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452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尤指一种由顶端为圆弧状而向下则是渐扩形的阻风头,阻风头可在气道的细腰部间作一适度的间隙调整,以控制空气流量与燃油混合而获得较佳的油气混合比,使其具有燃烧完全降低污染及省油等功效。
习见的化油器结构,其文氏管是负责供油的结构,其中一种文氏管的供由方式,为一贯穿文氏管的管体,在该管体的两侧钻设有相对的数个小孔,以便于空气由文氏管中吸入时,可由此小孔将混合气吸出;然该种习见的化油器结构虽可达相当的功效,但在目前环保意识高涨而能源日益枯蝎的状况下,其所达致的功效,实无法令人满意。因此,如何向引擎提供更适当和更均匀的混合油气,以达到完全燃烧及省油等目的,是目前的迫切需求。
下面就习用化油器在各种状况下产生供油混合不良的状况作一说明1.在慢速时,为避免主喷油嘴的油喷出,故其节气门均呈密闭的状态,而其所需的空气则完全由旁路孔提供,但为避免空气量过大而造成油料无法抽出(因油液较空气重)的问题,其旁路孔必需设形较小,空气才能吸带足量的燃油进入,以维持引擎运转而不致熄火,另外,当节气门微开时,空气经文氏管进入引擎,但在文氏管中所形成的负压仍不足使主喷油嘴供油,此时仍需由慢速油孔的供油来维持引擎于慢速中低转速的顺畅,因而其旁路孔所提供的空气与慢速油孔提供的汽油比例,仍然较正常行驶时文氏管中所提供的混合气比例来得高,而使其燃烧不完全、造成污染及耗油等缺点。
2.在高速行驶时,由于主空气孔为适应中低速时能发挥其效率,故设计时其孔径大都限制在Φ0.3-Φ0.5mm之间,若孔径过大则在中低速时大量空气由主空气孔直接进入主喷油嘴,使油料无法被吸出;但是到了高速时却造成油料浓度增加,空气的供应受到主空气孔的孔径限制,无法增加,导致混合气的混合不均,造成燃烧不完全以形成污染的问题。
3.在加速时,习见的化油器均设有加速泵,然而加速泵启动时,是直接将油注入文氏管中,而为了实现油气混合(即乳化),其加速泵的喷油嘴约在Φ0.3-Φ0.5mm大小,由此喷油嘴喷出的油料在笔直喷出但而还没扩散成粒子较小的雾化形态下,就迅速到达引擎的进气口,此时油路所喷出的油料是未经充分混合就进入了引擎内,势必造成燃烧不完全,故常见路上大型车辆(如公共汽车或货车等)其加速时油门一踩,即由排气管产生浓厚的黑烟向外冒出,且黑烟中另夹含有油料及游离碳,喷到的人的衣物上,即形成黑色的斑点,此即是混合气过浓,以致燃烧不完全形成污染及耗油等现象,因此,科技人员就把完全燃烧、省油、环保等目标的设计方案,加入到化油器的文式管结构中,作为现今业者所极待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其包括本体、载体及阻风总成。其中本体内设有一文氏管态样的流通气道,所述载体装置于本体下方,且其上对应气道流通处设有透孔;阻风总成由顶部成圆弧状且向下成渐扩态样的阻风头、固定支座及连动单元所构成,且可收容装置于气道内,使其带动连动单元动作,进而带动阻风头于气道的较狭隘口径处作一上下移动,阻风头的上下移动可调整其与文式管内的狭隘口径间的间隙,以使化油器提供更均匀且适当的混合燃油,以达到省油等多重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综合以上所述可知,所述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确实可达到预期完全燃烧降低污染及省油的功效,一改习知燃油流量控制装置的诸多缺点,且本实用新型并未见公开使用,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下面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风头动作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气道;12口径部;13管段构体;2载体;21透孔;22插孔;23输出孔;3阻风总成;31阻风头;311收容室;312中介元件;313头部;314贯孔;315孔;316定位销;317滑套室;32固定支座;321滑移头端;322穿孔;323圆状环部;324栅杆;33连动单元;331结合杆;332连动元件 333支杆;334单链件;335摆动件;336枢接孔。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1、载体2及阻风总成3;其中本体1内设有一具文氏管态样的流通气道11,该气道的计量位置上有向内突出狭隘的口径部12;所述载体2安置于本体1的下方,其对应于气道11的流通处形成有一锥状的透孔21,且在载体2的至少一边侧上设有与透孔21相连通的插孔22,以供支杆333插入,使其与连动单元33的连动元件332的一端成相枢接状态,与插孔22成垂接的边侧上所设的输出孔23与透孔21成相通状态;阻风总成3由阻风头31、固定支座32及连动单元33所构成,且收容装设于气道11内;所述阻风头31的顶部为圆弧状且再向下成渐扩的圆弧头态样,且底部向内界定有一收容室311,可被一中介元件312的具贯孔314的头部313所套结,该贯孔322可被一具螺纹部的结合杆331串穿,再通过另一端的螺纹部与阻风头31相螺结固定,中介元件312的头部313边侧设定位置上设有一孔315,该孔通过一定位销316与结合杆331相结合,而其底部向内构设有一滑套室317,以使固定支座32的头端滑套于内;固定支座32有一具穿孔322的滑移头端321,所述的头端321可于中介元件312的滑套室317内成移动自如的状态,且沿滑移头端321的中心向下连设一大于滑移头端321直径且构设有若干栅杆324以区隔成数个流通区的圆环状部323。
