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废气涡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790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废气涡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中 的废气涡轮机。
背景技术
文献EP0654587B1描述了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该废气 涡轮增压器的废气涡轮机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管路中而压缩机设置在进气 管路中,其中废气涡轮机的涡轮由处于一定压力下的排气驱动且所述转动运动通过一根轴传递给压缩机的增压器转子,由此环境压力下的燃烧用空 气在该增压器转子中被压缩至一增大的进气压力。废气涡轮机设有可变的 涡轮几何形状/几何特征,并包括在涡轮机进口横截面中、在进气道和涡轮 之间轴向可动的导向叶栅,通过该导向叶栅涡轮机进口横截面可在最小的 阻塞位置和最大的打开位置之间调节。可变的涡轮几何形状使得可以根据 当前发动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可变地调节排气背压。涡轮机进口横截面中的导向叶栅被保持在可动地支承在壳体的凹部中 的轴向滑板件上。轴向滑板件的 一个壁形成涡轮机进口横截面的两个侧面 分界壁之一。当轴向滑板件运动时,导向叶栅的自由端侧移入涡轮机壳的 相对的凹部中。根据轴向滑板件的轴向位置,来调节较大或较小的有效涡 轮机进口横截面。涡轮机进口横截面的形成于轴向滑板件上的可调节的分界壁位于涡轮 机的背向废气涡轮机的出口通道的支承侧上。当涡轮机进口横截面完全打 开时,轴向滑板件上的分界壁位于与涡轮叶片的轴向端侧对齐的位置。反 之,当涡轮机进口横截面减小时,轴向滑板件上的分界壁相对于涡轮叶片的端侧轴向缩进,因此进气道和涡轮之间的流动状况显著地改变了 。 发明内容本发明基于以下问题,即,给出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废气涡轮机,状/几何特征,并且其特征为在宽的运行范围内都有利的流动情况。本发明 还可有利地用简单的结构措施来实现废气涡轮机的排泄功能(Abblasefunktion )。根据本发明,所述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 给出有利的改进构型。在根据本发明的废气涡轮机中,延伸进入涡轮机进口横截面的导向叶 栅与壳体固定地安装,其中可以通过轴向滑板件的运动来调节有效涡轮机 进口横截面。轴向滑板件布置在面向通过出口通道排出排气的该出口通道 的一侧上,导向叶栅相应地在背向出口通道的一侧上位于涡轮机壳内。另 外设想,涡轮机进口横截面的背向出口通道且与壳体固定的分界壁与涡轮 的涡轮叶片轴向齐平地端接。由此,当轴向滑板件在阻塞位置的方向上关 闭时,只留下位于涡轮进口的面向涡轮机支承侧的那部分上方的有效涡轮 机进口横截面。所述特征使本发明不同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实施例,在已 知的实施例中,流动通道的面向支承侧的分界面轴向可动而面向出口通道 的分界面是固定的。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很容易实现排泄功能,该排泄功能例如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即,当轴向滑板件处于缩进位置时一一也就是说,当涡轮 机进口横截面增大时一一直接在进气道和出口通道之间打开排泄路径,通 过该排泄路径排气能基本上迂回绕过涡轮叶片地流出。以这种方式实现了 所谓的内部排泄,该内部排泄可以例如在发动机转速高时被激活以减小排 气背压。可以通过轴向滑板件的轴向位置来无级地调节排出量。轴向滑板件有利地做成铸件,该铸件在端侧区域具有用于接纳与壳体 固定的导向叶栅的接收开口 。所述接收开口的深度和轴向滑板件相对于导向叶栅的相对位置这样有利地设计,即,即使轴向滑板件完全被缩进,导 向叶栅上的导向叶片仍然在接收开口中被引导。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轴向滑板件安放在且可动地支承在包住涡轮 的轮廓衬套上。所述轮廓衬套由于被固定和不可动地安装在涡轮机壳中, 所以能以最可能的方式与涡轮的轮廓相匹配,因而涡轮叶片和轮廓衬套内 侧之间的缝隙被最小化并大大地避免空气流量损失。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 例中,轮廓衬套具有至少一个排泄开口,该排泄开口至少在轴向滑板件处 于最大打开位置时是打开的,从而排气能直接从进气道进入出口通道。导 向叶栅有利地轴向延伸超过轮廓衬套中的排泄开口 ,使得即使当轴向滑板 件缩进而排泄开口打开时,流出的排气必须首先经过导向叶4册,并且从导 向叶栅获得被施加的漩涡,该漩涡改善涡轮机出口横截面处的流动情况, 因而即使是在排泄运行中也提高了效率。


从进一 步的权利要求
