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716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摇臂设置在摇臂轴上,摇臂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排气凸轮接触连接,摇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排气门桥动作的带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与摇臂轴之间的摇臂上安装有控油阀机构,在摇臂轴上设置有制动油道及润滑油道,摇臂上设置有连通控油阀机构的第一制动油道,及连通控油阀机构、制动机构的第二制动油道,第一制动油道与第二制动油道之间通过控油阀机构通断,排气凸轮转动带动摇臂绕摇臂轴摆动,配合电磁阀信号驱动控油阀机构和制动机构的动作进而控制排气门桥的动作;本发明实现了发动机制动机构的集成模块化、简单化、低成本化;安装调整方便,适用性广泛。
【专利说明】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

【背景技术】
:
[0002]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持续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兴建,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物流运输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的推动作用下,载重汽车日益向重型化、高速化发展,传统的机械摩擦式制动器在工作中不堪重负,常常由于摩擦片磨损严重和制动毂温度过高而失效,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危害人身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高效、持续稳定的缓速性能和无物质消耗的发动机制动器,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推广应用。而在2012年底,国家有关机构也已经出台法规强制要求在12吨以上的卡车和大型商用客车上增设缓速制动装置。
[0003]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制动技术已广为人知。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一个先例是由康明斯(Cummins)于1965年在美国专利号3220392披露的液压式发动机制动器。该技术中的发动机制动器经过液压回路将机械输入传递到要打开的排气门。上述发动机制动过程是将发动机暂时转换为压缩机就可以实现发动机制动。在转换过程中切断燃油,在发动机活塞压缩冲程接近结束时打开排气门,允许被压缩气体(制动时为空气)释放,发动机在压缩冲程中压缩气体所吸收的能量,不能在随后的膨胀冲程返回到发动机活塞,而是通过发动机的排气及散热系统散发掉。最终实现有效的发动机制动,减缓车辆的速度。
[0004]现在主流的发动机压缩制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5]1、如早期康明斯的发动机制动装置,是一种顶置在发动机上的附件,在发动机上增加一个小气门,专门负责发动机制动。为了安装此类发动机制动器,在汽缸和阀盖之间要添加垫圈,额外地增加发动机的高度、重量及成本;
[0006]2、1974年由美国皆可博(JVS)公司在专利第3809033号公开的一种集成式摇臂制动器。这种制动装置是在发动机上增加一个由电磁阀控制的液压系统以形成液压链而控制排气门的开启,从而实现发动机制动功能,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在长期的制动过程中承压油一直处于封闭腔中,由于高压泄露,会影响制动器的持续制动效果,并且其额外体积较大,制造成本相对$父尚;
[0007]3、将发动机制动装置集成于常规排气摇臂之中,通过增设凸轮制动凸起来实现发动机制动,这种结构较为紧凑,重量轻,在能够实现发动机制动的基础上大大地减小了整机的重量和体积。
[0008]但是就这种集成式摇臂系统的开发研宄中,目前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2001年美国马克(Mack)卡车公司的第6234143号专利公开了又一种集成式摇臂制动器,其在原有凸轮机构中又增设了排气再循环(EGR)凸台,增加了气门桥,但是在制动时仅打开一个排气门,在阀桥和摇臂上也存在不对称载荷;2001年康明斯(Cummins)发动机公司在美国专利第6253730号公开了一种带有阀升重置机构的集成式摇臂制动系统,解决了上述制动时开单阀所造成的非对称载荷问题。但重置时间太短、重置高度太小,在高发动机速度时无法正常工作;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的申请号为200810024409.2的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易于控制,但是需要增加额外的凸轮切换装置,制造和装配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了发动机制动装置的集成模块化、简单化、低成本化的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
