栓通孔中的紧固螺栓拧紧,就可将气缸盖固定到缸体上。
因而,受到高温加热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周边部分向外周方向的热膨胀基本上是均匀的。但如图7所示,紧固部分布置在进气口a和排气口b径向外侧方向上,这些紧固部分通过插入到通孔c中的紧固螺栓而被拧紧。因此,当从缸体和气缸盖的配合面底部来看时,紧固部分将约束了连接进气口a或排气口b中心与通孔c中心的连线d方向上的热膨胀,尤其是进气口a或排气口b沿直线d方向、且和直线d重合的邻近部分上的热膨胀。由此,进气口a或排气口b的周围就不能均匀膨胀了,从而就会使得通常为圆形的进气口a或排气口b变得不为圆形,并且当发生这样情况的同时,在进气口a或排气口b周围的区域f以及和直线e重合的邻近部分就会形成热应力集中,其中直线e通过进气口a或排气口b中心并且与直线d相交。因而,就会由热应力而在区域f中产生蠕变变形,这就会使得进气口a或排气口b变得更加不为圆形。注意附图标记g表示的是对着燃烧室的火花塞通穿孔。
当进气口或排气口发生如上所述那样的变形时,进气阀或排气阀的密封性能就会恶化,这样就会在压缩冲程过程中让未燃烧的燃-气混合物从进气阀和进气口之间或者从排气阀和排气口之间泄漏出去。而当未燃烧的燃-气混合物从进气阀和进气口之间泄漏后,由于燃料会回流到进气口,因而会严重影响燃气比的控制精度,而当未燃烧的燃-气混合物从排气阀和排气口之间泄漏后,废气中的HC含量就会升高,从而使得废气排放性能恶化。
因此,为了防止进气阀或排气阀由于进气口或排气口的热膨胀变形或者进气口或者排气口周围部分的蠕变而造成密卦性能降低,通常要对内燃机的最高燃烧温度作一定的限制,或者是增加气缸盖上冷却套的容积,以提高冷却效能,由此来消除进气口或排气口的变形,从而确保进气阀或者排气阀的密卦性能。
然而,限制内燃机的最高燃烧温度会限制发动机的输出,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的情况中,当内燃机的最高燃烧温度受到限制时,与之匹配的汽车的工作性能就会受到限制。因此,由于限制内燃机的最高燃烧温度会导致与之匹配的设备的工作性能受到限制,因此希望对此加以改进。另外,例如通过增加气缸盖上冷却水套容积的方法来提高冷却性能的措施,会加大冷却机构,导致气缸盖变大,从而限制了内燃机的布局自由度。
基于这些情况提出了本发明,其目的在于用一种简单的结构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并且不用加大气缸盖就可以确保进气阀或排气阀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缸体上的内燃机气缸盖,该气缸盖包括燃烧室;分别用进气阀和排气阀控制开和/或关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用于穿过紧固件的通孔;以及从底部看缸体和气缸盖的配合面时,布置在燃烧室和通孔之间的空腔部分,其与连接进气口或排气口中心和通孔中心的连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进气口或排气口的周边发生热膨胀时,将气缸盖固定到缸体上的紧固部分对热膨胀的约束作用被空腔部分所缓解,其中的空腔部分当从缸体和气缸盖的配合面底部看时,位于进气口或排气口周围与直线重合的邻近部位,因此可以使得进气口或排气口沿直线方向发生热膨胀。由此,气缸盖上紧固部分来对热膨胀约束而造成的进气口或排气口的变形就可以被避免了。另外,在进气口或排气口周围、与穿过进气口或排气口中心且基本与所说直线正交的一条直线重合区域、由热膨胀约束所造成的热应力集中也被降低了,从而使进气口或排气口在其周围发生热膨胀之后仍可保持基本为圆形的状态。
结果是,即使进气口或排气口周围发生了热膨胀,通过布置在气缸盖上的空腔部分这种简单的结构,就可以确保进气阀或排气阀具有优良的密封特性了。这就避免了压缩冲程过程中未燃烧的燃-气混合物泄漏到进气口中,从而可以有效保持对燃气比的精确控制。另外,类似地,上述结构也可以在压缩冲程过程中防止未燃烧的燃-气混合物泄漏到排气口中,从而可以改进废气排放性能。另外,由于空腔部分可允许发生热膨胀,因而可以采用较高的燃烧温度,从而可以保持较高的功率输出。并且还不必出现气缸盖加大的问题,因此对于内燃机的布局不会产生任何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对缸体上紧固部分的热膨胀约束作用的缓解效果在直线两侧大致相等,因此进气口或排气口周围的热膨胀可以更均匀,这样进气口或排气口的形状就可以更接近地保持圆形。结果是,除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具有的优点以外,而且还可以确保进气阀或排气阀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持对燃气比的精确控制以及进一步改进废气排放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其具有本发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特点,其中该空腔部分构成了冷却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气缸盖上紧固部分造成的热膨胀约束可通过由空腔部分构成的冷却通道来缓解,同时,进气口或排气口周围可以由流过空腔部分的冷却剂来冷却,因而可以降低进气口或排气口本身的热膨胀。因此,由于可以进一步消除进气口或排气口的变形以及热应力集中,进而可更接近地保持进气口或排气口在其周围于热膨胀前基本为圆形的状态。
