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及二次补气空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2519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及二次补气空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二次补气结构,同时还涉及一种在该二次补气结构使用的二次补气空滤器。
背景技术
国家“二期”排放标准实施后,许多摩托车都添加了二次补气装置,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的降低摩托车的排气污染物。二次补气装置的补气阀直接连通到与化油器相连的空滤器中,即一次进气和二次补气采用了同一个空滤器。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单薄的空滤器,补气阀的簧片振动声与空滤器进气声在空滤器腔体中会被放大,造成选摩托车发出“蓬、蓬”的噪声,会被用户误认为是摩托质量不好,这有损企业的形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二次补气结构存在的上述噪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这种二次补气结构能够降低二次补气阀的噪音。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次补气的低噪声二次补气空滤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包括一个发动机,和与化油器相连的第一空滤器,及发动机的二次补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二次补气空滤器,二次补气空滤器连接在所述的二次补气阀的入口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次补气空滤器,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包括一个圆筒状外壳,其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外壳内固定有与外壳同轴的滤芯,滤芯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留有环形通气间隙,滤芯与进气管相对的一端用底盖将滤芯中心孔密封住,出气管与微孔滤芯中心孔相连通,所述的进气管外端管口封密,在进气管的管壁上有多个直径为0.6~2mm的进气孔。
在所述的外壳内还可以设置有一个圆管与进气管相连通,圆管对向滤芯的一端的管口为喇叭口,该喇叭口与滤芯端面的底盖之间留有气流流通间隙。
所述的进气孔可以为6-10个直径为1mm的孔,均布在进气管的管壁上。
所述的外壳可以由壳体及后盖构成,所述的后盖为出气管端的一个法兰盘,该法兰盘边缘部分与壳体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滤芯粘接在法兰盘上。
所述的法兰盘与所述的外壳可以焊接连接。
所述的出气管管口端外表面可以有锥形凸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二次补气管上设置独立的空滤器,而不再与原来进气管上的空滤器连通,分离了声源,使得补气阀簧片振动声不会在空滤器内被放大或产生共振,减轻了噪音。
(2)采用特殊的具有微孔降噪效果的二次补气空滤器结构,进一步降低了二次补气空滤器进气噪声,且结构小巧,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二次补气空滤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为一个二次补气空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个圆筒状的壳体1,及一个后盖4,后盖4为与出气管5连为一体的法兰盘状结构,其边缘部分与壳体1焊接在一起,构成整个二次补气空滤器的外壳。壳体1另一端还有一个进气管7与壳体1连为一体。在壳体1内有一个微孔滤纸滤芯3,滤芯3与进气管7、出气管5、壳体1同轴且一端粘接在后盖4上,并使其中心孔与出气管5相连通,另一端粘有一个镀锌钢板底盖2,将滤芯3的中心孔的另一端密封住,使得空气只能通过微孔纸滤芯3进入,以对空气进行过滤。滤芯3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通气间隙10,进气管7外端管口封密,在进气管7的管壁上有8个直径为1mm的进气孔8,形成微孔降噪结构,以利用该直径在0.6~2mm之间的进气孔8降低进气噪音。在壳体1内还设置有一个圆管与进气管7相连通,圆管对向微孔滤芯的一端为喇叭口6,该喇叭口6与滤芯端面上的及底盖2之间留有气流流通间隙9。
出气管5管口端外表面有锥形凸台,以便于与二次补气管连接。
为便于组装和连接,如图2所示,在法兰盘状的后盖4上有环形凹槽,滤芯3端部插入该凹槽内并利用胶粘在该凹槽上,以便于装配和粘接牢固。在后盖4上还有一环形凸台11,该环形凸台11插入外壳1内,以连接牢固便于进行装配操作,并保证出气管5、外壳1和滤芯3同轴。
实施例2一种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发动机,与化油器相连的空滤器,及发动机的二次补气阀,还包括一个二次补气空滤器,二次补气空滤器与二次补气阀入口相连。以分离声源,将连接化油器的空滤器和二次补气阀的进气分开,以降低噪声。
二次补气空滤器结构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的结构,以进一步降低二次补气进气噪声,达到更好的降噪声效果。
这种二次补气结构和二次补气空滤器,其优点是结构小巧,安装方便、灵活,简化工艺,可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安装位置调整,不再局限与空滤器位置,降低噪声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包括一个发动机,和与化油器相连的第一空滤器,及发动机的二次补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二次补气空滤器,二次补气空滤器连接在所述的二次补气阀的入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其征在于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包括一个圆筒状外壳,其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外壳内固定有与外壳同轴的滤芯,滤芯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留有环形通气间隙,滤芯与进气管相对的一端用底盖将滤芯中心孔密封住,出气管与微孔滤芯中心孔相连通,所述的进气管外端管口封密,在进气管的管壁上有多个直径为0.6~2mm的进气孔。
3.一种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用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筒状外壳,其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外壳内固定有与外壳同轴的滤芯,滤芯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留有环形通气间隙,滤芯与进气管相对的一端用底盖将滤芯中心孔密封住,出气管与微孔滤芯中心孔相连通,所述的进气管外端管口封密,在进气管的管壁上有多个直径为0.6~2mm的进气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壳内还设置有一个圆管与进气管相连通,圆管对向滤芯的一端的管口为喇叭口,该喇叭口与滤芯端面的底盖之间留有气流流通间隙。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孔为6-10个直径为1mm的孔,均布在进气管的管壁上。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壳体及后盖构成,所述的后盖为出气管端的一个法兰盘,该法兰盘边缘部分与壳体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滤芯粘接在法兰盘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法兰盘状的后盖上有环形凹槽,所述的滤芯端部插入该凹槽内并利用胶粘在该凹槽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在后盖上还有一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插入外壳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盘与所述的外壳焊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补气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管口端外表面有锥形凸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包括一个发动机,和与化油器相连的第一空滤器,及发动机的二次补气阀,还包括一个二次补气空滤器,二次补气空滤器连接在所述的二次补气阀的入口端。还公开了一种二次补气空滤器,其进气管有微孔。本发明的二次补气结构及二次补气空滤器能够降低发动机进气噪声。
文档编号F02M23/00GK1844651SQ20061007837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7日
发明者汪涛 申请人: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