连动单元33由一结合杆331、一连动元件332及一支杆333所构成,结合杆331的一端设有螺纹部可螺结于阻风头31内,且杆身向下穿伸中介元件312及固定支座32后,再将另端枢接至连动元件332的单链件一端上,连动元件332由一单链件334及一摆动件335相枢接而成,而摆动件335的一端则构成一枢接孔336以被一成水平方向的支杆333作枢接,且所述支杆333的另端系穿出上述载体2的插孔22,以上所述的内容,即为所述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
当作动时,阻风总成3可视实际作功需求(如处在慢速、中速、高速或加速等不同状态中)以带动支杆337,使阻风头31被连动而于气道11的狭隘口径部12内形成上下移动状态,进而以适度调整阻风头31与口径部12间的间隙(如图3、图4所示),使其控制流入空气流量与吸入的油料量,并将经充分混合均匀的混合气由输出孔23输入至引擎内,今其在不同作功状态下均可适度调整其二者的间隙,以得到适当且均匀的混合气,使引擎燃烧更完全,进而实现提升输出功率及降低污染与省油的效果,从而改善传统引擎因燃烧不完全而造成的污染及耗油等缺点。
再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本体1内部所设的具文氏管态样的流通气道11,该气道11的计量位置上有向内突出的狭隘口径部12;且所述口径部12的最窄径身处至上半部的区域内形成一独立的管段构体13,该管段构体13与本体1的接合面是以螺接方式相结合,可使管段构体13成为一可调整的形式,并与固定于气道11内的下半部区域共同形成一文氏管气道态样,使其可调整管段构体13于气道内的螺距距离,更能配合阻风总成3的阻风头31而提供一绝佳的流量间隙调整,以获得更完全的燃烧及省油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的实施例,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产生的功能作用,其效果未超出说明书与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本体内部设有一文氏管态样的流通气道;一载体,其安置于本体下方,且对应于气道处设有透孔;一阻风总成,其由顶部成圆弧状且向下成渐扩态样的阻风头及固定支座和连动单元所构成,被装置于气道内;由连动单元连动阻风头于气道内作上下移动,即可以调整阻风头以不同周径与气道的窄口径的间隙变化进行流量控制,以获得较均匀稳定且适当的空气与油料混合,以获得完全燃烧、降低污染及省油的功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有一具文氏管态样的流通气道,该气道的计量位置上有向内突出狭隘的口径部;且所述口径部的最窄径身处至上半部的区域内,形成一独立的管段构体,该管段构体与本体的接合面以螺接方式相结合,使管段构体以一可调整的形式与固定于气道内的下半部区域共同形成一文氏管气道态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对应气道的流通处形成有一锥状的透孔,且在载体的至少一边侧上设有与透孔相连通的插孔,以供支杆插入与连动单元的连动元件一端成相枢接状态,且与插孔成垂接的边侧上设有输出孔而与透孔成相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头的顶部构形成圆弧状,其向下则成渐扩的圆弧头态样,且底部向内形成有一收容室,可被一中介元件的具贯孔的头部所套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介元件的贯孔可被一端为螺纹部的结合杆串穿,结合杆另一端也通过螺纹部与阻风头相螺结固定,中介元件的头部边侧设定位置上设有一孔,其通过该孔由一定位销与结合杆相结合,而其底部向内构设有一滑套室,使固定支座的头端滑套于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具有一具穿孔的滑移头端,该头端可于中介元件的滑套室内成移动自如的状态,且沿滑移头端的中心向下连设一大于滑移头端直径且构设有若干栅杆以区隔成数个流通区的圆状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单元包含有一结合杆、一连动元件及一支杆,结合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可螺结于阻风头内,且杆身向下穿伸中介元件及固定支座后,再将另端枢接至连动元件的单链件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元件是由一单链件及一摆动件相枢接而成,而摆动件的一端则构形有一枢接孔以被一水平方向的支杆相枢接,且所述支杆的另端则穿出载体的插孔。
专利摘要一种文氏管燃油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本体、载体及阻风总成。所述本体内设有一具有细腰部形态的文氏管流通气道;所述载体安置于本体下方,其上对应气道的底部处设有透孔;阻风总成由顶部为圆弧状而向下则是渐扩形态的阻风头、固定支座及连动单元构成,阻风总成安装在流通气道内,使阻风头可被连动单元带动而于气道内作上下移动,以使阻风头在上下移动中能与气道的较窄隘的流路口径处作一空气流量的间隙调整作用,以提供较均匀且适当的混合油气,使其燃烧更完全,以实现降低污染及省油的功能。
文档编号F02M7/00GK2545376SQ0223612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4日
发明者蔡宗民 申请人:蔡宗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