以及附图中可以得到其它的优点和有利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l是带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的示意图,该废气涡轮增压器的 废气涡轮机配有可变的涡轮几何形状;图2示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废气涡轮机处于使涡轮机进口横截面最小 的阻塞位置处的一个截面,其中,在涡轮机进口横截面中具有固定的导向 叶栅,该导向叶栅与可动的轴向滑板件协同作用;图3示出轴向滑板件完全缩进时的废气涡轮机的局部放大图,此时涡 轮机进口横截面最大;图4示出废气涡轮机中的轮廓衬套以及带有导向叶片的固定导向叶栅 的视图,该轮廓衬套中设有排泄开口;图4a示出导向叶栅的端侧的视图;图4b示出导向叶栅沿着图4a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相同的部件配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中示出的内燃机1配备有废气涡轮增压器2,该内燃机1特别是 指汽油机,但有时也可指柴油内燃机,该废气涡轮增压器2包括内燃机的 排气管路4中的废气涡轮机3和进气管路6中的压缩机5。由处于一定压 力的内燃机排气驱动的涡轮可转动地支承在废气涡轮机3中。所述转动运 动通过轴7传递给压缩机5中的增压器转子,由此环境压力下的燃烧用空 气被吸入并且被压缩至 一增大的进气压力。废气涡轮机3配有可变的涡轮几何形状/几何特征8,该可变的涡轮几 何形状8特别是i殳计成伸入有效涡轮机进口横截面并带有协同作用的轴向 滑板件的导向叶栅,其中轴向调节轴向滑板件会引起有效涡轮机进口横截 面在最小的阻塞的位置和最大的打开的位置之间变化。在压缩机5的下游,在进气管路6中设有增压空气冷却器9,所供给 的燃烧用空气在该增压空气冷却器9中被冷却。冷却的增压空气随后被输 送给内燃机l的气缸。另外,内燃机1设有排气再循环装置10,该排气再循环装置10包括 一在废气涡轮机3上游的排气管路4和增压空气冷却器9下游的进气管路 6之间的再循环管路。 一排气冷却器和一可调节的调节阀位于所述再循环 管路中。通过调节和控制单元11,根据状态量和运行量来调节内燃机的所有可 调节的单元,特别是可变的涡轮几何形状8和排气再循环装置10中的调节 阀。图2以剖视图示出废气涡轮机3。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内的涡轮14通 过轴7与增压器转子不可相对转动地联接。排气通过设计在涡轮机壳12 内的螺旋形的进气道16输送给废气涡轮机3,该进气道16设计成单向流 动的。在径向包围涡轮14的进气道16和涡轮14之间形成一涡轮机进口横 截面15,导向叶栅17的导向叶片18伸入该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中。所 述导向叶栅17与壳体固定地设置。导向叶片18保持在一轴向滑板件19的接收开口中,该轴向滑板件19位于轮廓衬套20上,并且在该轮廓衬套 上轴向可动。轴向滑板件19通过调节元件21轴向调节。轮廓衬套20包围 或包裹涡轮14的涡轮叶片,并且与涡轮叶片的轮廓相匹配。在轮廓衬套 20的壁中设有分布在其圆周上的排泄开口 22,当轴向滑板件19处于轴向 缩进位置——所述轴向缩进位置对应于有效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的最大 打开位置一一时,这些排泄开口打开,使得打开了一条直接从进气道16 经过导向叶片18到出口通道13的排泄路径,而迂回绕过涡轮叶片。在图2的图解中,排泄开口 22被处于使有效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最 小的阻塞位置的轴向滑板件19遮盖;在所述位置不可能通过这些排泄开口 22进行排气,而是位于进气道16中的排气必须走经过涡轮机进口横截面 15直接到涡轮14的涡轮叶片的流动路径。在图3的废气涡轮机3的放大的图解中,轴向滑板件19处于其完全缩 进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有效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具有最大值。涡轮机进口 横截面15由两个侧面分界壁24和25界定,其中第一分界壁24是导向叶 栅17的组成部分,而相对的第二分界壁25由轴向滑板件19的端侧形成。 在所述轴向滑板件19的缩进位置,尽管导向叶片18的端侧末端仍然位于 轴向滑板件的接收开口 23中,但是同时经过排泄开口 22的流动路径按照 箭头26的方向^皮打开了 ,从而排气能从进气道16经过轮廓村套20中的排 泄开口 22迂回绕过涡轮叶片而直接流入出口通道13。从图3还可看出,导向叶栅17上的固定导向叶片轴向延伸进入排泄开 口22的区域,4吏得流经的排气^皮迫走经过导向叶片18的流动路径,由此 排出的排气被形成一个漩涡,该漩涡改善特别是在废气涡轮机出口的区域 内的流动情况。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的与壳体固定且是导向叶栅17的固定组成部分 的分界壁24位于背向出口通道13的一侧上,而包括端侧分界壁25在内的 轴向滑板件19设置在涡轮机进口横截面的面向出口通道13的一侧上。分 界壁24与涡轮叶片的轴向端侧轴向齐平。分界壁24相对于与涡轮机转子 的转动轴线垂直的径向平面略微地倾斜,倾斜角在O。至大约30°的范围之间。如图4、图4a和图4b所示,导向叶片18的外端侧部段27设置成不 同于其它部段的轮廓外形,并且特别是相对于其它部段径向地凹陷。所述 导向叶片18的外部段27轴向延伸直到达到排泄开口 22的位置。当轴向滑 板件19缩进时,排泄开口22被打开,排气能通过这些排泄开口流出。当 经过导向叶片18时,排气被施加一个正向漩涡(Mitdrall),该璇涡对于 涡轮机出口处的流动情况是有利的,并且由此导致了排泄运行中的涡轮机 效率的提高。