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45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引擎的水冷却装置,尤指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一般习知的引擎1,该引擎1具有一汽缸11、一位在该汽缸11相对上方的汽缸头12、一位在该汽缸11与该汽缸头12间的垫片13,及一水套14。该汽缸11具有一汽缸壁111。该垫片13上开设有多数个间隔排列的穿孔131。该水套14围绕在该汽缸壁111外围,藉着该垫片13的穿孔131与该汽缸头12彼此相连通。冷却水流由一水箱(图中未示出)经由一冷却水入口141流进该水套14中,顺着该水套14围绕着该汽缸壁111外侧流动并藉由热传导作用为该汽缸壁111降温,冷却水流分别经由该等穿孔131到达该汽缸头12中,最后再经由一位在该汽缸头12的冷却水出口142回到水箱完成冷却。
配合图2,由于该垫片13上的穿孔131采间隔排列的型态,冷却水流自该冷却水入口141进入该汽缸11的水套14中,经不同的穿孔131进入该汽缸头12中,而冷却水流自该冷却水入口141至该冷却水出口142的路径中,冷却水流经由不同的穿孔131而导致有不同的流动距离,因而当冷却水流由环绕路径较长的其中一穿孔131流至该汽缸头12的冷却水出口142时,冷却水流所循流的路径较长,可有效地将该汽缸壁111所产生的高温藉由热传作用带走;然而当冷却水流经环绕路径较短的其中一穿孔131流至该汽缸头12的冷却水出口142时,冷却水流的循流路径较短,相对地藉由热传导作用所能带走的热能将减少,由于冷却水流路径长短的差异造成整个汽缸11冷却不均匀,该汽缸11各部分的冷却温度不均匀直接造成变形量的不同,进而导致该汽缸壁111的刮伤与该汽缸11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较佳冷却效率的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该引擎至少具有一汽缸、一设置在该汽缸上的汽缸头及设于汽缸与汽缸头之间的一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该汽缸的一水流通道及设于该汽缸头内的一水流通道;在该汽缸的水流通道中设有一挡块,且该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冷却水入口及一冷却水出口,该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相连通,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也设有一冷却水出口。
在该汽缸的水流通道中设的挡块限制冷却水流的流向,且该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冷却水入口及一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自该冷却水入口进入该汽缸的水流通道后,依循单一方向围绕汽缸并由该冷却水出口流出后进入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中,最后自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流出完成冷却循环。
所述的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该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的冷却水入口间可设一接管相导通。
所述的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垫片上设有穿孔,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该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的冷却水入口间也可通过密封垫片上设的穿孔相导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该引擎至少具有一汽缸、一设置在该汽缸上的汽缸头,及设于汽缸与汽缸头之间的一密封垫片,于该汽缸及该汽缸头内分别设有一水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该汽缸中的水流通道中设有两相对应的挡块,该两挡块将该汽缸的水流通道分割成一前段及一后段,该汽缸的水流通道前段设有一冷却水入口,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前段经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连通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后段,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后段设有冷却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该引擎具有二并列的汽缸,及一设置在该汽缸上的汽缸头,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包括一设于该汽缸头内的水流通道及围绕在该汽缸壁外侧的水流通道,该围绕在该汽缸壁外侧的水流通道设有一冷却水入口与一冷却水出口;于围绕该汽缸壁外侧的水流通道中设有两相间隔的挡块,该两相间隔的挡块间形成一冷却水入口及二分别位在该两挡块外侧的冷却水出口,该二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内的水流通道相连通,该汽缸头内的水流通道也设有冷却水出口。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藉由设置挡块限制冷却水流的流动方向并同时延长冷却水流的路径,使得冷却水流能够更有效率地循流在该汽缸的汽缸壁外与该汽缸头中,使该汽缸能够均匀冷却,热交换的效率增加,而该汽缸的变形得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此外,仅需在制造汽缸的过程中加设挡块,不需另外使用其他的构件,并不会增加材料成本的支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以清楚的明白。
