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取气进气道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169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下取气进气道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取气的进气道总成,属于整车进气系统设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整车进气系统布置的需求以及发动机性能的需求,进气系统的高位取气被广泛采用。由于噪声法规及进气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进气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对发动机的管口噪声进行消声,满足整车对进气系统噪声法规要求;另外在雨天行驶时,进气道要有防水功能,本进气道的下取气方式,能很好的满足进气系统的防雨水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取气的进气道总成,其通过进气道上集成的固定结构和进气格栅,进气道上设计的进气导流筋、连接处的防水结构,采用下取气方式,可直接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前端,具有一定的消声和防水功能,并能够优化系统阻力,有便于安装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取气的进气道总成,由进气帽,进气格栅,进气道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道本体的顶端与半圆形的进气帽固定连接,进气帽与进气道本体之间固定有进气格栅,进气道本体的管壁上有进气导流筋,进气道本体的中段集成有安装支架,进气道本体的底端为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通过进气道上集成的固定结构和进气格栅,进气道上设计的进气导流筋、连接处的防水结构,采用下取气方式,可直接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前端,具有一定的消声和防水功能,并能够优化系统阻力,有便于安装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下取气的进气道总成,由进气帽I,进气格栅2,进气道本体3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道本体3的顶端与半圆形的进气帽I固定连接,进气帽I与进气道本体3之间固定有进气格栅2,进气道本体3的管壁上有进气导流筋6,进气道本体3的中段集成有安装支架4,进气道本体3的底端为防水结构5。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取气方式,在进气道本体3底部的连接处设计有防水结构5,具有很好的防雨水功能,阻止雨水进入到进气系统内;进气格栅2能有效防止大体积物体进入进气道本体3 ;进气道本体3上的安装支架4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固定,保证进气道总成的正常工作;进气道本体3上设计的进气导流筋6,能有效降低进气阻力,该腔体具有有定的消声作用。该下取气进气道总成能够满足整车对进气系统在各种工况行驶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下取气的进气道总成,由进气帽,进气格栅,进气道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道本体的顶端与半圆形的进气帽固定连接,进气帽与进气道本体之间固定有进气格栅,进气道本体的管壁上有进气导流筋,进气道本体的中段集成有安装支架,进气道本体的底端为防水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取气的进气道总成,由进气帽,进气格栅,进气道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道本体的顶端与半圆形的进气帽固定连接,进气帽与进气道本体之间固定有进气格栅,进气道本体的管壁上有进气导流筋,进气道本体的中段集成有安装支架,进气道本体的底端为防水结构。其通过进气道上集成的固定结构和进气格栅,进气道上设计的进气导流筋、连接处的防水结构,采用下取气方式,可直接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前端,具有一定的消声和防水功能,并能够优化系统阻力,有便于安装的特点。
文档编号F02M35/10GK202937380SQ20122060955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贾晶, 曹立新, 戈非, 李国军, 肖鹏程, 吕四化, 付杨, 秦铎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