[0010]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11]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摇臂设置在摇臂轴上,摇臂的一端通过销子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排气凸轮接触连接,摇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排气门桥动作的具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排气门桥,制动机构控制排气门桥的动作,制动机构与摇臂轴之间的摇臂上安装有控油阀机构,在摇臂轴上设置有制动油道及润滑油道,摇臂上设置有连通控油阀机构的第一制动油道,以及连通控油阀机构、制动机构的第二制动油道,摇臂轴的制动油道与第一制动油道连通,第一制动油道与第二制动油道之间通过控油阀机构连通或阻断,在摇臂上设置有连通润滑油道及销子的第一润滑油道、连通制动机构的第二润滑油道,摇臂轴上的润滑油道、第一润滑油道、第二润滑油道连通,排气凸轮转动带动摇臂绕摇臂轴摆动,配合电磁阀信号驱动控油阀机构和制动机构的动作进而控制排气门桥的动作。
[0012]上述的控油阀机构是:控油阀柱塞和压缩弹簧同轴安装在摇臂中部靠下的活塞腔内,在活塞腔的下部设置有卡簧或卡簧及导向垫片,控油阀柱塞的下端穿过卡簧或卡簧及导向垫片伸出活塞腔外,压缩弹簧的一端顶紧在卡簧或导向垫片上、另一端顶紧在控油阀柱塞的台阶面上;活塞腔的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制动油道连通的油孔,在活塞腔的中部设置有与制动机构连通的油孔、以及与外界连通的泄油孔,用于释放活塞腔内的高压油;正常状态下控油阀柱塞受弹簧力作用处于上部非操作位置,控油阀柱塞上平面封闭活塞腔上部的油孔,此时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处于连接状态;接收到电磁阀制动信号后,控油阀受油压驱动压缩弹簧处于下部操作位置,同时封闭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
[0013]或是:
[0014]所述的控油阀机构是:控油阀柱塞安装在摇臂中部靠下的活塞腔内,所述的控油阀柱塞是在圆柱体的中部及下部分别开设有环形槽及用于连通两环形槽的、轴向设置的直槽;弹簧片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摇臂的一侧面上、另一端卡箍在控油阀柱塞下部的环形槽上,在摇臂上螺接有两个以上的导向螺栓,两导向螺栓的内端设置在控油阀柱塞的直槽内,正常状态下控油阀柱塞受弹簧片力作用处于上部非操作位置,控油阀柱塞上平面封闭活塞腔上部的油孔,此时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处于连接状态;;接收到电磁阀制动信号后,控油阀受油压驱动压缩弹簧片处于下部操作位置,同时封闭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
[0015]上述的控油阀柱塞的圆柱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避免接触时的应力集中及控油阀柱塞运动时发生卡滞的圆弧面。
[0016]上述的控油阀柱塞的下方的缸体上设置有重置销,伸出活塞腔外的控油阀柱塞直接或通过与其连接的窝座与重置销接触连接。
[0017]上述的具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是:包括有单向阀机构及制动机构,单向阀机构设置在第二润滑油道上,单向阀机构控制第二润滑油道与制动机构之间的通断。
[0018]上述的制动机构是:制动活塞安装在摇臂靠近排气门端的制动腔中,摇臂上设置有伸入制动腔内且与制动活塞之间有补偿间隙L的调整螺栓,制动腔内的调整螺栓上套装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的一端顶紧在制动活塞内腔底部、另一端顶紧在制动腔的顶部,伸出摇臂外的制动活塞的端部直接或通过与其连接的窝座与排气门桥接触连接,进行排气动作以打开排气门,制动腔的上部与第二制动油道连通。