图1为一种习知引擎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2为该习知引擎中,一冷却单元的流向示意图3为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在一具有单汽缸的引擎中;图4为一俯视示意图,说明图3中的冷却水流围绕一汽缸壁流动的情形;图5为一双汽缸的俯视示意围,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冷却水流围绕在该汽缸壁外侧的流动情形;图6为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在单缸引擎中;图7为一俯视示意图,说明图6的实施例中,冷却水流的流动情形;图8为一俯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在双汽缸中;图9为一剖视示意图,表示本实用新型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的又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在单汽缸的引擎中;图10为一汽缸的俯视示意图,说明冷却水流沿图9的实施例在围绕该汽缸壁的流动情形;图11为一俯视示意图,为使用在双汽缸的引擎中的又一较佳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2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2通用于一引擎3,该引擎3具有一汽缸31、一汽缸头32,及一密封垫片33。该汽缸31具有一水套311与一汽缸壁312;该汽缸头32具有一排气口321与一水流通道30,该水流通道30具有一冷却水入口301及一冷却水出口302。靖参照图4,该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2包含有一围绕在该汽缸壁312外侧的水流通道20(如图中假想线所示),及一固设在该水流通道20中相对应于该排气口321侧的挡块21。该挡块21将该水流通道20界定出相邻并列的一冷却水入口201及一冷却水出口202,并藉由套接一接管(图中未示出)将该冷却水出口202与该汽缸头32的冷却水入口301相导通。
冷却水流自该汽缸31的冷却水入口201进入该水流通道20,受到该挡块21的阻挡,冷却水流仅能以一单一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环绕该水套311在该水流通道20中前进,并依序流经该冷却水出口202,并由图中未示出的接管进入该汽缸头32的水流通道30中,最后再由该汽缸头32的冷却水出口302流出回到一水箱(图中未示出)完成冷却。
冷却水流在该水流通道20中以单一方向围绕该汽缸壁312前进至该冷却水出口202,因相同水量的冷却水流与该汽缸31的吸热接触面积增加,冷却水流与该汽缸31间的热交换作用效率就相对地提高。
另参阅图5,为本较佳实施例使用在具有两个汽缸31的引擎3中,故该水流通道20(如假想线所示)是围绕在该等汽缸31的汽缸壁312外侧,且该水流通道20受到该挡块21的阻挡,冷却水流仅能以一单一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环绕该水套311在该水流通道20中前进,并依序流经该冷却水出口202,并由图中未示出的接管进入该汽缸头中,最后再回流至一水箱(图中未示出)完全冷却。
冷却水流在该水流通道20中以单一方向围绕该水套311前进至该冷却水出口202,冷却水流与该汽缸壁312的吸热接触面积增加,冷却水流与该汽缸31间的热交换作用效率就相对地提高,亦能提升冷却效率。
参阅图6、7为另一较佳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4并不需要再另行套接一接管,且该汽缸51的冷却水入口401与该汽缸51的冷却水出口402间隔相邻,该汽缸的冷却水出口402位在该水流通道40(如假想线所示)的相对上方,而该密封垫片53上形成有一穿孔531使得该汽缸51的冷却水出口402与该汽缸头52中的冷却水入口501相导通,再经由该汽缸头52内的水流通道50冷却该汽缸头52后,由该冷却水出口502回流水箱。冷却水流在进入该水流通道40后直接经该汽缸的冷却水出口402、穿孔531并流入该汽缸头52中。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使用在一具有两个汽缸51的引擎中,该水流通道40(如假想线所示)围绕在该等汽缸51的汽缸壁512外侧,冷却水流进入该汽缸头的方式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此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汽缸51中的水流通道40受到该挡块41的阻挡,仅能如图中箭头所示往单一方向流动,由于不再需要外加一接管即可导引冷却水流进入该汽缸头中,可减少材料成本的支出。
参阅图9、10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6的又一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该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6包含二分别设在该水流通道60(如假想线所示)中且位在同一轴线上的挡块61,该等挡块61将该水流通道60界定出一前段603及一后段604,该水流通道60具有一冷却水入口601及一冷却水出口602,此外,该引擎7的密封垫片73具有多数个穿孔731、732,该水流通道的前段603与后段604藉由该密封垫片73上的穿孔731、732与该汽缸头72中的水流通道70相连通。
