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622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其缸体的缸体支撑壁上设置有轴瓦安装孔和通风孔,通风孔包括设置在轴瓦安装孔左侧的第一通风孔和设置在轴瓦安装孔右侧的第二通风孔,还包括设置在轴瓦安装孔左侧并位于第一通风孔左下方的第三通风孔;优点在于将通风孔设置在轴瓦安装孔的侧方和侧下方,避开了缸孔中气体冲击的主要受力位置,可将通风孔设计的比较大而不影响气缸体的强度,而通风孔设计的比较大则省去了较多材料也即减重较多,达到了轻量化、降低油耗、节能减排的目的,且通风孔较大有利于活塞运行时平稳通风窜气,避免噪声过大。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气缸体是发动机上的主要承载零件,一方面要承受燃烧气体爆发所产生的冲击力,其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发动机内部的曲柄连杆机构都安装在缸体上,活塞运行时需要有大面积的通风孔平稳通风窜气;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国家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在保证发动机性能前提下,节能减排成为各汽车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经研究表明,发动机自重降低10%,其燃油效率即可提高10%以上,这说明若使汽车燃油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降低,降低发动机重量是重要来源。而气缸体作为发动机的主要承载零件,可减重的位置不太多,最有利的则是对通风孔区域进行减重,在满足发动机强度和性能前提下达到缸体轻量化目的。而在传统发动机的气缸体中,通风孔设置在缸孔和轴瓦安装孔之间的缸体支撑壁上,该区域可设计空间小,且为缸孔中气体冲击的主要受力位置,若要大面积增大通风孔,必然会造成强度要求不能满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孔可设计空间大,且不会对强度要求造成影响的发动机气缸体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其缸体的缸体支撑壁上设置有轴瓦安装孔和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包括设置在轴瓦安装孔左侧的第一通风孔和设置在轴瓦安装孔右侧的第二通风孔。
[0005]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孔还包括设置在轴瓦安装孔左侧并位于第一通风孔左下方的第三通风孔,可减重更多。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通风孔设置在轴瓦安装孔的侧方和侧下方,避开了缸孔中气体冲击的主要受力位置,可将通风孔设计的比较大而不影响气缸体的强度,而通风孔设计的比较大则省去了较多材料也即减重较多,达到了轻量化、降低油耗、节能减排的目的,且通风孔较大有利于活塞运行时平稳通风窜气,避免噪声过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09]图中所示:1、缸体,11、缸孔,12、缸体支撑壁,13、轴瓦安装孔,14、第一通风孔,15、第二通风孔,16、第三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发动机气缸体包括缸体1和框架(图中未示出),缸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缸孔11和设在缸体支撑壁12中间的轴瓦安装孔13,缸体支撑壁12在轴瓦安装孔1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脚;缸体支撑壁12上设有在轴瓦安装孔13左侧的第一通风孔14,在轴瓦安装孔13右侧的第二通风孔15,以及轴瓦安装孔13左侧并在第一通风孔14左下方连接脚上的第三通风孔16。
[0012]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是指图1、图2的左、右,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其缸体(I)的缸体支撑壁(12)上设置有轴瓦安装孔(13)和通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包括设置在轴瓦安装孔(13)左侧的第一通风孔(14)和设置在轴瓦安装孔(13)右侧的第二通风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还包括设置在轴瓦安装孔(13)左侧并位于第一通风孔(14)左下方的第三通风孔(16)。
【文档编号】F02F1/00GK204126748SQ20142060414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陈超, 洪进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