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189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机车(摩托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尤指一种机车把手具有保暖的功效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骑士主要是利用双手握持于机车把手,获以控制机车转向、加速及刹车等动作;然而,在寒冷低温的天候,机车骑士双手不但要暴露在寒冷低温中,更受及于机车疾行风速的加速冷却作用,不仅让人感觉到刺骨难耐,更因手部僵冷问题,使得骑乘者对机车操控灵活度相对降低,进而影向机车骑士骑乘的安全性。因此,有研发者研发出可对机车把手加热的装置;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案公告第M 438441号,所揭示一种机车把手加热装置,其主要是由一机车把手及一导热单元所组成,其中机车把手具备可感温的特性,并具有一把手本体、一把手外表面、一入口、一出口,以及至少一连接在该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循环通道;而导热单元具有一前端与一末端,前端是连接至机车的废气口,末端是连接至该机车把手的入口,将机车所排放的废气热能导引至循环通道,达到将机车的废气热能温度传导至该机车把手的把手外侧面上,借其将机车把手加热。然而,上述现有的技术,虽可达到将机车把手加热的目的;但,实际使用时,因所述导热单元并没有与机车排气管完全套接,导致机车所排放的废气热能必会大量流失;又,力口上导热单元仅为一般导管并无可压缩气体功效,使得机车所排放的废气热能,根本无法有效传送至机车把手处。此外,上述现有的技术就算是将机车废气导引至机车把手,一旦机车废气从机车把手处外泄时,机车废气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将可能被机车骑士吸入,直接造成人体危害;又,当机车废气燃烧不完全时,机车废气所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以及碳微粒,则会堆积于所述导热单元或是机车把手,致而使得机车把手必然黏沾废气性的油污,实与真正实施差距甚大与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所述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该机车设有:散热器、右边把手及左边把手,该散热器具有热气排放口,其特征在于,该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气体输送模块,结合于该机车的散热器,该气体输送模块内部设有一个中空流道,且该气体输送模块设有与该中空流道相通的进气口及出气口,该进气口与该散热器的热气排放口相套接;气流控制模块,设置于该机车上;该气流控制模块设有进气导管、第一输气导管及第二输气导管,该进气导管与该气体输送模块的出气口连接,该第一输气导管与该机车的右边把手连接,该第二输气导管与该机车的左边把手连接;[0009]其中,该散热器所排出热气,经由热气排放口流入气体输送模块,气体输送模块将热气经由进气导管输送至该气流控制模块,且气流控制模块再将热气分别经由该第一输气输导管、第二输气导管导入该机车的右边把手、左边把手。优选的,该气体输送模块另设有泄气口,并于该泄气口设有一个具弹性复位的阀门。优选的,该气体输送模块相对于该中空流道内设有气流增压单元,该气流增压单兀相邻设置于该出气口位置。优选的,该气流增压单元为风扇。优选的,该气体输送模块相对于该中空流道内设有一个过滤层。优选的,该气流控制模块设有一个气流流量控制拨杆,用以控制气体的开、关和调整气体流量的大小。优选的,该气流控制模块设置于该机车上凹设的一个开口处设有盖板的容置槽中。本实用新型可将机车散热器所排出的热气(非机车燃烧后的废气),经由热气排放口流入气体输送模块,通过气体输送模块将吸入的热气增压后,再将热气经由进气导管输送至气流控制模块;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气流控制模块控制气体(热气)的开、关、或是调整气体流量大小,再由气流控制模块将热气分别经由第一输气输导管及第二输气导管,导入于机车的右边把手及左边把手,达到机车把手具有保暖功效;同时,兼具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的效益;尤其是一本案是通过机车的热气回收再利用,不会以有毒气体造成人体危害,也不会造成机车废气燃烧不完全,产生各种有机化合物质、油微粒以及碳微粒,堆积于机车把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一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第一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第二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第三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第四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第五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第六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气体输送模块10、中空流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泄气口14、阀门15、气流增压单元16、过滤层2、气流控制模块21、进气导管
