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66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领域,特制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站、火车站、 大型超市、商场、广场、步行街、学校、体育馆、居民小区等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机关或 场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类似产品,各有优缺点。如专利89220819.8靠椅式人力小型发电 机,它涉及一种发电设备,特别是人力发电设备。该实用新型由小型发电机、脚踏装置、传 动机构(也是个变速装置),和靠椅组成。利用脚踏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小型发电机发电。 该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造价低,可作为发电设备,锻炼器材和靠椅。它对于广大农村、 边远山区、草原、沿海以及旅游、野外作业非常适用,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该专利的不足 是(1)整套装置应用范围较小,发电量小,发电时间过于分散;(2)本质上是一种锻炼器 材,利用锻炼器材发电不切实际。 发明内容
针对于以上类似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地毯、弹簧、地板、水泥柱、小齿轮、 大齿轮、齿条、小型发电机、钢珠、主轴、固定装置、机架的下半部分、机架的上半部分, 其中在地板上固定弹簧。弹簧要有大的弹性系数。弹簧和水泥柱的最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弹簧的下端必须固定在地面上。地板和水泥柱之间有间距。在地板下表面固定一根齿条。利 用固定装置将地板与齿条连接。大齿轮与齿条啮合。小齿轮固定在小型发电机上,小齿轮与 大齿轮也啮合。小型发电机用永久磁铁产生磁场。这是利用齿轮齿条机构将竖直方向的往复 运动转化为大齿轮的往复转动,从而带动了小型发电机上的小齿轮的往复转动。大齿轮中心 有一圆孔,且圆孔表面有一凹槽。在凹槽内填满光滑的钢珠,钢珠露出凹槽,加上润滑油。 大齿轮的中心穿过一根主轴,使主轴与钢珠接触。用机架的下半部分将主轴支撑住,再用螺 纹紧固件把机架的上半部分和机架的下半部分连接成一整体。大齿轮与机架的上半部分和机 架的下半部分之间有间隔,并且大齿轮与机架的上半部分、机架的下半部分的接触表面光滑。 其特征是固定装置内表面为光滑的"凹"形。在固定装置内表面也填满抹有润滑油的 大小相同的钢珠。齿条的最上端为光滑的"凸"形。使得齿条的最上端与固定装置内表面刚 好吻合,中间夹一层钢珠。整个能量回收装置由许多相同的子装置拼装而成。最后在该能量回收装置的表面铺上一 层地毯。铺地毯的目的是防止人走上去时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工作中,当人踏上地毯时,该地毯正下方的地板便下降,地板下降过程中压缩了弹簧, 同时带动齿条下降,使得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又带动小型发电机上的小齿轮转动,致使小型 发电机发电。直到地板与水泥柱接触,停止下降为止。当人离开这块地板时,被压縮的弹簧 便又恢复到初始长度。使得小型发电机上的小齿轮向相反方向转动,又带动了小型发电机发 电。该小型发电机发出的是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人不是踩在地板——齿条的正上方,即踩在地板的边缘时,地 板能够以齿条为轴,通过钢珠,以固定装置为转点,绕着固定装置沿受力方向转动。而齿条 照样可以不受影响地实现上下往复移动。这样,当人踩在地板边缘时,齿条就不会因为受力 不均匀而出现卡住或锁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得到持续的、稳定的发电量,投资较小,能有效 地缓解能源危机。

图1是能量回收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大齿轮机架图。
图3是固定装置内部构造图。
图1中l.地毯,2.地板,3.大齿轮,4.小齿轮,5.小型发电机,6.齿条,7.弹簧,8.固定装置, 9.水泥柱。