冷却水流自该冷却水入口601进入该水流通道60的前段603中,并分别自该前段603侧的该密封垫片73的该等穿孔731,流入该汽缸头72的水流通道70中,再依序经该等穿孔732回到该水流通道60的后段604,并由该冷却水出口602流出完成冷却循环。
另参阅图11为该较佳实施例应用在一具有双汽缸71的引擎中,配合该等汽缸71的数量,该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6的水流通道60(如假想线所示)具有二分别对应于该等汽缸71且位在该等汽缸71同一侧的冷却水入口601,及二位在该冷却水入口601相反侧的冷却水出口602,冷却水流流动在该水流通道60的前段603中并围绕该汽缸壁712进行热交换作用,再依序通遏该汽缸头中的水流通道,回到该等汽缸71的水流通道60的后段604中,并由冷却水出口602排出完成冷却循流。
另参阅图12、13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8的再一较佳实施例,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8通用于一具有两个汽缸91的引擎中,该水冷引擎冷却水通路装置8包含二间隔地设置在该水流通道80(如图13中假想线所示)中并位于该等汽缸91一侧的挡块81、82,该水流通道80具有一位在该等挡块81、82间的冷却水入口801,及二分别位在该等挡块81、82外侧的冷却水出口802。
冷却水流由该入口801进入并依循该水流通道80,可分别循绕该汽缸壁912,经每一冷却水出口802进人至该汽缸头92中,最后再由该汽缸头92流出完成冷却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该引擎至少具有一汽缸、一设置在该汽缸上的汽缸头及设于汽缸与汽缸头之间的一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该汽缸的一水流通道及设于该汽缸头内的一水流通道;在该汽缸的水流通道中设有一挡块,且该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冷却水入口及一冷却水出口,该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相连通,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也设有一冷却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该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的冷却水入口间设一接管相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垫片上设有穿孔,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该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的冷却水入口间通过密封垫片上设的穿孔相导通。
4.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该引擎至少具有一汽缸、一设置在该汽缸上的汽缸头,及设于汽缸与汽缸头之间的一密封垫片,于该汽缸及该汽缸头内分别设有一水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该汽缸中的水流通道中设有两相对应的挡块,该两挡块将该汽缸的水流通道分割成一前段及一后段,该汽缸的水流通道前段设有一冷却水入口,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前段经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连通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后段,该汽缸的水流通道的后段设有冷却水出口。
5.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该引擎具有二并列的汽缸,及一设置在该汽缸上的汽缸头,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包括一设于该汽缸头内的水流通道及围绕在该汽缸壁外侧的水流通道,该围绕在该汽缸壁外侧的水流通道设有一冷却水入口与一冷却水出口;于围绕该汽缸壁外侧的水流通道中设有两相间隔的挡块,该两相间隔的挡块间形成一冷却水入口及二分别位在该两挡块外侧的冷却水出口,该二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内的水流通道相连通,该汽缸头内的水流通道也设有冷却水出口。
专利摘要一种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该引擎至少具有一汽缸、一设置在该汽缸上的汽缸头及设于汽缸与汽缸头之间的一密封垫片,该引擎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该汽缸的一水流通道及设于该汽缸头内的一水流通道;在该汽缸的水流通道中设有一挡块,且该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冷却水入口及一冷却水出口,该冷却水出口与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相连通,该汽缸头的水流通道也设有一冷却水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
文档编号F01P3/02GK2560761SQ02236150
公开日2003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4日
发明者张国认, 徐文元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