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共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386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共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共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用户对 噪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使柴油机厂家不得不对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改革,而高压共轨系 统就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柴油机的整机质量,共轨系统在生产过程 中必须进行性能和雾化密封检测。现有的喷油器性能测试台在喷油量和回油量的检测手段上都采用玻璃试管量杯 检测方法(容积法),其量杯的读数分辨率多为0. 2毫升,试管量杯的总容量为450ml,此精 度根本无法满足共轨系统的检测精度需要,每次检测完成都需要返转倒油,所剩残油对下 一次检测所造成的人为误差很大,测量结果采用目测读数,人为目测误差较大。另外,现有喷油器的雾化密封检测现有手段多在手泵实验台上进行,检测压力很 低只在15-20MPa之间,雾化密封检测结果采用目测直接观察,而系统压力的高低是影响密 封的关键因素,同时观察画面的清晰与否又是影响结果判断的关键因素,而在现有手段中 这两个关键因素都没能很好的实现,很容易造成最终结果的误判,所以造成雾化和密封的 误判就再所难免喷。而且,现有测试台的用油过滤精度低,并且油温温控系统复杂,消耗功率高,过滤 精度最高只有5微米,根本无法满足共轨系统检测要求,同时温控系统多采用20KW以上的 加热和冷却系统,加热多采用油箱加热板结构(5-10KW),加热时间在15分钟以上,效率 低,冷却系统多采用大功率(10KW以上)的冷凝机,占地面积大,噪音高。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是如何使高压共轨测试台的喷油器的性能检测精度提高,雾 化密封检测判断率提高,并且用油过滤精度提高。(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中包括燃油 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以及检测装置,所述燃油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转动轴以 及高压燃油泵,所述高压燃油泵与油箱连接,所述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共轨通过管路连接,高 压共轨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器,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分别与喷油器的喷口通过管路 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上还连接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分别与燃油动态分析仪和雾化容 器相连,所述雾化容器的外部还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观察所述雾化容积。其中,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上安装有多个气动旋转装置,所述气动旋转装置分别位 于喷油器的喷口上。其中,所述油箱与高压燃油泵之间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机上连接有变频器。其中,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过滤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油箱 连接的冷凝器以及加热片,所述过滤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滤器和精滤器,所述精滤器后端连接有温 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片位于所述粗滤器内部。其中,所述雾化容器后部依次连接有油雾分离器和辅油箱。其中,所述喷油器喷口上还连接有管路,所述管路与燃油动态分析仪的另一端连 接,所述燃油动态分析仪与油箱连接。其中,所述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共轨之间还连接有高压腔,所述高压燃油泵的燃油 入口前端还连接有齿轮泵。其中,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口、调压阀、节流阀、气动阀以及气 缸,所述气缸与气动旋转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检测装置上还连接有丝杠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丝杠连接,所述 摄像头位于丝杠上。(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动态燃油分析仪 提高了高压共轨测视装置对喷油器性能检测的精度,通过使用摄像模块使雾化密封检测判 断率提高,并且通过使用高精度过滤器提高了用油的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图中1、变频器;2、电机;3、传动轴;4、高压燃油泵;5、齿轮泵;6、执行器;7、高压腔;8、 高压共轨;9、油箱;10、温度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2、切换装置;13、加热片;14、精滤 器;15、粗滤器;16、低压传感器;17、喷油器;18、油雾分离器;19、燃油动态分析仪;20、溢 流安全阀;21、雾化容器;22、摄像头;23、冷凝器;24、步进电机;25、调压阀;26、节流阀; 27、气缸;28、丝杠;29、气动阀;30、辅油箱;31、高压传感器;32、燃油回流溢流阀;33、气动 旋转装置;34、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包括,燃油输送装置、气体输送 装置以及检测装置。所述燃油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2、转动轴3以及高压燃油泵4, 高压燃油泵4与高压共轨8通过管路连接,高压燃油泵4与高压共轨8之间还连接有高压 腔7,高压腔7用于对燃油进一步加压。高压燃油泵4的油路入口前端还连接有齿轮泵5。 所述齿轮泵5与油箱9连接。高压共轨8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器17,高压燃油泵4上连接有 执行器6,执行器6用于对高压燃油泵4进行控制。电机2上连接有变频器1,变频器1用 于改变电机2的转速。[0026]气体输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分别与喷油器17的喷口 34通过管路连接。气体输送检 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口、调压阀25、节流阀26、气动阀29以及气缸27,气缸27分别 与气动旋转装置33连接。气动旋转装置33为多个,分别位于喷油器17的喷口 34上,工作 状态下,通过气缸27调整与之相连的气动旋转装置33,即可以调整喷油器17喷口的开关, 从而控制输入的气体量。为防止燃油过多而溢出,高压共轨8上还设置有溢流安全阀20。 高压共轨8上连接有高压传感器31,当高压共轨8上的燃油过多时,多余的燃油通过连接在 高压燃油泵4和燃油入口管路之间的燃油回流溢流阀32流回管路中。