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560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部件的配置,改善发动机性能的发动机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
背景技术
图4是表示已往发动机燃料喷射状态的断面图。在气缸头100上安装着进口支管101,在该进口支管101上安装着燃料喷射阀102,从该燃料喷射阀102将燃料104喷射到设在气缸头100上的吸气通路103内。105是吸气通路103的朝向燃料室106的开口部(即吸气侧阀座),107是开闭开口部105的吸气阀,108是排气通路,111是排气通路108的朝向燃料室106的开口部(即排气侧阀座),112是开闭开口部111的排气阀。
图5是图4中的5向视图,将进口支管101的出口101a的中心,与燃烧室106的中心线113对准,另外,将2方向喷射型的燃料喷射阀102的轴线与燃烧室106的中心线113对准。将燃料104、104朝着2个开口部105、105(该2个开口部105、105沿着双点划线所示凸轮轴114排列)喷雾。
例如,因在气缸头100上安装点火塞或其它发动机部件、或者因其它原因,不能将进口支管101与燃烧室106的中心线113对准时,使进口支管101沿着凸轮轴114的方向移动,安装在气缸头100上。随之,燃料喷射阀102也朝箭头方向移动,燃料104、104的喷射范围变化,所喷射的燃料之中,附着在开口部105、105内壁上的量增多,燃料不容易气化。因此,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不均匀,影响发动机的输出性能。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改善发动机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1记载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在进口支管上,安装2方向喷射型燃料喷射阀,将燃料喷射到燃烧室内,该燃烧室备有沿凸轮轴排列的2个吸气孔;其特征在于,以上述燃料喷射阀的喷射范围与吸气孔内壁接触为限度,使燃料喷射阀沿凸轮轴移动,使燃料喷射阀的轴线偏离燃烧室中心。
由于以燃料喷射阀的喷射范围与吸气孔内壁接触为限度,使燃料喷射阀的轴线沿着凸轮轴偏离燃烧室中心,所以,在必须使进口支管的位置沿着凸轮轴移动的情形下,也可以使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不容易附着在开口部的内壁上,可促进燃料的气化。因此,可以使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均匀,可改善打开节流阀时的发动机的旋转应答性、燃料消费、排出气体特性、敲缸等的发动机性能。
本发明方案2记载的发明,是在上述方案1记载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动机是V型2气缸发动机,在曲柄轴方向使各气缸相互偏置,并且在曲柄轴方向,在发动机的一侧配置2气缸的风门体,面临靠近风门体的第1燃烧室的第1燃料喷射阀,远离风门体地偏置,面临远离风门体的第2燃烧室的第2燃料喷射阀,朝着风门体侧偏置。
在V型2气缸发动机中,在曲柄轴方向使各气缸相互偏置,并且在曲柄轴方向,在发动机的一侧配置2气缸的风门体,连接各气缸的进口支管长度各不相同,所以,各燃烧室的吸入空气量不同,气缸间的输出不平衡,不容易提高输出。但是例如,为了加长设在第1燃烧室侧的短的进口支管,将吸气通路侧的进口支管出口向远离风门体的方向移动;为了缩短第2燃烧室侧的进口支管(该进口支管比第1燃烧室侧的进口支管长),使吸气通路侧的进口支管出口往风门体侧移动,分别减小了进口支管的长度差时,只要使第1燃料喷射阀朝着远离风门体的方向偏置,使第2燃料喷射阀朝着风门体侧偏置,就可以改善打开节流阀时的发动机应答性、燃料消费、排出气体特性、敲缸等的发动机性能,并且,由于各进口支管的略等长化,可提高发动机输出。


图1是采用本发明燃料喷射阀构造的发动机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的发动机要部平面图。
图3是表示燃料喷射阀构造比较例的发动机要部平面图。
图4是表示已往发动机燃料喷射状态的断面图。
图5是图4的5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是按照标记的方向看的。
图1是采用本发明燃料喷射阀构造的发动机的侧面图。发动机10是V型2气缸发动机。在曲柄箱11上部,安装着第1气缸体12和第2气缸体13,在这些第1、第2气缸体12、13的上部,分别安装着第1气缸头14和第2气缸头15,在这些第1、第2气缸头14、15上,通过第1、第2进口支管16、17安装着2气缸用风门体18,在该风门体18上安装着空气滤清器21。
发动机10是气缸挟角小于90°的V型发动机,由于将风门体18配置在第1、第2气缸头14、15间比较困难,所以,配置在比图中跟前侧的第1气缸头14更前侧。
第1气缸体12和第1气缸头14是第1气缸侧,第2气缸体13和第2气缸头15是第2气缸侧。
