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1300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气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气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缸盖进气道多采用椭圆形设计,最小截面多设计在进气道末端,即进气门座圈孔的位置;排气道多采用圆形设计,最小截面多设计在排气道的前端,即排气门座圈孔的位置,因燃烧室大小决定了进、排气门座圈孔的大小,使得进气流量无法提高、排气不顺畅。

气缸盖气道以螺旋气道和充量气道为主,必要时增加辅助进气歧管,不能充分利用气道结构并提高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气缸盖内部的气道结构,使得进气流量大,排气顺畅,且不需要增加辅助进气歧管的发动气缸盖气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气缸盖气道,包括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道入口形状为矩形;

所述排气道出口形状为类葫芦形,包括上葫芦、下葫芦及连接所述上葫芦和所述下葫芦的收缩段,所述上葫芦和下葫芦均为矩形;

所述进气道的中心轨迹线从入口到出口的曲率半径依次增大;所述进气道从入口到出口依次划分为燃油喷射区域、流量形成区域及涡流形成区域,所述燃油喷射区域、所述流量形成区域、所述滚流形成区域的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依次减小,燃油喷射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与流量形成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涡流形成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与流量形成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的差值的绝对值;

所述流量形成区域靠近所述燃油喷射区域的一端设有气门导管安装孔;

所述排气道的中心轨迹线从入口到出口的曲率半径依次增大。

进一步,所述上葫芦和所述下葫芦的面积之比为1:3。

进一步,所述燃油喷射区域、流量形成区域及涡流形成区域的截面积比为7:3:5。

进一步,所述燃油喷射区域、流量形成区域及涡流形成区域的长度比为5:2:2。

进一步,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流量形成区域的中心轨迹线的交点处的切线呈钝角。

进一步,所述钝角为105°。

进一步,所述进气道的最小截面在所述燃油喷射区域靠近所述流量形成区域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排气道的最小截面在排气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气道的最小截面不在进气道的末端,排气道的最小截面也不在排气道的前端,不会因燃烧室的大小影响进气和排气量;

不需要辅助进气歧管,仅利用气道自身的结构就能提高发动机的形成,进气道由三段组成,实现涡流式设计,使燃油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利用率,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油耗,优化了排放,提高了整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1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沿b-b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5沿c-c向的剖视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进气道,2、排气道,1-1、燃油喷射区域,1-2、流量形成区域,1-3、涡流形成区域,1-4、气门导管安装孔,2-1、排气道出口,2-2、排气道入口,2-11、上葫芦,2-12、收缩段,2-13、下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一种发动气缸盖气道,包括进气道1和排气道2,所述进气道1入口形状为矩形;

所述排气道2出口形状为类葫芦形,包括上葫芦、下葫芦及连接所述上葫芦和所述下葫芦的收缩段,所述上葫芦和下葫芦均为矩形,面积比为1:3;

所述进气道1的中心轨迹线从入口到出口的曲率半径依次增大;所述进气道1从入口到出口依次划分为燃油喷射区域1-1、流量形成区域1-2及涡流形成区域1-3,所述燃油喷射区域1-1、所述流量形成区域1-2、所述滚流形成区域1-3的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依次减小,燃油喷射区域1-1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与流量形成区域1-2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涡流形成区域1-3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与流量形成区域1-2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的差值的绝对值;

所述燃油喷射区域1-1、流量形成区域1-2及涡流形成区域1-3的截面积比为7:3:5。

所述流量形成区域1-2靠近所述燃油喷射区域1-1的一端设有气门导管安装孔1-4;

所述排气道2的中心轨迹线从入口到出口的曲率半径依次增大。

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1-4的轴线与所述流量形成区域1-2的中心轨迹线的交点处的切线呈105°。

所述进气道1的最小截面在所述燃油喷射区域1-1靠近所述流量形成区域1-2的一端。

所述排气道2的最小截面在排气道入口2-2和排气道出口2-1之间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气道,包括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道入口形状为矩形,所述排气道出口形状为类葫芦形;所述进气道的中心轨迹线从入口到出口的曲率半径依次增大;所述进气道从入口到出口依次划分为燃油喷射区域、流量形成区域及涡流形成区域,所述燃油喷射区域、流量形成区域、滚流形成区域的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依次减小,燃油喷射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与流量形成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涡流形成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与流量形成区域中心轨迹线的曲率半径的差值的绝对值;所述流量形成区域靠近所述燃油喷射区域的一端设有气门导管安装孔;排气道的中心轨迹线从入口到出口的曲率半径依次增大。

技术研发人员:舒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舒迪赛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5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