结果,除了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所具有的优点以外,通过由空腔部分构成冷却通道这种简单的结构,还可以确保进气阀或排气阀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从而更好地保持对燃气比的精确控制以及进一步改进废气的排放。


图1是从内燃机气缸盖的配合面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作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中的Ⅱ-Ⅱ线所作的截面图;图3是沿图1中的Ⅲ-Ⅲ线所作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1中的Ⅳ-Ⅳ线所作的截面图;图5和图4相对应,但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6相应于图4,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7是一个解释性的视图,表示了产生热应力的进气口、排气口周边部分。
下面参照图1至5对本发明所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燃机是一种可装备到汽车上的V型6缸火花点火式SOHC水冷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一个铝合金缸体以及一对缸盖,其中的缸体包括一对V形布置的缸侧体(bank),一对缸盖分别固定在缸体各个侧体上。图1显示的是侧体之一的气缸盖1的配合面2,其与缸体(图中未示出)相配合。注意在下述说明中,仅仅只对一对侧体中某个上的缸体和气缸盖进行说明,另一个侧体上的缸体和气缸盖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
缸体的每个侧体都具有沿曲轴的轴线方向布置的三个气缸部分,其中的曲轴可转动地支撑在缸体上,并且气缸盖1具有三个单斜坡型的燃烧室,其凹进到气缸盖1中,并且布置在曲轴方向上(下面将称作“布置方向”),从而分别与气缸部分中的气缸孔相对,活塞在气缸孔中往复运动。
把图2和图3结合起来看,在每个燃烧室中制出了基本为圆形的进气口4a、5a和基本为圆形的排气口6a、7a,进气口4a、5a是气缸盖1上的一对进气道4、5在燃烧室3一侧的开口端,且通过一对进气阀8来控制开和/或关,排气口6a、7a气缸盖1上的一对排气通道6、7在燃烧室3一侧的开口端,通过一对排气阀9控制开和/或关。
进气阀8相对气缸筒的中心线A向进气通道4、5一侧倾斜,而排气阀9相对同一条中心线A向排气通道6、7一侧倾斜,它们通过一个气门件系控制开和/或关,气门机件包括一个可转动地支撑在气缸盖1上的支撑孔12中的凸轮轴(未示出)和一个由凸轮轴上的凸轮进行摇摆的摇臂,进气阀8和排气阀9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气缸盖1中的压配导管10、11中。此气门机件位于气门室中,气门室是通过紧固在气缸盖1上的缸头盖封成的。另外,阀座13、14分别压配在进气口4a、5a和排气口6a、7a中,用于使进气阀8和排气阀9落座在其上。
在每个燃烧室3的燃烧室壁面上,进气口4a、5a沿布置方向设置,并靠近由两个侧体构成的V形的中心,排气口6a、7a沿布置方向布置,且靠近V形的侧边部分。并且,在燃烧室壁面上由进气阀8和排气阀9所围绕的中央位置上,布置有一个火花塞安装孔15的开口15a。此安装孔15基本上位于两个排气阀9的中间,并且其中线相对于气缸筒(参见图3)的中线A向排气通道6、7倾斜。
设置在气缸盖1上、从而围绕各个燃烧室3的是一个缸头侧的冷却套19,其与缸体上布置的缸体侧的冷却套相连通,冷却剂在冷却泵的压力作用下通过多个连接通道16…、17、18、17’、18’输送到冷却套中,这样冷却剂就可从缸体侧的冷却套流入到缸头侧的冷却套中。
