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汽车空滤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9632发布日期:2018-06-30 04:3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汽车空滤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型汽车空滤器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重型牵引车、载货车,越来越多地使用燃气发动机,排气温度比柴油发动机高大约100℃,同时,中冷后的进气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动机爆震,以致造成发动机故障。空滤器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寿命明显缩短,如果损坏后未及时发现,未经妥善过滤的空气进入增压器,会严重损坏发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汽车空滤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重型汽车空滤器总成,包括空滤器壳本体,与所述空滤器壳本体顶端相配合的隔热层端盖,其中,在所述空滤器壳本体与所述隔热层端盖之间设置隔热层组件。

所述隔热层组件包括与所述空滤器壳本体相配合的隔热层圆盘底座,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隔热层圆盘底座内圆侧面上的若干个限位结构,扣合在所述若干限位结构上的隔热层垫片。

所述隔热层圆盘底座底面圆周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插杆,所述插杆与所述空滤器壳本体顶面圆周设置的插孔相插接。

所述隔热层圆盘底座的内圆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配合的滑道,在所述滑道上端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容纳所述限位结构的开口。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隔热层圆盘底座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的铰接座,铰接在所述铰接座上的限位件,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件上的压簧,所述压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道内圆侧面上。

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与所述滑道相配合的半圆弧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半圆弧限位块顶部的定位块,与所述半圆弧限位块相对应的扣合槽,所述扣合槽与所述隔热层垫片相配合。

所述半圆弧限位块底面设有与所述铰接座活动连接的铰接套。

所述隔热层垫片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空滤器壳本体中部的连接轴相套接的安装孔。

所述空滤器壳本体外侧面设有紧固螺栓组件,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连接耳,设置在连接耳上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栓上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匹配燃气发动机的重型汽车空滤器总成,有效解决发动机对进气系统进行热辐射造成进气温度过高以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空滤器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带隔热层组件的空滤器总成能有效隔绝外界热源对空滤器内部的热辐射,有效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避免发动机因此出现故障,有效延长空滤器在高温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另外,隔热层组件中的限位件的设置,方便隔热层垫片的便于安装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热层圆盘底座与限位结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空滤器壳本体;2、隔热层端盖;3、隔热层组件;30、隔热层圆盘底座;300、滑道;301、开口;31、限位结构;310、铰接座;311、限位件;3110、半圆弧限位块;3111、定位块;3112、扣合槽;3113、铰接套;312、压簧;32、隔热层垫片;4、紧固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重型汽车空滤器总成,包括空滤器壳本体1,与空滤器壳本体1顶端相配合的隔热层端盖2,其中,在空滤器壳本体1与隔热层端盖2之间设置隔热层组件3。

隔热层组件3包括与空滤器壳本体1相配合的隔热层圆盘底座30,等间距设置在隔热层圆盘底座30内圆侧面上的若干个限位结构31,扣合在若干限位结构31上的隔热层垫片32。

隔热层圆盘底座30底面圆周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插杆,插杆与空滤器壳本体1顶面圆周设置的插孔相插接。

隔热层圆盘底座30的内圆侧面上设有与限位结构31相配合的滑道300,在滑道300上端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容纳限位结构31的开口301。

限位结构31包括与隔热层圆盘底座30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的铰接座310,铰接在铰接座310上的限位件311,一端连接在限位件311上的压簧312,压簧312的另一端连接在滑道300内圆侧面上。

限位件311上设有与滑道300相配合的半圆弧限位块3110,设置在半圆弧限位块3110顶部的定位块3111,与半圆弧限位块3110相对应的扣合槽3112,扣合槽3112与隔热层垫片32相配合。

半圆弧限位块3110底面设有与铰接座310活动连接的铰接套3113。

隔热层垫片32中部开设有与空滤器壳本体1中部的连接轴相套接的安装孔。

空滤器壳本体1外侧面设有紧固螺栓组件4,螺栓组件4包括连接耳,设置在连接耳上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栓上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