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61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消声排气系统,具体地指一种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汽车消声排气系统中,双层下壳体结构的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往往更 佳。在其工作过程中,消声器的温度会随着排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双层壳体理论上应当贴 合,但实际上存在着间隙,其间残留的空气会被加热而膨胀,致使消声器壳体变形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双层壳体消声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排 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能够避免双层壳体因其间的空气膨胀而受到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包括上壳体、消声 管、以及由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构成的消声器下壳体。其中所述外层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 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外层壳体中部。所述排气孔可以为一个。所述排气孔可以为二个。所述排气孔为冲压剪切形成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直径为3 5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内外双层的下壳体的消声器的外层壳体上 冲裁有排气孔,使得当排气系统温度升高致使内外层壳体之间空气膨胀时,膨胀的空气可 以从外层壳体的小孔中排出,有效地防止了因双层壳体之间空气膨胀引起的消声器壳体变 形,增加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气孔,2——外层壳体,3——内层壳体,4——下壳体,5——消声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作进一步 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包括上壳体、消声管 5、以及由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构成的消声器下壳体4。在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之 间存有很小的缝隙,因此双层壳体之间存有空气。在外层壳体2的中部通过冲压剪切方式
3设置有两个直径4mm的排气孔1,当消声器受热而双层壳体之间的空气膨胀时,膨胀的空气 可通过两个排气孔1从双层壳体之间排出,有效地防止了因空气膨胀导致下壳体4变形的 现象的发生。 外层壳体2上排气孔1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不同消声器的具体情况而定。一 般,排气孔1设置在外层壳体2的中间位置,且通常选择在易于冲压剪切的平面上。当外层 壳体2较大时,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排气孔1,以方便膨胀空气的排出。
权利要求一种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包括上壳体、消声管(5)、以及由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构成的消声器下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体(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设 置在所述外层壳体(2)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为二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1)为冲压剪切形成的排气孔(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1)的直径为3 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的 直径为3 5mmo
专利摘要一种可排气的双层壳体消声器,涉及汽车消声排气系统。用于克服现有双层壳体消声器因双层壳体间的残留空气被加热而膨胀、致使消声器壳体变形而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体、消声管、以及由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构成的消声器下壳体。其中所述外层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外双层的下壳体的消声器的外层壳体上冲裁有排气孔,使得当排气系统温度升高致使内外层壳体之间空气膨胀时,膨胀的空气可以从外层壳体的小孔中排出,有效地防止了因双层壳体之间空气膨胀引起的消声器壳体变形,增加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1N1/08GK201581961SQ20102003951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余洪, 杜心中, 王剑阳 申请人:武汉佛吉亚通达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