[0019]上述的单向阀机构是:摇臂中部靠上部的阶梯形盲孔内设置有单向阀,包括有阀座、阀芯和阀芯上侧的回位弹簧,所述的阶梯型盲孔底部作为单向阀的阀座,所述的阀座上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与摇臂的阶梯型盲孔内腔过盈配合连接,盲孔顶端装配有螺栓堵头用于封装和密封;所述的盲孔的下部设置有与润滑油道连通的油孔、中部设置有与制动机构相连接的油孔;阀芯为钢球或带凹腔的柱塞与钢球组成,回位弹簧的一端顶紧在螺栓堵头上、另一端顶紧在阀芯上;单向阀的启闭控制从摇臂轴到制动机构之间的第二润滑油道的通断。
[0020]上述的具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是:制动活塞设置在摇臂上靠近排气门端的制动腔内,制动腔的上端设置有调整螺栓,在调整螺栓内设置有径向油孔和轴向油孔,径向油孔连通摇第二润滑油道,轴向油孔连通制动活塞上的盲孔,在盲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置有钢珠或带球头的阀芯,钢珠或阀芯的球头通过弹簧顶紧在轴向油孔的底部,制动活塞的上端与调整螺栓的底部之间的补偿间隙L。
[0021]上述的电磁阀设置在摇臂轴上,摇臂轴固定于缸体上,电磁阀控制进入摇臂轴中制动油道的开启和关闭。
[0022]上述的排气凸轮上设置有正常排气凸起、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以及制动再循环凸起。
[0023]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24]1、本发明不需要另设复杂的机械液压结构,实现了发动机制动机构的集成模块化、简单化、低成本化;
[0025]2、本发明安装调整也很方便,适用性广泛,可满足两进一排,两进两排等常见的气门布置方式;
[0026]3、本发明同时缩短油路行程和削减了执行元件,提高了发动机制动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27]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28]图2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29]图3是实施例2带球头的阀芯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4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0032]图6是实施例3的控油阀柱塞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33]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4]实施例1:参见图1:
[0035]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摇臂1设置在摇臂轴2上,摇臂1的一端通过销子3设置有滚轮4,销子3采用铜销,滚轮4与排气凸轮5接触连接,摇臂1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排气门桥6动作的制动机构7,制动机构7的下方设置有排气门桥6,制动机构7控制排气门桥6的动作,制动机构7与摇臂轴2之间的摇臂1上安装有控油阀机构8,在摇臂轴2上设置有制动油道9及润滑油道22,摇臂1上设置有连通控油阀机构8的第一制动油道10,以及连通控油阀机构8、制动机构10的第二制动油道11,摇臂轴2的制动油道9与第一制动油道10连通,第一制动油道10与第二制动油道11之间通过控油阀机构8连通或阻断,在摇臂1上设置有连通润滑油道22及销子3的第一润滑油道23、连通制动机构7的第二润滑油道24,摇臂轴2上的润滑油道22、第一润滑油道23、第二润滑油道24连通,排气凸轮5转动带动摇臂1绕摇臂轴2摆动,配合电磁阀信号驱动控油阀机构8和制动机构7的动作进而控制排气门桥6的动作。
[0036]上述的控油阀机构8是:控油阀柱塞12和压缩弹簧13同轴安装在摇臂1中部靠下的活塞腔14内,在活塞腔14的下部设置有卡簧15或卡簧15及导向垫片16,控油阀柱塞12的下端穿过卡簧15或卡簧15及导向垫片16伸出活塞腔14外,压缩弹簧13的一端顶紧在卡簧15或导向垫片16上、另一端顶紧在控油阀柱塞12的台阶面上;活塞腔14的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制动油道10连通的油孔17,在活塞腔14的中部设置有与制动机构7连通的油孔18、以及与外界连通的泄油孔19,用于释放活塞腔17内的高压油;正常状态下控油阀柱塞12受弹簧13力作用处于上部非操作位置,控油阀柱塞12上平面封闭活塞腔14上部的油孔17,此时活塞腔14中部的油孔18和泄油孔19处于连接状态;接收到电磁阀制动信号后,控油阀受油压驱动压缩弹簧13处于下部操作位置,同时封闭活塞腔14中部的油孔18和泄油孔19。
[0037]上述的控油阀柱塞12的下方的缸体上设置有重置销20,伸出活塞腔14外的控油阀柱塞12直接或通过与其连接的窝座21与重置销20接触连接。
[0038]上述的具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7是:包括有单向阀机构31及制动机构7,单向阀机构31设置在第二润滑油道24上,单向阀机构控31制第二润滑油道24与制动机构7之间的通断。
