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摩托车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72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摩托车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摩托车冷车起动操作的新型化油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摩托车中,如果将怠速排放通过化油器调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162号》文件规定的限值之内,在环境温度283-308K(10-35℃)之间,如果不借助附加的起动装置(如阻风门系统),则起动比较困难。目前市场上的化油器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如附图1所示,包括化油器本体1、化油器本体内装设怠速量孔4,其内部设有怠速流量孔3;其中怠速流量孔一部分位于化油器油面5以上,一部分位于化油器油面5以下;怠速流量孔4上方连接怠速泡沫管6,怠速泡沫管下部开有泡沫横孔2。摩托车冷车起动时,化油器从怠速流量孔3吸入燃油,而在怠速流量孔3与油面5之间存在有空气,且泡沫横孔2在油面上,一直给化油器提供空气,故在不借助附加起动装置时,这种结构的化油器由于混合气偏稀,燃油的雾化质量差,使发动机气缸内的起动空燃比偏低,造成摩托车起动困难。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化油器或摩托车生产厂家不得不违反国家有关排放法规,通过提高怠速排放值,来满足对摩托车冷车起动的使用要求,但必然产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既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又令摩托车在冷车环境下更容易起动的化油器。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化油器,其结构包括化油器本体、怠速泡沫管,怠速泡沫管下部开有的泡沫横孔,怠速泡沫管下方连接的怠速量孔,其特征在于怠速泡沫管延伸至油面以下,怠速泡沫管下部设有油井结构,泡沫横孔开设在所述的油井部位。
怠速泡沫管下部与化油器本体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油井位于该空隙部位。
化油器本体上嵌装怠速量孔衬套,怠速量孔装设在衬套内,怠速泡沫管下部与怠速量孔衬套间留有空隙,油井位于该空隙部位。
由于怠速泡沫管下部的泡沫横孔对应有空隙,而怠速泡沫管末端与位于油面以下怠速量孔相连,因此汽油可以储存在上述的空隙部位,形成怠速油井结构。
由于怠速泡沫管下部具有油井结构,摩托车起动时,泡沫横孔浸在汽油中,与流量孔的燃油一同进入发动机中,给气缸内的起动空燃比加浓,使发动机在冷车环境下不借助附加起动装置的情况下也容易起动;起动后,随着发动机负压的逐渐增大,化油器油面迅速下降,泡沫横孔露出油面参与正常的雾化工作,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图1是传统化油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不同负压下传统化油器和本实用新型化油器对比的空燃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化油器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附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化油器本体1较长延伸至油面5以下,怠速量孔4通过螺纹连接插装在化油器本体1内,怠速量孔4上方连接怠速泡沫管6,怠速泡沫管的下部开有泡沫横孔2;怠速泡沫管6下部与化油器本体1间留有空隙,形成油井8结构。
参看附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化油器本体1上嵌装怠速量孔衬套7,怠速量孔4螺纹装设在衬套7内,怠速泡沫管6下部与怠速量孔衬套7间留有空隙,形成油井8结构。
附图4为化油器在日本OVAL综合流量试验台上进行负压特性空燃比试验的曲线图。图中虚线为传统化油器,实线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其中PB为负压值,A/F为空燃比。发动机起动时,负压值为70-76mmHg左右,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空燃比比传统化油器浓将近5个空燃比,随着负压的逐渐减少,采用本实用新型可维持空燃比原有浓度甚至更浓;而传统的化油器随着负压的减少,空燃比逐渐变稀;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摩托车很容易起动。在摩托车起动后,发动机的负压由原起动时70-76mmHg逐渐增大,最后空燃比变化渐趋一致,保证发动机起动过渡的正常运转。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摩托车化油器,其结构包括化油器本体(1)、怠速泡沫管(6)、怠速泡沫管下部开有泡沫横孔(2),怠速泡沫管下方连接怠速量孔(4),其特征在于怠速泡沫管(6)延伸至油面(5)以下,怠速泡沫管(6)下部设有油井(8)结构,泡沫横孔(3)开设在所述的油井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怠速泡沫管(6)下部与化油器本体(1)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油井(8)位于该空隙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化油器本体(1)上嵌装怠速量孔衬套(7),怠速量孔(4)装设在衬套(7)内,怠速泡沫管(6)下部与怠速量孔衬套(7)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油井(8)位于该空隙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便摩托车冷车起动操作的新型化油器,其结构包括化油器本体、怠速泡沫管、怠速泡沫管下部开有泡沫横孔,怠速泡沫管下方连接怠速量孔,其特征在于怠速泡沫管延伸至油面以下,怠速泡沫管下部设有油井结构,泡沫横孔开设在所述的油井部位。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给气缸内的起动空燃比加浓,使发动机在冷车环境下起动容易;起动后,泡沫横孔露出油面参与正常的雾化工作,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文档编号F02M1/00GK2742166SQ200420095398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9日
发明者陈小勇 申请人: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