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流体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72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流体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流体发动机为滑片式液压马达,主要由蜗壳,滑片、转子、转动轴、端盖组成,流体由滑片式液压马达进口进入,由于滑片正、背面的流体存在压差,在该压差力的推动下滑片将力传给转子,使转子和转动轴转动,流体从滑片式液压马达出口流出,从而将流体的压力位能转换为转子转动的机械能输出,达到流体压力能回收利用和液压传动的效果。这种结构的流体发动机结构复杂、磨擦损耗大。1990年9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申请号为89101173.0,专利名称为《摆轮式流体发动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磨擦损耗小的摆轮式流体发动机,其改进之处在于在转子圆周上置有若干开口孔,摆轮的一端置于开口孔内。这种结构的流体发动机存在摆轮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节能流体发动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流体发动机包括轴承,该轴承套有转动轴,该转动轴穿有转子,二者通过键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子外围置有蜗壳,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一空间,所述蜗壳与转子两侧置有端盖,它们无间隙配合,所述端盖置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和出口与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相连通,所述转子外壁上置有若干凹穴,所述凹穴附近置有卡槽,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内置有V型叶轮,该V型叶轮开口端一头置于所述凹穴内,另一头抵于所述卡槽,所述凹穴内壁与所述V型叶轮开口端一头之间置有弹性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或其他弹性物件,所述V型叶轮的两条边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节能流体发动机具有以下优点转子转动时,所述凹穴内的弹簧将所述V型叶轮顶出,所述V型叶轮的尖端与所述蜗壳内壁产生滑配合接触,这样所述V型叶轮在渐扩形流道或等截面流道内呈三角形状,三角形体积在等截面流道内占有效容积的45%,因而使流体物质的流量减少45%,而不影响转换效果。所述V型叶轮能更大占据流道空间,提高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能量转换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流体发动机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1、一种节能流体发动机包括轴承,该轴承套有转动轴,该转动轴穿有转子,二者通过键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子外围置有蜗壳,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一空间,所述蜗壳与转子两侧置有端盖,它们无间隙配合,所述端盖置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和出口与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相连通,所述转子外壁上置有若干凹穴,所述凹穴附近置有卡槽,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内置有V型叶轮5,该V型叶轮5开口端一头置于所述凹穴1内,另一头抵于所述卡槽2,所述凹穴1内壁与所述V型叶轮3开口端一头之间置有弹性装置4。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弹性装置4为弹簧或其他弹性物件,所述V型叶轮的两条边为弧形。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流体发动机包括轴承,该轴承套有转动轴,该转动轴穿有转子,二者通过键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子外围置有蜗壳,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一空间,所述蜗壳与转子两侧置有端盖,它们无间隙配合,所述端盖置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和出口与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外壁上置有若干凹穴,所述凹穴附近置有卡槽,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内置有V型叶轮,该V型叶轮开口端一头置于所述凹穴内,另一头抵于所述卡槽,所述凹穴内壁与所述V型叶轮开口端头之间置有弹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流体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或其他弹性物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流体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叶轮的两条边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流体发动机包括轴承,该轴承套有转动轴,该转动轴穿有转子,二者通过键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子外围置有蜗壳,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一空间,所述蜗壳与转子两侧置有端盖,它们无间隙配合,所述端盖置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和出口与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相连通,所述转子外壁上置有若干凹穴,所述凹穴附近置有卡槽,所述转子与蜗壳围成的空间内置有V型叶轮,该V型叶轮开口端一头置于所述凹穴内,另一头抵于所述卡槽,所述凹穴内壁与所述V型叶轮开口端头之间置有弹性装置。所述V型叶轮能更大占据流道空间,提高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能量转换率。
文档编号F03C2/00GK2755287SQ20042009611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玉通 申请人:刘玉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