[0039]上述的制动机构7是:制动活塞25安装在摇臂1靠近排气门端的制动腔26中,摇臂1上设置有伸入制动腔26内且与制动活塞25之间有补偿间隙L的调整螺栓27,调整螺栓27通过锁紧螺母28定位,制动腔26内的调整螺栓27上套装有预紧弹簧29,预紧弹簧29的一端顶紧在制动活塞25内腔底部、另一端顶紧在制动腔26的顶部,伸出摇臂1外的制动活塞25的端部直接或通过与其连接的窝座30与排气门桥6接触连接,进行排气动作以打开排气门,制动腔26的上部设置有油孔与第二制动油道11连通。
[0040]上述的单向阀机构31是:摇臂1中部靠上部的阶梯形盲孔32内设置有单向阀,包括有阀座、阀芯和阀芯上侧的回位弹簧33,所述的阶梯型盲孔32底部作为单向阀的阀座,所述的阀座上设置有衬套34,所述衬套34与摇臂1的阶梯型盲孔32内腔过盈配合连接,盲孔32顶端装配有螺栓堵头35用于封装和密封;所述的盲孔32的下部设置有与润滑油道22连通的油孔36、中部设置有与制动机构相7连接的油孔37 ;阀芯为钢球38或带凹腔的柱塞39与钢球38组成,回位弹簧33的一端顶紧在螺栓堵头35上、另一端顶紧在阀芯上;单向阀的启闭控制从摇臂轴2到制动机构7之间的第二润滑油道24的通断。
[0041]上述的电磁阀设置在摇臂轴2上,摇臂轴2固定于缸体上,电磁阀控制进入摇臂轴2中制动油道9的开启和关闭。
[0042]上述的排气凸轮5上设置有正常排气凸起40、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及制动再循环凸起42。
[0043]排气凸轮5是在原有的常规凸轮正常排气凸起40的基础上又增设了 BGR(BrakeGas Recirculat1n)制动再循环凸起42和CR(Compress1n-Release)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 ;BGR凸起42作用于进气冲程时进气门关闭以后,并在压缩冲程开始后持续一段时间,BGR凸起42需要配合排气制动及涡轮增压器一起使用;CR凸起41动作于压缩冲程结束前,结束于做功冲程开始后。
[0044]本发明具有阀升重置功能:
[0045]所述的控油阀机构8处于操作位置时,控油阀柱塞12下行,封闭泄油孔19及与制动机构7相连的油孔18,制动腔26内形成液压封闭区,间隙L得到消除。当排气凸轮5转动到一定角度滚轮接触正常排气凸起40时,摇臂1摆动幅度较大,控油阀柱塞12下部开始接触缸体上的重置销20,并推动控油阀柱塞12上行恢复到非操作位置,与制动机构7相连的油孔18与泄油孔19连通,制动腔26内油压泄出,制动活塞25底面与调整螺栓27间隙L得到重置。
[004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0047]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电磁阀处于截断状态,摇臂轴2上润滑油道22始终处于供油状态,分别润滑销子3、滚轮4及通过单向阀向制动机构7供油用于润滑制动活塞25配合制动腔26上部油孔的运动副;摇臂轴2上制动油道9无压力油输入,也无法通过油道第一制动油道10和活塞腔14上部的油孔17向控油阀机构8供油,控油阀柱塞12在压缩弹簧13作用下处于上部非操作位置,泄油孔19和油孔18始终同制动活塞腔14相连接,此时摇臂1内部存在一个开放的润滑油链,流动顺序为摇臂轴2上的润滑油道22—第二润滑油道24—阶梯形盲孔32—第二润滑油道24—制动腔26的上部的油孔一制动腔26—第二制动油道11 一活塞腔14一泄油孔19,始终保持泄油状态;工作时当排气凸轮5转动至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与滚轮4接触时,由于制动机构7中预留间隙值L正好等于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升程和排气门间隙的总和,因此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产生的升程不足以弥补该预留间隙,所以不能打开排气门实现排气功能,这就是该预留间隙所起的作用。当凸轮5旋转到正常排气凸起40与滚轮4接触时,此时阀升较大,在补足预留阀隙之后还有足够的阀升量使排气门发生动作,从而打开排气门实现正常排气动作。
[0048]当需要进行发动机辅助制动时,电磁阀处于开通状态,发动机通过摇臂轴2上的制动油道9开始向摇臂1内的控油阀机构8所处的活塞腔14供油。控油阀柱塞12受油压作用压缩回位弹簧13处于下部操作位置,从而封闭泄油孔19,和油孔18 ;此时开放的油路在延伸至终端活塞腔14后建立油液背压,待控油阀机构8和制动机构7所处的腔压力同摇臂轴2供油压力趋于相等时,单向阀在回位弹簧33的作用下下行,与阶梯盲孔32内的衬套34相接触并将该通孔(阀座)封闭。此时原来开放的润滑油链转换为制动油锁止链,形成了液压刚性连接,间隙L被消除;此时当排气凸轮5转动至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与滚轮4接触时,由于制动机构7与摇臂1已形成刚性连接,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所产生的升程能同比例的作用在制动活塞25上,并触动排气门桥6提前打开排气门以实现制动功能。