这些组成冷却道系的连接通道16…、17、18、17’、18’由相对燃烧室3的中线A径向向外的一些通孔构成,这些通孔且以一定的间隔环燃烧室3的周向布置,而各个连接通道16…、17、18、17’、18’的一个端部形成了气缸盖1配合面2上的开口16a…、17a、18a、17’a、18’a,而另一端的开口则开向缸头一侧的冷却套19。另外,各个连接通道16…、17、18、17’、18’都沿中线A延伸,且在平行于配合面2的大多数平面上,各个连接通道16…、17、18、17’、18’的横截面及形状都大体上与开口16a…、17a、18a、17’a、18’a的相同。因而,各个连接通道16…、17、18、17’、18’的开口16a…、17a、18a、17’a、18’a面对缸体与气缸盖1之间垫圈中的冷却通道,从而使得冷却剂可以从缸体侧的冷却套流入到缸头侧的冷却套19中。另外,这些开口16a…、17a、18a、17’a、18’a设置在配合面2上围绕中线A、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带部分20(图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范围内。
缸头侧的冷却套19包括一个在圆周方向上围绕着燃烧室3的环形冷却通道19a、其连接通道16…、17、18、17’、18’的开口朝向该通道,冷却套19还包括一个在布置方向上延伸于进气通道4、5和排气通道6、7之间的冷却通道19b,冷却通道19a、19b相互贯通。
另一方面,在环带部分20的径向外侧,布置了用来将气缸盖固定在缸体上的紧固螺栓(未示出)的通孔21到28,且布置在燃烧室3一侧,在布置方向上,进气通道4、5一侧设置有4个通孔,而在排气通道6、7一侧布置有另外4个。
在这些通孔21到28之中,当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对于每个燃烧室3而言,在排气通道6、7一侧的通孔25到28的中心C5到C8大体上分别位于连接气缸筒中心C1和排气口6a、7a中心C2,C3的直线L1、L2上。另外,在这些通孔21到28之中,相邻燃烧室3之间的通孔26、27的中心C6、C7分别位于直线L1、L2的交点,其中的直线L1、L2分别穿过排气口6a、7a的中心C2、C3以及相邻燃烧室3排气口7a、6a的中心,其中的一个排气口是靠近另一个燃烧室的相邻燃烧室3上的一个排气口,而另一个排气口是靠近相邻燃烧室3的另一个燃烧室上的一个排气口。
另外,配合面2上进气通道4、5一侧的通孔21到24设置在相对于一条直线大体保持线性对称的一些位置点上,其中的直线为配合面2所在平面与直线A所在平面相交而成的直线。此处,当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我们假定,对于每个燃烧室3,将通孔21、22中心C11、C12;通孔22、23中心C12、C13;通孔22、23中心C12、C13;以及通孔23、24中心C13、C14与每个燃烧室3的进气口4a、5a中心C9、C10连接起来的直线分别为L3、L4。这样,相邻燃烧室3之间的通孔22、23中心C12、C13分别位于两组直线L3、L4的交点上,直线L3、L4分别通过进气口4a、5a的中心C9、C10以及相邻燃烧室3的进气口5a、4a的中心,其中的一个进气口是靠近另一个燃烧室的一个相邻燃烧室3的进气口,而另一个进气口是靠近相邻燃烧室3的另一个燃烧室3的一个进气口。
另外,在进气通道4、5一侧的通孔21到24中,位于气缸盖1配合面2布置方向端部上的两个通孔21、24同时还是用来输送润滑油、以对气门机件进行润滑的通道。并且,在排气通道6、7一侧的通孔25到28之中,位于气缸盖1的配合面2端部的两个通孔25、28同时还是与紧固螺栓外周同轴安装的气缸定位销的通孔。注意,附图标记29表示的是两个通气道,附图标记30表示的是四个润滑油回流通道。
对于每个如图1和4所示的燃烧室3,排气通道6、7一侧的两个连接通道17、18和进气通道4、5一侧的两个连接通道17’、18’构成了气缸盖1中的空腔部分,并且,当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这些空腔部分位于燃烧室3和排气口一侧的通孔25到28之间,以及位于燃烧室3和进气通道4、5一侧之间、分别重合着四条直线L1、L2、L3、L4的位置点上。直线L1、L2、L3、L4分别通过M1、M2、M3、M4点,这些点分别是连接通道17、18、17’、18’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其中的宽度方向与直线L1、L2、L3、L4垂直(下面将称为“正交方向”)。
在此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通道17、18、17’、18’在正交方向上包括开口17a、18a、17’a、18’a的横截面宽度分别要比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内径稍小,并且其宽度是考虑了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所允许的热膨胀而定的,稍候将对此进行解释,从而消除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由热膨胀而造成的变形。类似地,连接通道17、18、17’、18’在各条直线L1、L2、L3、L4方向上的横截面宽度也根据同样的结构上的考虑而适当地确定出。鉴于此,可能会出现连接通道17、18、17’、18’的开口17a、18a、17’a、18’a的面积和形状与连接通道上除开口17a、18a、17’a、18’a外其他部分不同的情况。
