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增压发动机的集气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681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V型增压发动机的集气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增压发动机的集气箱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V型增压发动机,其左右分别布置增压器,两侧增压后空气经过冷却后,分别进入左右两列气缸。也有先将两侧增压冷却后空气先汇集,然后再分配给两列气缸,该汇集及分配装置即传统的集气箱。传统集气箱左右进气互相干扰,且由于发动机排放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发动机采用废气再循环系统(EGR),传统集气箱对EGR系统布置比较困难,同时也制约了EGR率及EGR的减排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型增压发动机的集气箱结构。

技术方案:一种V型增压发动机的集气箱结构,包括集气部分、废气进口部分、混合室和出气部分;

所述集气部分在所述发动机增压中冷后并对进气进行汇集,所述集气部分的新鲜空气通道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

所述废气进口部分在所述发动机EGR阀后并引入废气,所述废气进口部分的废气通道与所述集气部分垂直相交,并处于所述集气部分的气体通道最小处;

所述混合室与所述集气部分固定连接,混合室的气体通道为圆柱形,和所 述集气部分的新鲜空气通道的圆锥形小端尺寸相同,在所述混合室圆柱形气体通道侧面布置有若干孔,与所述废气进口部分的废气通道相通;

所述出气部分在所述混合室以后,出气部分的混合气体通道为上小下大圆锥形,圆锥形小端与所述混合室的圆柱形气体通道尺寸相同,均匀的混合气体最终被分配进入所述发动机两列气缸。

作为优化:所述集气部分的新鲜空气通道上部圆锥形的直径大小为φ122mm,下部圆锥形的直径大小为φ86mm。

作为优化:所述废气进口部分的废气通道内径φ50mm,所述废气通道中心距集气部分末端为18mm。

作为优化:所述混合室的圆柱形气体通道高为35mm,所述混合室圆柱形气体通道侧面布置有4×φ25孔。

作为优化:所述出气部分的圆锥形混合气通道大端直径为φ106mm。

作为优化:所述集气箱结构还适用于V型增压中冷发动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空气和废气的更好混合,并能提高EGR率,减少发动机排放,适用于V型增压中冷发动机或V型增压发动机,包括汽油机、柴油机及天然气发动机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气流走向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V型增压发动机的集气箱结构,包括集气部分1、废气进口部分2、混合室3和出气部分4。

所述集气部分1在所述发动机增压中冷后并对进气进行汇集,其新鲜空气通道部分为上大下小圆锥形,上部直径φ122mm,下部直径φ86mm。

所述废气进口部分2在所述发动机EGR阀后并引入废气,废气通道内径φ50mm,与所述集气部分1垂直相交,并处于所述集气部分的气体通道最小处,废气通道中心距集气部分末端18mm。

所述混合室3紧连所述集气部分1,其气体通道为圆柱形,所述集气部分圆锥形小端尺寸相同即φ86mm,圆柱形气体通道高35mm,在所述混合室圆柱形气体通道侧面布置4×φ25孔,与所述废气进口部分2的废气通道相通,由于该处气体通道尺寸变小,气流速度变大,新鲜空气压力降低,有利于更多废气进入新鲜空气中,形成混合气体。

所述出气部分4在所述混合室3以后,其混合气体通道为上小下大圆锥形,其圆锥小端与所述混合室的圆柱形气体通道尺寸相同即φ86mm,圆锥形混合气通道大端直径φ106mm,圆锥形混合气体通道有利于减少所述集气部分1和所述混合室2气体通道变化对气流的阻力影响,相互错开20mm的出气结构既可以产生一定气体涡流,有利于气体混合均匀,又可最大程度避免两列进气的相互干扰,均匀的混合气体最终被分配进入所述发动机两列气缸,进入两列气缸混合器出口内径均为φ78mm。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空气和废气的更好混合,并能提高EGR率,减少发动机排放,适用于V型增压中冷发动机或V型增压发动机,包括汽油机、柴油机及天然气发动机等。

上述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