有效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在轴向滑板件19的轴向路径上的形状可以另夕卜,通过使用轮廓衬套20,可有利地使涡轮叶片的径向外轮廓从轴 向长度上看被构造成可变的。根据一有利的实施例,涡轮叶片的出口直径 与入口直径的比值TRIM设置在0.6和0.85之间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 涡轮叶片的出口直径比入口直径小,这有助于动量增强地传递到涡轮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2)中的废气涡轮机,所述废气涡轮机具有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中的涡轮(14),可通过进气道(16)将排气输送给所述涡轮,并且使排气能通过出口通道(13)排出废气涡轮机(3),所述废气涡轮机具有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所述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在从进气道(16)到涡轮(14)的过渡处形成于两个侧向分界壁(24,25)之间,并且在内部设置有导向叶栅(17)和与导向叶栅(17)协同作用且轴向可调节的轴向滑板件(19),其中,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的分界壁(24,25)中的一个设计成可动的并由轴向滑板件(19)形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叶栅(17)与壳体固定地安装在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中,轴向滑板件(19)设置在面向出口通道(13)的一侧上,而且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的背向出口通道(13)且与壳体固定的分界壁(24)与涡轮(14)的涡轮叶片轴向齐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当轴向滑板件 (19)处于缩进位置时,在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和出口通道(13)之间的排泄路径(26 )被打开。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涡轮机,其特征在于,轴向滑板 件(19)位于并且可动地支承在包裹涡轮(14)的轮廓衬套(20)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废气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在轮廓衬 套(20)中设有至少一个排泄开口 (22),当轴向滑板件(19)处于最大 打开位置时,所述排泄开口被打开,而当轴向滑板件(19)处于使有效涡 轮机进口横截面(15)最小的阻塞位置时,所述排泄开口被关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导向叶栅(17 ) 轴向延伸直到达到排泄开口 (22)的位置,并且当轴向滑板件(19)处于 最大打开位置时,仍然具有排泄开口 (22)的交叠。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导向叶片(18 ) 位于排泄开口 (22)上方的那部分具有轮廓部段(27),所述轮廓部段将导向叶片轮廓的弦长缩短达30%。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涡轮机,其特征在于, 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 )的与壳体固定且与涡轮叶片轴向齐平的分界壁(24 ) 相对于与涡轮机转子的转动轴线垂直的径向平面形成一个小于30°的角 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涡轮机,其特征在于, 涡轮叶片的出口直径与入口直径的比值(TRIM)在0.6和0.85之间的范 围内0.6 < TRIM < 0.8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2)中的废气涡轮机(3),该废气涡轮机(3)设置有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内的涡轮(14),可通过进气道(16)将排气输送给所述涡轮,并且使排气能通过出口通道(13)排出废气涡轮机(3)。协同作用的导向叶栅(17)和轴向滑板件(19)在从进气道到涡轮的过渡处设置在涡轮机进口横截面(15)中。导向叶栅固定地安装在壳体上,轴向滑板件设置在面向出口通道的一侧上。涡轮机进口横截面的固定在壳体上并且背向出口通道的分界壁(24)与涡轮叶片轴向齐平。
文档编号F01D17/14GK101218415SQ200680020801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1日
发明者H-G·莱曼, P·弗莱德尔斯巴切尔, S·萨姆瑟, T·希尔特, V·西德勒 申请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