制动再循环凸起42同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工作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0049]当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41升程结束后,凸轮5继续转动并接近正常排气凸起40与滚轮4接触,产生的升程也随之增大,直到控油阀柱塞12底部接触缸体重置销20,两者的作用力推动控油阀柱塞12向上运动并密封活塞腔上部的油孔17,使控油阀机构8处于非操作位置,从而导致制动油锁止链开放泄油,该处形成的液压刚性连接被解除,间隙L得到重置,实现正常的排气阀升,一个制动循环完成。如果不解除发动机制动命令,则发动机制动循环会随着发动机的运转继续进行。
[0050]当关闭电磁阀时,发动机辅助制动结束,制动油不再进入摇臂轴2的制动油道9内,控油阀柱塞12在回位弹簧13作用下处于非操作位置,将始终保持开放的润滑油链,摇臂1内的各油道处于连通状态,此时发动机恢复正常运转状态。
[0051]实施例2:参见图2、3:
[0052]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制动机构7自带有单向阀结构。
[0053]所述的制动机构7是:制动活塞43设置在摇臂1上靠近排气门端的制动腔26内,制动腔26的上端设置有调整螺栓44,调整螺栓44通过锁紧螺母45固定,在调整螺栓44内设置有径向油孔46和轴向油孔47,径向油孔46连通第二润滑油道24,轴向油孔47连通制动活塞43上的盲孔48,在盲孔48内设置有弹簧49,弹簧49的上端设置有钢珠50或带球头的阀芯51,钢珠50或阀芯51的球头通过弹簧49顶紧在轴向油孔47的底部,制动活塞43的上端与调整螺栓44的底部之间的补偿间隙L。
[0054]球头带腔的阀芯51的整个阀芯容纳在制动活塞48内腔,保持阀芯51的导向性,
稳定性更好。
[0055]实施例3:参见图:4一6:
[0056]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控油阀机构的结构不同:
[0057]所述的控油阀机构8是:控油阀柱塞52安装在摇臂1中部靠下的活塞腔内,所述的控油阀柱塞52是在圆柱体的中部及下部分别开设有环形槽53、54及用于连通两环形槽53,54的、轴向设置的直槽55 ;弹簧片56 —端通过螺栓57固定在摇臂1的一侧面上、另一端卡箍在控油阀柱塞52下部的环形槽54上,在摇臂1上螺接有两个导向螺栓58、59,两导向螺栓58、59的内端设置在控油阀柱塞52的直槽55内,正常状态下控油阀柱塞52受弹簧片56力作用处于上部非操作位置,控油阀柱塞52上平面封闭活塞腔上部的油孔17,此时活塞腔中部的油孔18和泄油孔19处于连接状态;接收到电磁阀制动信号后,控油阀受油压驱动压缩弹簧片56处于下部操作位置,也就是油压推动控油阀柱塞52向下运动并压缩弹簧片56,下行的位置量通过导向螺栓58对环形槽53的限位固定,此时导向螺栓58处于环形槽53的上部,而导向螺栓59处于直槽55内以防止控油阀柱塞52的转动,此时,控油阀柱塞52的上部圆柱面封闭活塞腔中部的油孔18和泄油孔19。
[0058]上述的控油阀柱塞52的圆柱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避免接触时的应力集中及控油阀柱塞52运动时发生卡滞的圆弧面59。
[0059]控油阀柱塞52上的两环形槽53、54的之间形成圆柱面60、61,双圆柱面60、61有利于提尚在活塞腔的定位精度及导向性。
[006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摇臂设置在摇臂轴上,摇臂的一端通过销子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排气凸轮接触连接,摇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排气门桥动作的具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排气门桥,制动机构控制排气门桥的动作,制动机构与摇臂轴之间的摇臂上安装有控油阀机构,在摇臂轴上设置有制动油道及润滑油道,摇臂上设置有连通控油阀机构的第一制动油道,以及连通控油阀机构、制动机构的第二制动油道,摇臂轴的制动油道与第一制动油道连通,第一制动油道与第二制动油道之间通过控油阀机构连通或阻断,在摇臂上设置有连通润滑油道及销子的第一润滑油道、连通制动机构的第二润滑油道,摇臂轴上的润滑油道、第一润滑油道、第二润滑油道连通,排气凸轮转动带动摇臂绕摇臂轴摆动,配合电磁阀信号驱动控油阀机构和制动机构的动作进而控制排气门桥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油阀机构是:控油阀柱塞和压缩弹簧同轴安装在摇臂中部靠下的活塞腔内,在活塞腔的下部设置有卡簧或卡簧及导向垫片,控油阀柱塞的下端穿过卡簧或卡簧及导向垫片