按照上述描述制造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将在下面加以描述。
气缸盖1的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由于受燃烧室3中油气混合物燃烧的加热,而升到很高的温度,进而热膨胀变大。当发生此情况时,由于在重合直线L1、L2、L3、L4的位置点处由连接通道17、18、17’、18’形成了空腔部分,由气缸盖1紧固部分产生的热膨胀约束就被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的连接通道17、18、17’、18’缓解了,尤其是在重合着直线L1、L2、L3、L4的邻近部分,由此使沿直线L1、L2、L3、L4方向的热膨胀变成了可能的,其中的直线L1、L2、L3、L4将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中心与通孔25到28以及通孔21到24的中心连接起来,而在紧固部分中是通过紧固螺栓将气缸盖1固定到缸体上的。
这不但避免了由于气缸盖1紧固部分对热膨胀的抑制而造成的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变形,而且降低了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某个区域由热膨胀造成的热应力集中,该区域重合着通过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中心C2、C3、C9、C10,并与直线L1,L2,L3,L4基本上呈直角相交,从而保持了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形状,它们在发生热膨胀之前基本上为圆形。
结果是,通过采用在气缸盖1上用连接通道17、18、17’、18’作为空腔部分的简单设计,可以使排气阀9以及进气阀8具有良好的气密卦性能,甚至在包括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边部分的燃烧室壁面受到热膨胀的情况下。这样就防止了在压缩冲程中未燃烧的油-气混合物泄漏到进气口以及排气口中,从而可以保证对燃气比的精确控制以及提高废气排放性能。并且,由于连接通道17、18、17’、18’可以在一定的程度内膨胀,燃烧的最高燃烧温度可以有一定的升高,从而可以实现较高的功率输出。另外,由于气缸盖1不必加大,因而对于内燃机的结构布局就不会产生任何限制了。并且,由于不会因气缸盖1的加大而增加内燃机的重量,所以不会恶化燃油效率。
而且,由于当像前述的那样从配合面2底部看的时候,开口17a、18a、17’a、18’a在正交方向上的宽度中心点M1、M2、M3、M4占据着重合直线L1、L2、L3、L4的位置,气缸盖1紧固部分对热膨胀的抑制在直线L1、L2、L3、L4两侧的缓解程度基本上相等,这样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的燃烧室壁面的热膨胀就会更加均匀,从而能保持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形状基本为圆形。结果是,可以确保进气阀8或排气阀9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从而更好的保证对燃气比的精确控制以及进一步改进废气排放性能。
另外,由于连接通道17、18、17’、18’同时也是冷却通道,这样紧固部分的热膨胀约束不但可以通过连接通道17、18、17’、18’来消除,而且还可以通过整个燃烧室3壁面来消除,特别是通过流过连接通道17、18、17’、18’的冷却剂可以对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进行冷却,从而整个燃烧室3壁面,尤其是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的热膨胀就被降低了,进而进一步避免了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变形,同时也遏制了由于对热膨胀的抑制而在这些开口邻近部分产生的热应力集中,这样就使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能保特它们在热膨胀发生之前基本上为圆形的形状成为了可能。
另外,虽然气缸盖1上火花塞安装孔15周围的燃烧起始区也与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一样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但是当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由于火花塞安装孔15的中心C4位于直线L1、L2、L3、L4附近,在直线L1、L2、L3、L4方向上热膨胀对火花塞安装孔15周边的影响可通过连接通道17、18、17’、18’而消除,这样一来,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由安装孔15周围热膨胀而引起的变形就可以被抑制了。
