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歧管和发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481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进气歧管和发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和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道,还包括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通的EGR废气管道(21),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上具有导流段(22)和弧形涡流段(23),所述导流段(22)和所述弧形涡流段(23)之间具有供混合气体流过的空间,沿着所述导流段(22)的末端的导流方向,所述弧形涡流段(23)与所述导流段(22)的末端相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歧管通过进气管道上的导流段和弧形涡流段使得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更高,此时也就无需延长混合管路,也无需将EGR废气管道插入进气管道。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歧管占用的空间较小,且其进气效率更高。
【专利说明】进气歧管和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歧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1n,简称EGR)是控制发动机的NOx量的有效措施,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是保证发动机动力、排放等的一项重要指标。
[0003]传统技术中,为保证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增长混合管路,通过一段较长的管路来保证EGR废气与新鲜空气有较长的混合时间和空间,从而保证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如图1所示,第二种方法是将EGR导气管11插入进气歧管12内,EGR废气通过废气通道进入进气歧管12内,使EGR废气与进气产生逆流的效果,以此保证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
[0004]采用第一种方法时,所需的管路比较长,管路占用的空间较大;采用第二种方法时,由于EGR导气管11占用了进气歧管12的空间,因此增加了进气气流的阻力,导致进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占用的空间较小,且其进气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道,还包括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通的EGR废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上具有导流段和弧形涡流段,所述导流段和所述弧形涡流段之间具有供混合气体流过的空间,沿着所述导流段的末端的导流方向,所述弧形涡流段与所述导流段的末端相对。
[0008]优选地,在上述进气歧管中,所述EGR废气管道(21)的出气端连通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以使所述进气管道内具有位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的气体混合区。
[0009]优选地,在上述进气歧管中,所述EGR废气管道的上方内壁为导流壁,所述导流壁的末端的导流方向逆向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方向。
[0010]优选地,在上述进气歧管中,所述弧形涡流段的内壁为以所述导流段的末端为圆心的1/4圆弧结构。
[0011 ] 优选地,在上述进气歧管中,所述EGR废气管道与所述进气管道形成一体式结构。
[0012]一种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歧管。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道和EGR废气管道,EGR废气管道与进气管道相连通,进气管道的内壁上具有导流段和弧形涡流段,导流段和弧形涡流段之间具有供混合气体流过的空间,沿着导流段的末端的导流方向,弧形涡流段与导流板的末端相对。当EGR废气自EGR废气管道流入进气管道后,EGR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将在导流段的作用下流至弧形涡流段,混合后的气体将在弧形涡流段处产生涡流,进而使得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更加均匀。
[0014]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歧管通过进气管道上的导流段和弧形涡流段使得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更高,此时也就无需延长混合管路,也无需将EGR废气管道插入进气管道。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歧管占用的空间较小,且其进气效率更高。
[0015]由于上述进气歧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传统的进气歧管与EGR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Il-EGR导气管,12-进气歧管;
[0021]21-EGR废气管道,22-导流段,23-弧形涡流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占用的空间较小,且其进气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道和EGR废气管道21,进气管道用于通入新鲜空气,EGR废气管道21用于通入EGR废气,EGR废气管道21与进气管道相连通。进气管道的内壁上具有导流段22和弧形涡流段23,导流段22和弧形涡流段23之间具有供混合气体流过的空间,该空间与稳压腔相连通,混合气体指的是新鲜空气与EGR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沿着导流段22的末端的导流方向,弧形涡流段23与导流段22的末端相对。
[0025]当EGR废气自EGR废气管道21流入进气管道后,EGR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将与导流段22接触,并在导流段22的作用下流至弧形涡流段23处,由于弧形涡流段23的结构特点,混合后的气体与弧形涡流段23接触后,将在弧形涡流段23处产生涡流,进而使得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后的气体将进入稳压腔内。
[0026]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歧管通过进气管道上的导流段22和弧形涡流段23使得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更高,此时也就无需延长混合管路,也无需将EGR废气管道插入进气管道内。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管道占用的空间较小,且其进气效率更高。
[0027]为了进一步提高EGR废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EGR废气管道21的出气端可连通于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以使进气管道内具有位于进气管道的进气端的气体混合区。此结构的气体混合区与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之间的距离较近,使得EGR废气能够尽早地与空气混合,以此延长EGR废气与空气的混合时间,进而达到前述目的。
[002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EGR废气管道21的上方内壁为导流壁,该导流壁的末端的导流方向逆向于进气管道的进气方向。此处的上方内壁指的是沿竖直方向位于EGR废气管道21的顶部的内壁部分,而导流壁的末端的导流方向逆向于进气管道的进气方向,则意味着EGR废气在倒流壁的作用下将相对于空气逆流。可以理解地,这一方案通过导流壁使得EGR废气与新鲜空气产生逆流效果,使得EGR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更均匀。
[0029]经过多次的实验发现,将弧形涡流段23的内壁设置为以导流段22的末端为圆心的1/4圆弧结构时,EGR废气与空气之间的混合均匀性具有显著的增幅。当然,上述弧形涡流段23的内壁的结构仅从大致趋势进行描述,此结构在一定范围内的偏差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0]上述EGR废气管道21与进气管道可单独制造后再采用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为了提高整个进气歧管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GR废气管道21与进气管道形成一体式结构,即两者一体加工,具体地可采用铸造、机加工等技术。另外,整个进气歧管的制造材料可为金属、塑料、橡胶或者陶瓷等。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进气歧管。由于上述进气歧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通的EGR废气管道(21),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上具有导流段(22)和弧形涡流段(23),所述导流段(22)和所述弧形涡流段(23)之间具有供混合气体流过的空间,沿着所述导流段(22)的末端的导流方向,所述弧形涡流段(23)与所述导流段(22)的末端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废气管道(21)的出气端连通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以使所述进气管道内具有位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的气体混合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废气管道(21)的上方内壁为导流壁,所述导流壁的末端的导流方向逆向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涡流段(23)的内壁为以所述导流段(22)的末端为圆心的1/4圆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废气管道(21)与所述进气管道形成一体式结构。
6.一种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歧管。
【文档编号】F02M25/07GK204003192SQ20142048197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孟祥山, 高巧, 黄保科, 喻昆, 钱多德, 胡必谦, 陆荣荣, 王宏大, 欧力郡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