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及其喷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961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柴油机及其喷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包括喷油器本体,喷油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喷油嘴,喷油器本体内设有与喷油嘴相通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且喷油器本体内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设置在喷油器本体内的冷却液进液通道和冷却液回液通道;喷油器本体上设有至少三段外径沿着喷油器本体指向喷油嘴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管口设置段,每一段管口设置段上均设有密封槽,回油通道的回油口和冷却液进液通道的进液口分别设置在其中两段管口设置段上,且回油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密封槽之间,进油通道的进油口设置在喷油器本体的外周壁上,冷却液回液通道的回液口设置在喷油器本体的上端端面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喷油器的柴油机。
【专利说明】柴油机及其喷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速柴油机以及用于该柴油机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柴油机技术的发展,柴油机单缸功率不断提升,喷油压力也随之增大,为保证性能,必须对喷油器进行冷却。又由于油价日益上涨与重油燃烧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少船用柴油机为降低运行成本,采用燃烧重油的方式代替轻油,而由于重油杂质多,燃烧效果差,亦会导致柴油机燃烧温度升高,并且船用柴油机持续工作时间长,为保证喷油器的最佳使用性能,喷油器内一般设有循环冷却系统势。
[0003]目前大多数船用柴油机的喷油器上需要布置四个接口,分别为燃油进油接口、燃油回油接口、冷却液进口接口和冷却液出口接口,这样不仅使得喷油器结构复杂、体积增大、管道密布和拆装繁琐,而且给气缸盖的内部结构布置增加难度。特别的,对于缸径较小(≤200mm)而单缸功率较大O 150kff)的船用柴油机而言,气缸盖的布置空间十分狭小。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以及适用于该柴油机的喷油器,该喷油器不仅能够有效简化结构,而且可靠性高,采用该喷油器的柴油机的气缸盖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包括喷油器本体,所述喷油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喷油嘴,所述喷油器本体内设有与所述喷油嘴相通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且所述喷油器本体内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内的冷却液进液通道和冷却液回液通道;
[0007]所述喷油器本体上设有至少三段外径沿着所述喷油器本体指向所述喷油嘴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管口设置段,每一段所述管口设置段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和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的进液口分别设置在其中两段所述管口设置段上,且所述回油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密封槽之间,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的外周壁上,所述冷却液回液通道的回液口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的上端端面上。
[0008]进一步,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为螺纹连接口。
[0009]进一步,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设置在其所在所述管口设置段的密封槽的上方。
[0010]进一步,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的进液口设置在其所在所述管口设置段的密封槽的上方。
[001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上设有摇臂腔,所述气缸盖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喷油器,所述喷油器本体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有安装在所述密封槽上的密封圈,所述气缸盖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固定所述喷油器本体的喷油器夹紧结构;
[0012]所述安装腔内与每一段所述管口设置段对应设有安装腔段,每一段所述安装腔段的底部边缘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管口设置段的底部边缘的下方,且所述安装腔段与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管口设置段之间形成连通腔体,所述连通腔体位于相邻两道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回油通道和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连通腔体相通;
[0013]所述气缸盖内设有与所述连通腔体相连的通路系统,所述通路系统包括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连通腔体与所述回油通道相连通的燃油回油通路和通过另一个所述连通腔体与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相通的冷却液进液通路;
[0014]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上安装有喷油器套管。
[0015]进一步,所述冷却液回液通道与所述摇臂腔相通。
[0016]进一步,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喷油器夹紧块和用于将喷油器夹紧块固定在所述气缸盖上的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与所述喷油器夹紧块之间设有球面垫圈。
[0017]进一步,相邻两段所述安装腔段之间设有密封圈导入角,且所述燃油回油通路、冷却液进液通路和设置在所述气缸盖内的喷油器套管安装孔均与所述密封圈导入角错开。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实用新型柴油机,通过在喷油器本体与气缸盖之间设置连通腔体,使得喷油器本体内的回油通道与燃油回油通路之间不需要采用接头连接,同理,冷却液进液通道与冷却液进液通路之间也不需要采用接头连接,能够有效简化结构,而且在连通腔体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圈,可靠性高;通过将进油通道的进油口设置在喷油器本体的外周壁上,能够有效缩短喷油器本体与喷油泵之间的喷油器套管的长度,有利于提升油压。