下面将对一个对第一实施例部分改进的实施例中的改进部分进行描述。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像前述那样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在与连接排气口6a、7a中心C2、C3与通孔25到28中心C5到C8的直线L1、L2,以及连接进气口4a、5a中心C9、C10与通孔21到24中心C11到C14的直线L3、L4相重合的位置处布置的、用于吸收整个燃烧室壁面一尤其是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边部位热膨胀的空腔部分是连接通道17、18、17’、18’,这些通道是由冷却液流道的通孔构成的。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腔部分被设置成在燃烧室3和通孔25到28之间以及在燃烧室3和通孔21到24之间的、且在配合面2上具有开口40a的下底凹进部分40。在这种情况下,在正交方向上凹进部分40也被布置在与直线L1、L2、L3、L4重合的位置上。因而,和连接通道17、18、17’、18’的设计一样,根据燃烧室整个壁面一尤其是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所允许的热膨胀的情况出发,凹进部分40的横截面在直线L1、L2、L3、L4方向上以及在正交方向上的宽度、在平行于开口40a所在的配合面2的平面上的深度、面积以及形状都可以适当地确定出来,这样就能消除整个燃烧室壁面的变形,尤其是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由热膨胀造成的变形。
在第一实施例中是用作为冷却通道的连接通道17、18、17’、18’来产生效果和优点以外,除了这一点不同之外,第二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性能和优点。
另外,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凹进部分40在直线L1、L2、L3、L4方向上位于环带部分20区域内,但是它们也可以位于通孔21到28与燃烧室3之间的任何位置处。例如,凹进部分40可以被布置在图5所示的双点划线指示的P1和P2位置处。此外,凹进部分40还可以采用多个凹进部分40沿着直线L1、L2、L3、L4以一定间隔排列的形式,这样就可以通过多个凹进部分40来增大所允许的热膨胀。另外,在由凹进部分构成的空腔部分的其它实施例中,凹进部分的开口可以位于任何位置,而不一定位于配合面2上。
当像前述那样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与直线L1、L2、L3、L4重合的连接通道17、18、17’、18’位于环带部分20内,但连接通道17、18、17’、18’也可以在直线L1、L2、L3、L4方向上位于燃烧室3和通孔21到28之间的任何位置处。而且,构成冷却通道一部分的凹进部分可以作为冷却通道17、18、17’、18’,而不是作为由通孔构成的连接通道,并且可以由凹进部分来构成允许热膨胀的空腔部分。另外,凹进部分的开口可以形成在配合面2上,或者对着冷却通道开口的除配合面2之外的任何位置处。后一种实例作为第三实施例,将参照附图6进行说明。
在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凹进部分41布置在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通道17、18、17’、18’的同一位置处,且具有朝向围绕燃烧室3的环形冷却通道19a的开口41a。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凹进部分41底部41b与配合面2之间的厚度t要小于冷却通道19a与配合面2除形成凹进部分41部分之外的部位之间的厚度t0,这样凹进部分41底面就成为了薄薄的冷却通道19a的底面了。鉴于此,冷却通道19a在直线L1、L2、L3、L4方向上的刚度由于设置了较薄的凹进部分41而小于凹进部分41其它部分的刚度,因此,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本实施例也可以获得消除气缸盖1紧固部分热膨胀约束的效果,并且同样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的效果性能和优点。