检测装置上还连接有切换装置12,切换装置12用于切换喷油器检测与雾化检测,从 而在同一系统中实现了喷油与雾化物化检测。切换装置12分别与燃油动态分析仪19和雾 化容器12相连,所述雾化容器12的外部还连接有摄像头22,摄像头22用于观察雾化容积, 从而确定燃油的雾化率。为调整摄像头22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丝杠28和步进电机 24,步进电机24与丝杠28连接,摄像头22位于丝杠28上。开启步进电机24后,丝杠28旋 转,摄像头22随着丝杠28运动,从而能更准确的检测出雾化容器12内的燃油雾化情况。检测了雾化后的燃油,通过油雾分离器18进行油雾分离,然后进入辅油箱30。喷油器喷口 33上还连接有管路,所述管路与燃油动态分析仪19的另一端连接, 燃油动态分析仪19与油箱9连接。油箱9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1,通过液位传感器11可 以检测出油箱9内的燃油量。为适应检测各种温度下的燃油喷雾和回流情况,本实用新型在油箱9与高压燃油 泵4之间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过滤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 括与油箱9连接的冷凝器23,以及加热片13,过滤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过滤装置包括依 次连接的粗滤器15和精滤器14,粗滤器15用于过滤20 μ m以上的杂质,精滤器14用于过 滤3 μ m以上的杂质,通过精滤器14过滤后的燃油杂质大大减少。精滤器14后端连接有温 度传感器10,加热片13位于粗滤器15内部。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自动控制工具,通过一台工业计算机,来控制管路中的燃油 进入量、输出量、摄像头的移动和记录时间、喷油量、加热温度并可以进行燃油雾化检测与 喷油器自动检测的自动转换。计算机的信息通过显示器输出,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自动控 制。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电机传动,带动高压燃油泵4以及其前端的齿轮泵5工 作,燃油泵4以及齿轮泵5抽取油箱9内的燃油进入管路,通过高压共轨8与喷油器17连 接,需要检测燃油的雾化率时,通过气体输送管路输送气体与喷油器17喷出的油路混合后 进入切换装置12,并进入雾化容器21,从而检测燃油的雾化率,当需要检测喷油量时,关闭 气体输送管路中的气动旋转装置,燃油直接进入燃油液体分析仪19,从而检测回油量。通过 雾化检测后的燃油通过油雾分离器18进行油雾分离,多余的燃油进入辅油箱30中,以便循 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了油温控制系统,对燃油进行加热、过滤及冷凝,使得进入 油路循环管路中的燃油杂质更少,同时温度控制精度更高,能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以及检测 装置,所述燃油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转动轴以及高压燃油泵,所述高压燃油泵与 油箱连接,所述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共轨通过管路连接,高压共轨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器,所述 气体输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分别与喷油器的喷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上还连接有切 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分别与燃油动态分析仪和雾化容器相连,所述雾化容器的外部还连 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观察所述雾化容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上安装有 多个气动旋转装置,所述气动旋转装置分别位于喷油器的喷口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高压燃油泵之间 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机上连接有变频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过滤 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油箱连接的冷凝器以及加热片,所述过滤装置与 加热装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 的粗滤器和精滤器,所述精滤器后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片位于所述粗滤器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容器后部依次连接 有油雾分离器和辅油箱。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喷口上还连接有 管路,所述管路与燃油动态分析仪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燃油动态分析仪与油箱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共轨 之间还连接有高压腔,所述高压燃油泵的燃油入口前端还连接有齿轮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 连接的进气口、调压阀、节流阀、气动阀以及气缸,所述气缸与气动旋转装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上还 连接有丝杠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丝杠连接,所述摄像头位于丝杠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包括燃油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燃油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转动轴以及高压燃油泵,高压燃油泵与油箱连接,所述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共轨通过管路连接,高压共轨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器,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分别与喷油器的喷口通过管路连接,其中,所述检测装置上还连接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分别与燃油动态分析仪和雾化容器相连,雾化容器的外部还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观察所述雾化容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动态燃油分析仪提高了高压共轨测视装置对喷油器性能检测的精度,通过使用摄像模块使雾化密封检测判断率提高,并且通过使用高精度过滤器提高了用油的精度。
文档编号F02M65/00GK201786522SQ20102051442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北京博润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