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910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汽车发动机排出废气时,废气的压力在排气管口迅速变化,产生振动,振动产生噪声。所以目前降噪的主要方式是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中装设消声器,消声器用于消耗气流能量,减少气流的压力波动幅度,可起到减小噪声的作用。现在市面上存在的消声器大多是降低高频噪音,对于低频噪音,现有消声器很少能降低低频段的噪声。申请号为201120227536. 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能降低低频段噪声的汽车主消声器,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进气管、出气管、回气管、维管、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三个腔室,进气管从壳体外经过第一腔室伸到第二腔室,回气管从第一腔室贯穿到第三腔室,出气管从第一腔室经过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伸到壳体外,回气管和出气管上分布有通孔段,维管从第三腔室伸·到第二腔室中。此种消声器在降低低于50赫兹的低频噪声上,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低于100赫兹的低频段噪音消声器减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腔沿进气方向依次布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三隔板将筒体分隔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腔室,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分别将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一端的开口作为发动机排出废气的进口,另一端伸入第三腔室并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一端的开口作为废气的排出口,另一端伸入第一腔室并与第一腔室连通;还包括设于筒体内的一端封闭的中间管,中间管开口端位于第一腔室,中间管封闭端位于第四腔室内。进一步,第四腔室容积大于第一、第二、第三腔室的三个腔室中的任意一个腔室的容积。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隔板均布通孔且通孔直径为4mm。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于不同频段的噪音,减噪效果较好,尤其对于低于100赫兹的低频段噪音,减噪效果尤其明显。

图I是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结构图。图2是图I中A-A向剖视图。图3是图I中B-B向剖视图。图4是图I中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包括筒体1,其由双层钢板制成,筒体I内部呈中空状,两个端部界定为第一端(即图I中左侧)与第二端(即图I中右侧),第一端为进气端,第二端为出气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分设有第一端盖21与第二端盖22,端盖均由钢板制成,在筒体I沿进气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第三隔板43,第一隔板41与第二隔板42都设有均布的通孔,第三隔板43不带有通孔,隔板所设通孔直径为4mm,三隔板将筒体分隔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腔室,第四腔室容积大于第一、第二、第三腔室任意腔室的容积,同时,上述隔板均由钢板制成;柱状进气管31,进气管31入口端设于第一端盖21上且与发动机废气管相连,进气管31的开口作为发动机排出废气的进口,进气管31出口端延伸至第三腔室内,进气管31管身贯穿第一、第二隔板;柱状出气管33,出气管33入口端位于第一腔室内,出气管33出口端位于筒体第二端盖22上并与空气连通,作为废气的排·出口,出气管33管身贯穿第一、第二、第三隔板;设于筒体I内的中间管32,该中间管32呈圆柱形,其一端有开口,另一端呈封闭状,中间管32开口端位于第一腔室内,中间管32封闭端位于第四腔室内,中间管32管身贯穿第一、第二、第三隔板,中间管与第四腔室构成共振结构体衰减低频噪声。该消声管工作过程如下第一、第二、第三腔室可供气体相互流通,第四腔室为密闭腔室,发动机尾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筒体第三腔室,进入第三腔室的尾气通过第二隔板进入第二腔室,然后通过第一隔板进入第一腔室,第一、第二隔板能衰减噪音,进入第一腔室的尾气一方面通过中间管与第四腔室构成的共振结构体衰减低频噪声,另一方面通过出气管排出消声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包括筒体(I )、进气管(31 )、出气管(3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I)的内腔沿进气方向依次布置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第三隔板(43),三隔板将筒体分隔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腔室,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上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分别将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31) —端的开口作为发动机排出废气的进口,另一端伸入第三腔室并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33)—端的开口作为废气的排出口,另一端伸入第一腔室并与第一腔室连通;还包括设于筒体(I)内的一端封闭的中间管(32),中间管(32)开口端位于第一腔室,中间管(32)封闭端位于第四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第四腔室容积大于第一、第二、第三腔室的三个腔室中的任意一个腔室的容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隔板(41、42)均布通孔且通孔直径为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腔沿进气方向依次布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三隔板将筒体分隔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腔室,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分别将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一端的开口作为发动机排出废气的进口,另一端伸入第三腔室并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一端的开口作为废气的排出口,另一端伸入第一腔室并与第一腔室连通;还包括设于筒体内的一端封闭的中间管,中间管开口端位于第一腔室,中间管封闭端位于第四腔室内。本实用新型对于低于100赫兹的低频段噪音,减噪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F01N1/02GK202707196SQ20122042711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彭永生, 庞益伟, 唐小梅 申请人:重庆海特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