[0020]通过将冷却液回液通道与所述摇臂腔相通,即冷却液来自柴油机的润滑系统,不需要设计单独的冷却系统,降低了运行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实施例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喷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25]图4为连通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实施例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柴油机,包括气缸盖1,气缸盖I上设有摇臂腔,气缸盖I上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内安装有喷油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柴油机喷油器,包括喷油器本体3,喷油器本体3的下端设有喷油嘴4,喷油器本体3内设有与喷油嘴4相通的进油通道5和回油通道6,且喷油器本体3内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设置在喷油器本体3内的冷却液进液通道7和冷却液回液通道8。优选的,进油通道5的进油口 5a为螺纹连接口,可与喷油器套管采用锥面密封的方式进行连接,防止漏油。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至少三段外径沿着喷油器本体3指向喷油嘴4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管口设置段9,每一段管口设置段9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10的密封槽11,回油通道6的回油口 6a和冷却液进液通道7的进液口 7a分别设置在其中两段管口设置段9上,且回油口 6a和进液口 7a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密封槽11之间,进油通道5的进油口 5a设置在喷油器本体3的外周壁上,冷却液回液通道8的回液口 8a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3的上端端面上。
[0028]喷油器本体3与安装腔2之间设有安装在密封槽11上的密封圈10,气缸盖I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固定喷油器本体I的喷油器夹紧结构。安装腔2内与每一段管口设置段9对应设有安装腔段12,每一段安装腔段12的底部边缘均位于与其对应的管口设置段9的底部边缘的下方,且安装腔段12与与其对应设置的管口设置段9之间形成连通腔体13,连通腔体13位于相邻两道密封圈10之间,回油通道6和冷却液进液通道7分别与其中两个连通腔体13相通。气缸盖I内设有与连通腔体13相连的通路系统,通路系统包括通过其中一个连通腔体13与回油通道6相连通的燃油回油通路14和通过另一个连通腔体13与冷却液进液通道7相通的冷却液进液通路15。进油通道5的进油口 5a上安装有喷油器套管16,喷油器套管16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安装在进油通道5上,并用于与喷油泵相连。优选的,冷却液回液通道8与摇臂腔相通,即冷却液来自柴油机的润滑系统,不需要设计单独的冷却系统,降低了运行成本。为防止密封圈10在安装的过程中损坏,自上而下,密封圈10都与位于与其配合的安装腔段12上方的所有安装腔段12无挤压现象。
[0029]本实施例的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三段管口设置段9,即密封圈11设置为三道,连通腔体13为两个,其中一个连通腔体13分别与回油通道6和燃油回油通路14相连通,另一个连通腔体13分别与冷却液进液通道7和冷却液进液通路15相连通,优选的,回油通道6的回油口 6a设置在其所在管口设置段9的密封槽10的上方,冷却液进液通道7的进液口7a设置在其所在管口设置段9的密封槽10的上方,能够有效避免回油口 6a和进液口 7a被堵塞。
[0030]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夹紧结构包括喷油器夹紧块17和用于将喷油器夹紧块17固定在气缸盖I上的夹紧螺栓18,夹紧螺栓18与喷油器夹紧块17之间设有球面垫圈19,通过夹紧螺栓18、球面垫圈19和喷油器夹紧块17将喷油器本体3固定在气缸盖I的安装腔2内,喷油器本体3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纹,方便拆装。
[0031]进一步,相邻两段安装腔段12之间设有密封圈导入角20,且燃油回油通路、冷却液进液通路和设置在气缸盖内的喷油器套管安装孔均与密封圈导入角20错开,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32]本实施例柴油机,通过在喷油器本体3与气缸盖I之间设置连通腔体13,使得喷油器本体3内的回油通道6与燃油回油通路14之间不需要采用接头连接,同理,冷却液进液通道7与冷却液进液通路15之间也不需要采用接头连接,能够有效简化结构,而且在连通腔体13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圈11,可靠性高;通过将进油通道5的进油口 5a设置在喷油器本体3的外周壁上,能够有效缩短喷油器本体3与喷油泵之间的喷油器套管16的长度,有利于提升油压。
[003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油器本体,所述喷油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喷油嘴,所述喷油器本体内设有与所述喷油嘴相通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且所述喷油器本体内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内的冷却液进液通道和冷却液回液通道; 所述喷油器本体上设有至少三段外径沿着所述喷油器本体指向所述喷油嘴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管口设置段,每一段所述管口设置段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和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的进液口分别设置在其中两段所述管口设置段上,且所述回油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密封槽之间,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的外周壁上,所述冷却液回液通道的回液口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的上端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为螺纹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设置在其所在所述管口设置段的密封槽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的进液口设置在其所在所述管口设置段的密封槽的上方。
5.一种柴油机,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上设有摇臂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喷油器,所述喷油器本体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有安装在所述密封槽上的密封圈,所述气缸盖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固定所述喷油器本体的喷油器夹紧结构; 所述安装腔内与每一段所述管口设置段对应设有安装腔段,每一段所述安装腔段的底部边缘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管口设置段的底部边缘的下方,且所述安装腔段与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管口设置段之间形成连通腔体,所述连通腔体位于相邻两道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回油通道和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连通腔体相通; 所述气缸盖内设有与所述连通腔体相连的通路系统,所述通路系统包括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连通腔体与所述回油通道相连通的燃油回油通路和通过另一个所述连通腔体与所述冷却液进液通道相通的冷却液进液通路; 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上安装有喷油器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液通道与所述摇臂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喷油器夹紧块和用于将喷油器夹紧块固定在所述气缸盖上的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与所述喷油器夹紧块之间设有球面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安装腔段之间设有密封圈导入角,且所述燃油回油通路、冷却液进液通路和设置在所述气缸盖内的喷油器套管安装孔均与所述密封圈导入角错开。
【文档编号】F02F1/40GK203783786SQ201420049845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陈日旺, 陈勇 申请人: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