虽然像前述实施例中那样,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连接通道17、18、17’、18’或者凹进部分在正交方向上的宽度中心占据着与直线L1、L2、L3、L4重合的位置,只要在连接通道17、18、17’、18’或者凹进部分位于和直线L1、L2、L3、L4重合位置的前提下,连接通道17、18、17’、18’或者凹进部分在正交方向上的宽度中心并不一定位于和直线L1、L2、L3、L4重合的位置,具体的布置位置可在考虑了整个燃烧室壁面的热膨胀约束、特别是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由于整个燃烧室壁面的热膨胀而造成膨胀约束的情况下,适当地确定出,特别是通过设置连接通道17、18、17’、18’或凹进部分来改善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的部位。另外,具有开口17a、18a、17’a、18’a的连接通道17、18、17’、18’的横截面形状和面积、或者具有开口的凹进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和形状都可以随意设定。
另外,空腔部分可以由与外界大气相通的空隙构成,或者由由通过塞子与外界空气紧密隔绝的空隙构成。在这两种情况中,在空隙中都可以充入流体或冷却剂以外的其他物质,这样就可以通过允许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以及整个燃烧室壁面能发生热膨胀来消除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的变形。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假定像上述的那样从配合面2底部看时,只要空腔部分位于和直线L1、L2、L3、L4重合位置处的情况下,布置在燃烧室3和通孔21到28之间的空腔部分可以采用任何形式,且通过设置空腔部分来形成了低刚度部分,从而就通过允许整个燃烧室壁面发生热膨胀,特别是允许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部分热膨胀来缓解气缸盖1紧固部分的热膨胀约束。
虽然对于每个实施例而言,每个燃烧室3中都设置有两个进气阀8和两个排气阀9,但是进气阀和排气阀的个数并不局限于上述数目。
尽管在本文中只是具体描述了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但是很明显,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核心思想的前提下做出很多的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该气缸盖采用紧固件固定在缸体上,所述气缸盖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室;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排气口,其分别由对应的进气阀和排气阀控制开关;使所述紧固件通过的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通孔之间的空腔部分,当从底部看所述气缸盖与所述缸体的配合面时,该空腔部分位于与由所述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中心和所述通孔中心连接而成的重合直线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直线方向上的横向中心部分在本质上位于和所述直线重合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部分构成了冷却液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部分被布置在配合面上的环绕所述燃烧室的一环带区域内,并且该空腔部分在所述燃烧室的径向具有一预定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部分向所述气缸盖的配合面有开口。
全文摘要
在一个内燃机的气缸盖1中,用于冷却液的连接通道17、18、17’、18’设置在燃烧室3和通孔21到28之间,当从气缸盖1和缸体的配合面2底部看时,该设置位置与连接排气口6a、7a中心C2、C3与通孔25到28中心C5、C8的直线L1、L2和连接进气口4a,5a中心C9、C10与通孔21到24中心C11、C14的直线L3、L4相重合。当排气口6a、7a和进气口4a、5a周围热膨胀时,通过连接通道17、18、17’、18’就可以缓解紧固部分的螺栓位置所造成的热膨胀约束。
文档编号F02F1/00GK1308184SQ0111163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0日
发明者小松田卓, 青木薰, 高桥伸一, 高木卓也, 中村弘, 山崎勉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