图2是表示本发明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的发动机要部平面图。在第1气缸头14上,设置与第1燃烧室23相通的吸气通路24,在第1进口支管16上,安装第1燃料喷射阀27,从第1燃料喷射阀27向开口部28、31喷射燃料32、33,该开口部28、31作为朝使第1燃烧室23开口的吸气通路24的吸气孔。在第2气缸头15上,设有与第2燃烧室35相通的吸气通路36,在第2进口支管17上安装第2燃料喷射阀41,从第2燃料喷射阀41向开口部42、43喷射燃料44、45,该开口部42、43作为朝第2燃烧室35开口的吸气通路36的吸气孔。(气缸头、进口支管和燃料喷射阀的标记方向与图5相同)47是朝第1燃烧室23开口的排气通路的开口部,48是朝第2燃烧室35开口的排气通路的开口部。51、52是表示第1、第2燃烧室23、35的中心的第1、第2气缸中心线。53是第1、第2气缸中心线51、52间的中心即发动机中心线。54、55分别是第1、第2进口支管中心线,表示与吸气通路24、36连接的第1、第2进口支管16、17的出口16a、17a的中心。56、57是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的轴线。58、58是凸轮轴(具体地说是凸轮轴的轴线)。
第1燃烧室23,相对于发动机中心线53配置在风门体18侧。第2燃烧室35,相对于发动机中心线53配置在风门体18的相反侧。
第1进口支管16的第1进口支管中心线54,相对于第1气缸中心线51,朝发动机中心线53侧偏离F1。第2进口支管17的第2进口支管中心线55,相对于第2气缸中心线52,朝发动机中心线53侧偏离F2。
第1燃料喷射阀27,相对于第1气缸中心线51,朝发动机中心线53侧偏离F3,并相对于第1进口支管中心线54,朝着发动机中心线53的相反侧偏离(F3-F1)。第2燃料喷射阀41,相对于第2气缸中心线52,朝发动机中心线53侧偏离F4,并且相对于第2进口支管中心线55,朝发动机中心线53相反侧偏离(F2-F4)。
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都是2方向喷射型,以预定角度朝2方向喷射燃料。
第1燃料喷射阀27的偏置量F3,是燃料32的喷射范围端部32a接触开口部28内壁的限度。
第2燃料喷射阀41的偏置量F4,是燃料44的喷射范围端部44a接触开口部42内壁的限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发动机10中,在第1、第2进口支管16、17上,安装2方向喷射型的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将燃料喷射到第1、第2燃烧室23、35,该第1、第2燃烧室23、35备有沿凸轮轴58、58排列的2个开口部28、31和2个开口部42、43。以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的燃料喷射范围与开口部28、31及开口部42、43内壁接触为限度,使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沿着凸轮轴58、58移动,使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的轴线56、57偏离第1、第2燃烧室23、35的第1、第2气缸中心线51、52。
借助上述构造,例如,在必须将第1、第2进口支管16、17的位置,从第1、第2气缸中心线51、52沿着凸轮轴58、58移动时,也可以使从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喷射的燃料32、33及燃料44、45不容易附着在开口部28、31及开口部42、43的内壁,可促进燃料32、33、44、45的气化,因此可使第1、第2燃烧室23、35内的混合气均匀,可改善打开设在风门体18上的节流阀时的发动机旋转应答性、燃料消费、排出气体特性、敲缸等的发动机性能。
图3是表示燃料喷射阀构造比较例的发动机要部平面图。在V型2气缸发动机120的第1气缸头121上,安装着第1进口支管122。在该第1进口支管122上,安装着第1燃料喷射阀123。在第1气缸头121上设有吸气通路126,该吸气通路126的开口部125、125朝第1燃烧室124开口。从第1燃料喷射阀123向开口部125、125喷射燃料127、127。同样地,在第2气缸头131上,安装着第2进口支管132。在该第2进口支管132上,安装着第2燃料喷射阀133。在第2气缸头131上设有吸气通路136,该吸气通路136的开口部135、135朝第2燃烧室134开口。从第2燃料喷射阀133向开口部135、135喷射燃料136、136。138是表示第1燃烧室124的中心的第1气缸中心线。141是表示第2燃烧室134的中心的第2气缸中心线。
第1进口支管122,连接风门体143和第1气缸头121。比第1进口支管122长的第2进口支管132,连接风门143和第2气缸头131。
第1燃料喷射阀123的轴线,与第1气缸中心线138及第1进口支管122的出口122a的中心一致。第2燃料喷射阀133的轴线,与第2气缸中心线141及第2进口支管132的出口132a的中心一致。
该发动机120中,沿着曲柄轴的方向(图中上下方向),2个第1、第2燃烧室124、134偏置着,所以,第1进口支管122和第2进口支管132的长度不同,第1、第2燃烧室124、134的吸入空气量不同,空气及混合气的吸入效率特性(例如吸入效率的最大值和吸入效率最大的发动机旋转数)不同。因此,气缸间的输出不平衡,不容易提高输出。