22、第一输气导管23、第二输气导管24、气流流量控制拨杆 3、机车31、散热器311、热气排放口[0033]32、右边把手321、开孔33、左边把手331、开孔34、容置槽34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的范畴。请先参阅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应用结合于一机车3 ;而所述的机车3设有一散热器31、一右边把手32及一左边把手33,散热器31具有一热气排放口 311,右边把手32与左边把手33分别设有开孔321、331 ;而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一气体输送模块I及一气流控制模块2 ;其中的气体输送模块I结合于机车3的散热器31,用以对散热器31所排出的热气增压,而气体输送模块I内部设有一中空流道10 ;且,气体输送模块I设有与中空流道10相通的一进气口 11及一出气口 12,由进气口 11与散热器31的热气排放口 311相套接;另外,气体输送模块I另设有一泄气口 13,并于泄气口 13设有一具弹性复位的阀门14 ;且,气体输送模块I又相对于中空流道10内设有一气流增压单元15及一过滤层16,所述的气流增压单元15,可为风扇并相邻设置于出气口 12位置;且,所述的过滤层16可相邻设置于进气口 11位置。气流控制模块2设置于机车3上,用以对散热器31所排出的热气作开、关、或是调整气体流量大小的控制,而气流控制模块2设有一进气导管21、一第一输气导管22及一第二输气导管23,进气导管21与气体输送模块I的出气口 12连接,第一输气导管22与机车3的右边把手32连接,第二输气导管23与机车3的左边把手33连接;另外,气流控制模块2设有一气流流量控制拨杆24,由气流流量控制拨杆24用以控制气流控制模块2,对气体的开、关、或是调整气体流量 大小。所述机车3于其本体另可凹设有一容置槽34,并于此容置槽34开口处设有盖板341 ;借此,气流控制模块2可设置于机车3的容置槽34中;当使用者欲操作气流控制模块2时,即可将盖板341掀开,进行操控并达保护的作用。如此,利用机车3的散热器31所排出的热气(非引擎燃烧的废气),经由热气排放口 311流入气体输送模块I通过气体输送模块I内部气流增压单元15,将吸入的热气增压后,经由出气口 12、进气导管21输送至气流控制模块2,再由气流控制模块2将热气分别经由第一输气输导管22、第二输气导管23导入机车3的右边把手32、左边把手33,此时通过右边把手32、左边把手33所设的开孔321、331可让热气散出,达到机车3的右边把手32、左边把手33具有保暖功效,且本实用新型是将机车3引擎散热的热气回收再利用,因热气不具有害气体,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该种热气也不会因机车3废气燃烧不完全造成各种有机化合物质、油微粒及碳微粒,堆积于机车3把手32、33内。此外,当气体输送模块I将热气输送至气流控制模块2时,使用者可通过气流控制模块2的气流流量控制拨杆24控制气体(热气)的开、关、或是调整气体流量大小(如:图4及6所示);又,当气流流量控制拨杆24控制气体处于关闭时,而气体输送模块I内部的气体(热气)到达预设的压力时,气体(热气)则可自行将阀门14推开,使得气体输送模块I内部的气体(热气)可从阀门14排出;若气体输送模块I内部的气体(热气),未到达预设压力时,阀门14则会恢复关闭的状态,避免大量气体(热气)外泄。惟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该机车设有:散热器、右边把手及左边把手,该散热器具有热气排放口,其特征在于,该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 气体输送模块,结合于该机车的散热器,该气体输送模块内部设有一个中空流道,且该气体输送模块设有与该中空流道相通的进气口及出气口,该进气口与该散热器的热气排放口相套接; 气流控制模块,设置于该机车上;该气流控制模块设有进气导管、第一输气导管及第二输气导管,该进气导管与该气体输送模块的出气口连接,该第一输气导管与该机车的右边把手连接,该第二输气导管与该机车的左边把手连接; 其中,该散热器所排出热气,经由热气排放口流入气体输送模块,气体输送模块将热气经由进气导管输送至该气流控制模块,且气流控制模块再将热气分别经由该第一输气输导管、第二输气导管导入该机车的右边把手、左边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输送模块另设有泄气口,并于该泄气口设有一个具弹性复位的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输送模块相对于该中空流道内设有气流增压单元,该气流增压单元相邻设置于该出气口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流增压单元为风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输送模块相对于该中空流道内设有一个过滤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流控制模块设有一个气流流量控制拨杆,用以控制气体的开、关和调整气体流量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流控制模块设置于该机车上凹设的一个开口处设有盖板的容置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一气体输送模块及一气流控制模块;其中的气体输送模块结合于一机车散热器的热气排放口,用以将热气增压后而排出,其设有与热气排放口相套接的进气口及一出气口;该气流控制模块设置于机车上,其设有进气导管及第一、二输气导管,由进气导管与气体输送模块的出气口连接,再由第一、二输气导管依序与机车的右、左边把手连接;借此,机车散热器所排出的热气,即可通过气体输送模块于增压后,输送至气流控制模块,再由第一、二输气导管将热气依序导入机车的右、左边把手使其具有保暖作用,进而达到机车热气回收再利用的效益。
文档编号F02G5/02GK202937369SQ20122062760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郑逢时 申请人:郑逢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