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977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1)。该结合结构(1)包括,形成在涡轮壳体(33)上的排气旁通通路(33d)、及配置在该排气旁通通路(33d)的出口(33g)处的旁通阀座(37),旁通阀座(37)在排气旁通通路(33d)的轴向及径向上与排气旁通通路(33d)的出口(33g)处的涡轮壳体(33)相抵接,旁通阀座(37)与排气旁通通路(33d)的出口(33g)处的涡轮壳体(33)之间形成有气隙(G)。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结构,能够抑制从排气旁通通路(33d)通过的尾气的热量经由阀座构件(37)而传递到排气旁通通路(33d)周围的涡轮壳体(33)上。
【专利说明】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涡轮增压器中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该结合结构中,作为对排气旁通通路进行开闭的废气旁通阀(以下简称旁通阀)的阀座,旁通阀座采用与涡轮壳体分离的构件。
[0003]在该结合结构中,由于从排气旁通通路通过的尾气的热量会经由旁通阀座而传递到旁通阀座周围的涡轮壳 体上,所以旁通阀座周围的涡轮壳体容易升温。若旁通阀座周围的涡轮壳体温度太高,则其强度会降低甚至会发生变形而影响旁通阀的开闭。
[0004]【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平1-7652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排气旁通通路通过的尾气的热量经由旁通阀座而传递至旁通阀座周围的涡轮壳体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
[0006]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该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包括,形成在涡轮壳体上的排气旁通通路、及配置在该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处的旁通阀座,该旁通阀座在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轴向及径向上与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处的涡轮壳体相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座与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处的涡轮壳体之间形成有气隙。
[0007]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具有以下优点。gp,由于旁通阀座与涡轮壳体之间形成有气隙,所以能够抑制从排气旁通通路通过的尾气的热量经由旁通阀座而传递到涡轮壳体(即,旁通阀座周围的涡轮壳体)上。由此,能够防止因旁通阀座周围的涡轮壳体升温而使其强度降低并产生变形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气隙发挥隔热层的作用,所以能够防止旁通阀座周围的涡轮壳体在温度急剧变化中反复进行冷热伸缩而导致疲劳寿命减短的情况发生。
[0008]另外,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中,较佳为,所述涡轮壳体上形成有,在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的外侧环绕着该出口且内径大于该出口的内径的凹环,所述旁通阀座具有筒部、及在该筒部的一端开口的外周上形成的第I法兰,所述筒部的另一端开口的内径与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的内径尺寸相同,且该另一端开口的端面与所述凹环的底面相抵接,所述第I法兰的外周面与所述凹环的内周面相抵接。
[0009]采用该结合结构,由于筒部的另一端开口的内径与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的内径尺寸相同,且该另一端开口的端面与凹环的底面相抵接,所以,能够防止排气旁通通路的内周面与旁通阀座的内周面之间产生高低差(通路台阶),从而能够防止通路台阶将尾气气流搅乱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在该筒部的一端开口的外周上形成有第I法兰,该第I法兰的外周面与凹环的内周面相抵接,所以,在筒部的外壁与凹环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即气隙),通过该空间,旁通阀座与涡轮壳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受到阻碍,因而,能够抑制从排气旁通通路通过的尾气的热量经由旁通阀座而传递至涡轮壳体。
[0010]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旁通阀座的筒部的另一端开口的外周上形成有第2法兰。
[0011]采用该结合结构,由于在旁通阀座的筒部的另一端开口的外周上形成有第2法兰,所以旁通阀座与凹环的底面之间的抵接面积增大,旁通阀座作用于凹环底面的面压力减小,能够防止排气旁通通路凹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采用了第I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的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的阀座构件(旁通阀座)附近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14]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中的阀座构件(旁通阀座)附近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6]<第I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I能用于内燃机(例如汽车用发动机)用的涡轮增压器3。涡轮增压器3是利用从内燃机排出的尾气气流来使涡轮(省略图示)旋转,从而带动与该涡轮同轴的压缩机(省略图示)旋转来向内燃机强制性地供给空气的装置。
[0018]涡轮增压器3具备收纳涡轮的涡轮壳体33、旁通阀35、及旁通阀35用的阀座构件37 (即本实用新型的旁通阀座)。
[0019]涡轮壳体33上形成有,将内燃机排出的尾气导入至涡轮的尾气导入通路33 b、将通过了所述涡轮的尾气导入至尾气排出口 33 i的尾气导出通路33 C、及将尾气导入通路33 b与尾气导出通路33 c连通的排气旁通通路33 d。另外,涡轮壳体33中还形成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套33 e。
[0020]尾气导入通路33 b设在涡轮的外周侧。在尾气导入通路33 b的一端,形成有取入内燃机排出的尾气的取气口 33 f。在尾气导出通路33 c的一端,形成有尾气排出口 33i ;在尾气导出通路33 c的另一端,形成有底部33 f。在底部33 f上,形成有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出口 33 g、及用于将从涡轮通过后的尾气排放到尾气导出通路33 c侧的出口(省略图示)。