而图2所示本发明的V型2气缸发动机10中,使各气缸在曲柄轴方向相互偏置,并且,在曲柄轴方向,将2气缸的风门体18配置在发动机10的一侧,使面临第1燃烧室23(该第1燃烧室23靠近风门体18)的第1燃料喷射阀27,远离风门体18地偏置,使面临第2燃烧室35(该第2燃烧室35远离风门18)的第2燃料喷射阀41,朝着风门18侧偏置。
即,使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分别靠近第1、第2气缸中心线51、52侧地偏置。
借助上述构造,本发明的发动机10中,为了加长设在第1燃烧室23侧的短的第1进口支管16,将吸气通路24侧的出口16a向远离风门体18的方向移动;为了缩短第2燃烧室35侧的第2进口支管17(该进口支管17比进口支管16长),使吸气通路36侧的出口17a往风门体18侧移动,分别减小了第1、第2进口支管16、17的长度差时,只要使第1燃料喷射阀27远离风门体18地偏置,使第2燃料喷射阀41朝着风门侧偏置,就可以改善打开节流阀(该节流阀设在风门体18内)时的发动机应答性、燃料消费、排出气体特性、敲缸等的发动机性能,并且,由于第1、第2进口支管16、17的略等长化,第1、第2燃烧室23、35的吸入空气量差减少,可综合各气缸吸入效率特性,提高发动机输出。
另外,本实施例中,是在V型2气缸发动机中,采用本发明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但并不限于此,在V型的、气缸数为4、6、8以上的发动机中也可以采用。另外,其它发动机形式、例如直列型、水平相向型中也可采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上述方案1记载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由于以燃料喷射阀的喷射范围与吸气孔内壁接触为限度,使燃料喷射阀沿凸轮轴移动,使燃料喷射阀的轴线偏离燃烧室中心。所以,即使在必须使进口支管的位置沿凸轮轴移动的情形下,也可以使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不容易附着在开口部的内壁上,可促进燃料的气化。因此,可以使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均匀,可改善打开节流阀时的发动机的旋转应答性、燃料消费、排出气体特性、敲缸等的发动机性能。
根据上述方案2记载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上述发动机是V型2气缸发动机,由于在曲柄轴方向使各气缸相互偏置,并且在曲柄轴方向,在发动机的一侧配置2气缸的风门体,面临靠近风门体的第1燃烧室的第1燃料喷射阀,远离风门体地偏置,面临远离风门体的第2燃烧室的第2燃料喷射阀,朝着风门体偏置。所以,例如为了加长设在第1燃烧室侧的短进口支管,将吸气通路侧的出口向远离风门体的方向移动;为了缩短第2燃烧室侧的进口支管(该进口支管比第1燃烧室侧的进口支管长),使吸气通路侧的出口往风门体侧移动,分别减小了各进口支管的长度差时,可改善发动机性能,由于各进口支管的略等长化,可提高发动机输出。
权利要求
1.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在进口支管上,安装2方向喷射型燃料喷射阀,将燃料喷射到燃烧室内,该燃烧室备有沿凸轮轴排列的2个吸气孔;其特征在于,以上述燃料喷射阀的喷射范围与上述吸气孔内壁接触为限度,使燃料喷射阀沿凸轮轴移动,使燃料喷射阀的轴线偏离燃烧室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阀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动机是V型2气缸发动机,在曲柄轴方向使各气缸相互偏置,并且在曲柄轴方向,在发动机的一侧配置2气缸的风门体,面临靠近风门体的第1燃烧室的第1燃料喷射阀,远离风门体地偏置,面临远离风门体的第2燃烧室的第2燃料喷射阀,朝着风门体侧偏置。
全文摘要
以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的燃料喷射范围与开口部28、31及开口部42、43的内壁接触为限度,使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沿凸轮轴58、58移动,使第1、第2燃料喷射阀27、41的轴线56、57偏离第1、第2燃烧室23、35的第1、第2气缸中心线51、52。即使在必须使进口支管的位置沿凸轮轴移动的情形下,也可以使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不容易附着在开口部的内壁上,可促进燃料的气化。因此,可以使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均匀,可改善打开节流阀时的发动机的旋转应答性、燃料消费、排出气体特性、敲缸等的发动机性能。
文档编号F02B75/22GK1343838SQ0113289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2日
发明者赤城贵, 乾博笃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