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校正、限速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流校正、限速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
是内燃机燃料供应调节系统——层流校正、限速调速器。
目前,内燃机燃料供给系统的调节一般采用气动调速和机械调速,它们各有其优点,并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它们只适用于较大型的内燃机;对于单缸或双缸等微型或小型柴油内燃机如195型来说,使用上述两种燃油调节机构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因为它们使用一种单体喷油泵,由于结构限制,其燃油供应量调节比较困难,造成发动机起动、加速和超载时供油过量,燃油不能完全燃烧,使排气中含有大量的碳黑颗粒,气温升高,噪音增大既浪费大量燃油,又加大了机械磨损和环境污染。对于单体喷油泵燃料系统的调节,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机构。
参考资料期刊“小型内燃机”中文,“内燃机关”日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简单的机构来解决单体喷油泵不能调节供应油量的缺点,使单体喷油泵也能调节供油量,减少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在单体喷油泵的进油口处安装一个自动调节器,调节供给喷油泵的油量。自动调节器是利用流体的层流现象制成的,根据流体力学的层流理论,可知流体在流过物体表面时会产生摩擦和涡旋,物体表面与流体接触面会产生阻力。流体流动速度越大,流体与物体表面间的阻力就越大。本装置就是利用这种阻力制成的。自动调节器中的调速杆上有倾斜的小储油槽,喷油泵工作后,由于油压和层流作用使调速杆慢旋转,调速杆的转速随吸油量的变化而变化,当速度达到一定时又因层流阻力和调速杆倾斜小油槽上的压力分力的影响,使调速杆与螺母接触,阻力增加,调速杆的旋转速度降低输油量减小。因此校正和限制了供油系统供油过量。
下面参照调节器的剖面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工作过程和特点。本装置主要由进油口(1)、调速杆(2)、出油口(3)和螺母(4)构成,调速杆(2)上有倾斜的储油小槽(5),调速杆是圆柱体。进油口(1)和出油口(3)上有联接螺纹。本装置可直接安装在喷油泵的进油口处。当喷油泵起动吸油后,管道中有压力差和层流阻力存在,调速杆(2)旋转,将储油槽(5)内的油供给油泵。当油泵吸油量不断增加时,因层流阻力和压力差在油槽(5)斜面上的分力的共同作用,使调速杆(2)的转速下降,减少一些供油量,这样调速器利用层流阻力就可自动调节供油量,并限制发动机的转速增加。为了适应油泵对供油量的要求,调速杆(2)和螺母(4)之间有间隙并且可调。
本装置的特点一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二是充分利用层流的作用,自动调节供油量,起校正和限速作用;三是只有一个旋转柱体,无泄漏问题,可直接安装在泵体上。
本装置除了供单体喷油泵柴油机如国产195型柴油机使用外,还能供其它型号的内燃机使用如国产495型柴油机、打桩机等。
本装置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材料是普通的金属材料,一般的机械加工厂都有能力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柴油机燃料系统调节的层流校正、限速调速器,它由进油口,调速杆,出油口和螺母构成,其特征是调速杆(2)为园柱体,柱体表面有倾斜的小槽(5)。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层流校正,限速调速器,其特征是进油口(1)和出油口(3)上有联接螺纹。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
是内燃机燃料供应调节系统——层流校正、限速调速器。它是利用流体力学中的层流理论研制的一种能自动调节供油量的调速器。它主要由进油口、出油口、调速杆和螺母构成。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直接安装在喷油泵体上。使用本装置的柴油机可减少5—20%的油耗,同时也减轻了机械磨损和环境污染。本装置解决了单体喷油泵供油量不易调节的问题。
文档编号F02D1/02GK87202631SQ87202631
公开日1987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5日
发明者赖志勤 申请人:赖志勤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