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450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油底壳是采用铝合金整体铸造或铸铁件经冲压后加工而成的,这种结 构的发动机油底壳生产时资金投入大,加工难度高,同时生产周期较长;另外由于这种结构 的发动机油底壳是由铝合金铸造件或铸铁件制成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路面坑洼不平,汽 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油底壳会与道路磕碰,从而可能会导致发动机油底壳容易开裂,同 时这种结构的发动机油底壳重量重,在安装或维修的时候不方便,从而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油底壳附件,所述 的下壳体与上壳体是焊接连接的,所述的油底壳附件与上壳体是焊接连接。所述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是采用铝合金板经冲压加工制成的。在所述的下壳体固定安装有放油螺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油底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 资成本下降,加工方便,同时也减少了生产周期,另外采用铝合金板经冲压加工制成的,具 有质量轻,安装和维修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开裂等优点。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中标记为1、下壳体,2、上壳体,3、油底壳附件,4、放油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 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 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 2和油底壳附件3,所述的下壳体1与上壳体2是焊接连接的,所述的油底壳附件3与上壳 体2是焊接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结构的发动机油底壳,与现有技术的发动机油底壳相比, 具有投资成本下降,加工方便,减少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是采用铝合金板经冲压加工制成 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由铝合金板经冲压加工制成的发动机油底壳,具有重量 轻,安装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同时铝合金板的强度大,抗开裂性能强,因此在外力作用下不 易开裂。如图1至图2所示,在所述的下壳体1固定安装有放油螺栓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下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放油螺栓4,在汽车行驶到一 定里程数的时候方便更换发动机里的机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具备了实质性 的特点,并在技术上取得了进步,值得在工业上推广和应用,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 创造性和实用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 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油底壳附件(3),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下壳体(1)与上壳体(2)是焊接连接的,所述的油底壳附件(3)与上壳体(2)是焊接 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 是采用铝合金板经冲压加工制成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壳体(1)固定安装 有放油螺栓(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油底壳附件(3),所述的下壳体(1)与上壳体(2)是焊接连接的,所述的油底壳附件(3)与上壳体(2)是焊接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油底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成本下降,加工方便,同时也减少了生产周期,另外采用铝合金板经冲压加工制成的,具有质量轻,安装和维修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开裂等优点。
文档编号F01M11/04GK201786414SQ20102055290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庄美英 申请人:芜湖中宇散热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