[0021]涡轮壳体33的底部33 f上形成有凹环33 h。凹环33 h环绕着排气旁通通路33d的出口 33 g,且凹环33 h的内周侧朝向排气旁通通路33 d (B卩,凹环33 h在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出口 33 g的外侧环绕着该出口 33 g、且内径大于该出口 33 g的内径)。如图2所示,凹环33 h由内周面33 J和环状的底面33 k构成。
[0022]阀座构件37被装配在凹环33 h内。例如可以通过压入法将阀座构件37压入到凹环33 h内。如此,阀座构件37便被设置成,环绕着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出口 33 g,且在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轴向Y及径向X上分别与涡轮壳体33相抵接。另外,阀座构件37与涡轮壳体33之间形成有气隙G。
[0023]更为详细地,如图1及图2所示,阀座构件37具有筒部37 a、及在筒部37 a的一端开口 37 b (即出口 33 g)的外周上形成的向外侧延伸的第I法兰37 c。换言之,阀座构件37是带法兰的管状体。如图2所示,筒部37 a的另一端开口 37 d的端面37 e与凹环33 h的底面33 k相抵接(即,端面37 e在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轴向Y上与涡轮壳体33相抵接),第I法兰37 c的外周面37 f与凹环33 h的内周面33 j相抵接(即,外周面37 f在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径向X上与涡轮壳体33相抵接)。由阀座构件37和凹环33 h围成的空间形成气隙G。
[0024]另外,如图1所示,筒部37 a的内径D I与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内径D 2尺寸相同。如此,筒部37 a的内周面37 g与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内周面33 m对齐,两者间不存在台阶。另外,筒部37 a的轴向Y长度与凹环33 h的轴向Y长度相同。如此,如图2所示,筒部37 a的一端开口 37 b的端面37 h、第I法兰37 c的主端面(与旁通阀35接触的面)37 1、及底部33 f都在同一平面上。
[0025]在尾气导出通路33 c内,如图1所示,设置有用于对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出口 33g进行开闭的旁通阀35。旁通阀35具有阀体35 a、转动轴部35 b、及支承部35 c。阀体35 a被支承部35 c可转动地支承在转动轴部35 b上。
[0026]支承部35 c围绕转动轴部35 b转动,则阀体35 a将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出口33 g开启或关闭。阀体35 a为闭阀状态时,阀体35 a的主面(对着排气旁通通路33 d侧的面)35 d的周缘与阀座构件37相抵接,从而阀体35 a将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出口 33g堵塞。阀体35 a为开阀状态时,阀体35 a的主面35 d的周缘离开阀座构件37,从而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出口 33 g被开启。
[0027]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I的优点在于,由于阀座构件37与涡轮壳体33之间形成有气隙G,借助于该气隙G,能够抑制从排气旁通通路33d通过的尾气的热量经由阀座构件37而传递到涡轮壳体33。因此,能够防止因阀座构件37周围的涡轮壳体33温度上升,而导致该部位的涡轮壳体33强度降低、发生变形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气隙G发挥隔热层的作用,所以能够防止阀座构件37周围的涡轮壳体33在温度急剧变化中反复进行冷热伸缩而导致疲劳寿命减短的情况发生。
[0028]另外,由于筒部37 a的内径D I与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内径D 2尺寸相同,筒部37 a的另一端开口 37 d的端面37 e与凹环33 h的底面33 k相抵接,所以,筒部37 a的内周面37 g与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内周面33 m对齐,两者间不存在高低差。因此,能够防止排气旁通通路33 d的内周面33 m与阀座构件37的内周面37 g之间出现高低差而搅乱尾气气流的情况发生。
[0029]〈第2实施方式〉
[0030]在第I实施方式中,阀座构件37为一端有法兰的管状体,但阀座构件37也可以是两端都有法兰的管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阀座构件37 B与第I实施方式的阀座构件37不同之处在于,在阀座构件37 B的筒部37 a的另一端开口 37 d的外周上还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第2法兰37 j。该第2法兰37 j的主端面(与凹环33 h的底面33 k相接触的面)37 k与筒部37 a的另一端开口 37 d的端面37 e位于同一平面。图3中示出,第2法兰37 j的径向X长度小于第I法兰37 c的径向X长度,但两长度相同也无妨。
[0031]本实施方式中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I B除了具有第I实施方式的结合结构的优点之外,还有以下优点。即,由于筒部37 a的另一端开口 37 d的外周上形成有第2法兰37 j,所以阀座构件37 B与凹环33 h的底面33 k之间的抵接面积增大,由此,阀座构件37作用于凹环33 h的底面33 k上的面压力减小,能够防止排气旁通通路33 d凹陷。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包括形成在涡轮壳体上的排气旁通通路、及配置在该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处的旁通阀座,所述旁通阀座在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轴向及径向上与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处的涡轮壳体相抵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阀座与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处的涡轮壳体之间形成有气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壳体上形成有,在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的外侧环绕着该出口且内径大于该出口的内径的凹环,所述旁通阀座具有筒部、及在该筒部的一端开口的外周上形成的第I法兰,所述筒部的另一端开口的内径与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出口的内径尺寸相同,且该另一端开口的端面与所述凹环的底面相抵接,所述第I法兰的外周面与所述凹环的内周面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旁通通路与旁通阀座之间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旁通阀座的筒部的另一端开口的外周上形成有第2法兰。
【文档编号】F02B37/18GK203742770SQ20142006577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岩田昭寿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