伸出活塞腔夕卜,压缩弹簧的一端顶紧在卡簧或导向垫片上、另一端顶紧在控油阀柱塞的台阶面上;活塞腔的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制动油道连通的油孔,在活塞腔的中部设置有与制动机构连通的油孔、以及与外界连通的泄油孔,用于释放活塞腔内的高压油;正常状态下控油阀柱塞受弹簧力作用处于上部非操作位置,控油阀柱塞上平面封闭活塞腔上部的油孔,此时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处于连接状态;接收到电磁阀制动信号后,控油阀受油压驱动压缩弹簧处于下部操作位置,同时封闭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 或是: 所述的控油阀机构是:控油阀柱塞安装在摇臂中部靠下的活塞腔内,所述的控油阀柱塞是在圆柱体的中部及下部分别开设有环形槽及用于连通两环形槽的、轴向设置的直槽;弹簧片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摇臂的一侧面上、另一端卡箍在控油阀柱塞下部的环形槽上,在摇臂上螺接有两个以上的导向螺栓,两导向螺栓的内端设置在控油阀柱塞的直槽内,正常状态下控油阀柱塞受弹簧片力作用处于上部非操作位置,控油阀柱塞上平面封闭活塞腔上部的油孔,此时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处于连接状态;;接收到电磁阀制动信号后,控油阀受油压驱动压缩弹簧片处于下部操作位置,同时封闭活塞腔中部的油孔和泄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油阀柱塞的圆柱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避免接触时的应力集中及控油阀柱塞运动时发生卡滞的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油阀柱塞的下方的缸体上设置有重置销,伸出活塞腔外的控油阀柱塞直接或通过与其连接的窝座与重置销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是:包括有单向阀机构及制动机构,单向阀机构设置在第二润滑油道上,单向阀机构控制第二润滑油道与制动机构之间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机构是:制动活塞安装在摇臂靠近排气门端的制动腔中,摇臂上设置有伸入制动腔内且与制动活塞之间有补偿间隙L的调整螺栓,制动腔内的调整螺栓上套装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的一端顶紧在制动活塞内腔底部、另一端顶紧在制动腔的顶部,伸出摇臂外的制动活塞的端部直接或通过与其连接的窝座与排气门桥接触连接,进行排气动作以打开排气门,制动腔的上部与第二制动油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机构是:摇臂中部靠上部的阶梯形盲孔内设置有单向阀,包括有阀座、阀芯和阀芯上侧的回位弹簧,所述的阶梯型盲孔底部作为单向阀的阀座,所述的阀座上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与摇臂的阶梯型盲孔内腔过盈配合连接,盲孔顶端装配有螺栓堵头用于封装和密封;所述的盲孔的下部设置有与润滑油道连通的油孔、中部设置有与制动机构相连接的油孔;阀芯为钢球或带凹腔的柱塞与钢球组成,回位弹簧的一端顶紧在螺栓堵头上、另一端顶紧在阀芯上;单向阀的启闭控制从摇臂轴到制动机构之间的第二润滑油道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单向阀结构的制动机构是:制动活塞设置在摇臂上靠近排气门端的制动腔内,制动腔的上端设置有调整螺栓,在调整螺栓内设置有径向油孔和轴向油孔,径向油孔连通摇第二润滑油道,轴向油孔连通制动活塞上的盲孔,在盲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置有钢珠或带球头的阀芯,钢珠或阀芯的球头通过弹簧顶紧在轴向油孔的底部,制动活塞的上端与调整螺栓的底部之间的补偿间隙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设置在摇臂轴上,摇臂轴固定于缸体上,电磁阀控制进入摇臂轴中制动油道的开启和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制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凸轮上设置有正常排气凸起、压缩释放式制动凸起以及制动再循环凸起。
【文档编号】F01L1/18GK104500164SQ201510003184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3日
【发明者】马国伟, 关大众, 陈能舜 申请人:浙江康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