图2中10.钢珠,ll.主轴,12.机架的下半部分,13.机架的上半部分。 图3中2.地板,6.齿条,8.固定装置,IO.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挖入地表一定距离,随后浇上一层水泥,同时浇上一段适当高度的水泥柱(9)。 也可在地面上浇上水泥柱(9),则此时整套装置都高出地面。在水泥柱(9)周围固定几根弹 簧(7)。弹簧(7)的上端高出水泥柱(9)。通过固定装置(8)将地板(2)和齿条(6)连 接在一起。固定装置(8)内表面为"凹"形。在固定装置(8)内表面填满大小相同的钢珠 (10)。齿条(6)的最上端为光滑的"凸"形。齿条(6)的最上端与固定装置(8)内表面 刚好吻合,中间夹一层钢珠(10)。随后将连接有齿条(6)的地板(2)放到弹簧(7)上,
4用相关材料将其固定。大齿轮(3)中心有一圆孔,圆孔上有一凹槽。将钢珠(10)填满大齿 轮(3)的凹槽,加入适当润滑油。将主轴(11)穿过大齿轮(3)的圆孔,用机架的下半部 分(12)支撑主轴(11),并用螺纹紧固件把机架的上半部分(13)和机架的下半部分(12)连接 成一整体。将大齿轮(3)和齿条(6)连接,再将小型发电机(5)、小齿轮(4)和大齿轮(3) 连接。小型发电机(5)用永久磁铁产生磁场。整个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多个子系统拼装而成。 最后在整个能量回收装置表面铺上一层地毯(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该能量回收装置的实质性原理是将人体行进过程中的的动能转 化为电能和一部分的热能。理论上完全可行且转化效率高。较之现有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减 少了污染,同时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其包括地毯(1)、地板(2)、大齿轮(3)、小齿轮(4)、小型发电机(5)、齿条(6)、弹簧(7)、固定装置(8)、水泥柱(9)、钢珠(10)、主轴(11)、机架的下半部分(12)、机架的上半部分(13);其中在地板(2)上固定弹簧(7),弹簧(7)和水泥柱(9)的最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弹簧(7)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地板(2)和水泥柱(9)之间有间距;在地板(2)的下表面固定一根齿条(6),利用固定装置(8)将地板(2)与齿条(6)连接;大齿轮(3)与齿条(6)啮合;小齿轮(4)固定在小型发电机(5)上,小齿轮(4)与大齿轮(3)啮合;小型发电机(5)用永久磁铁产生磁场;大齿轮(3)中心有一圆孔,且圆孔表面有一凹槽;在凹槽内填满光滑的钢珠(10),钢珠(10)露出凹槽,再加上润滑油;大齿轮(3)的中心穿过一根主轴(11),主轴(11)与钢珠(10)接触;用机架的下半部分(12)将主轴(11)支撑住,再用螺纹紧固件把机架的上半部分(13)和机架的下半部分(12)连接成一整体;大齿轮(3)与机架的上半部分(13)和机架的下半部分(12)之间有间隔,并且大齿轮(3)与机架的上半部分(13)、机架的下半部分(12)的接触表面光滑;其特征是固定装置(8)的内表面为“凹”形,并且其内表面填满钢珠(10);齿条(6)的最上端为“凸”形,齿条(6)的最上端与固定装置(8)的内表面吻合,中间夹一层钢珠(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可应用于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其包括地毯、弹簧、地板、水泥柱、小齿轮、大齿轮、齿条、小型发电机、钢珠、主轴、固定装置、上、下两部分机架,其特征是固定装置内表面为光滑的“凹”形。在固定装置内表面也填满抹有润滑油的大小相同的钢珠。齿条的最上端为光滑的“凸”形。使得齿条的最上端与固定装置内表面刚好吻合,中间夹一层钢珠。这样人走过地毯任何位置时,都可通过相关传动装置将垂直方向的机械运动转化为齿轮的往复转动,从而带动了小型发电机的转动并发电。本实用新型较好的解决了当人踩在地板边缘时,齿条因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卡住或锁死现象,可将人体行进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
文档编号F03G7/00GK201265492SQ20082018700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元 袁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