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轴向排汽的汽轮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547发布日期:2018-11-24 10:3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排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化轴向排汽的汽轮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化高效化的目标要求越来越急迫。在汽轮机排汽装置中,一直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一般的排汽装置都是通过一段冷凝管液化成液态,然后输送至储水腔内。这种方法运行下,一旦冷凝管热化效率就会急剧下降,而且长时间的水渍会对冷凝管造成侵害,加大维护成本。因此一种新型的轴向排汽装置成为当今的发展必然趋势,其中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轴向排汽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轴向排汽的汽轮机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化轴向排汽的汽轮机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端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传动腔右端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下端的储水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储水腔之间相通设有注水通道,所述传动腔前端内壁内嵌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后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圆转盘,所述圆转盘前后端面内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接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槽对接且前后对称的t形套筒,所述t形套筒靠近所述圆转盘一端末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内设有上下对称的滑块,所述传动腔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固定块,所述t形套筒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t形套筒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近对称中心端且前后对称的推环,所述推环上铰链连接有铰链杆,所述铰链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块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推环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传动腔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圆转盘顶部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内设有位于所述推环顶部的前后对称开口向下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设有位于对称中心的第一液压机,所述第一液压机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推杆与所述第一推杆动力连接,所述t形套筒远离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转轮,所述传动腔内固定连接有以所述圆转盘中心对称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直齿板,所述第一直齿板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连接,所述机身左端贯通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有上下对称的进气管,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中心对称的通气阀门装置,所述通气阀门装置左端与所述进气管相同连接,所述通气阀门装置右端相通设有出气管,上端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连接,底部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自左而右等距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传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右端内壁内嵌有第二液压机,所述第二液压机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板,所述第二直齿板与所述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右端相通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空腔上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顶部末端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三传动轴底部末端设有扇叶,所述第二空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扇叶下端的凝水膜,所述储水腔左端相通设有涡轮抽水装置,所述传动腔后端内壁内嵌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前端末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后端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箱体底部与所述第二箱体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何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五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下端且用于所述第二齿转轮齿合连接的第三齿转轮,所述机身左端端面设有吹灰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前后延伸的第六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所述第六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前端的涡轮抽水装置,所述涡轮抽水装置包括涡轮离心泵,所述涡轮离心泵与所述第六传动轴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涡轮离心泵右端与所述储水腔相通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涡轮离心泵右端设有延伸至机身外的出水管,从而将水送出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通气阀门装包括阀门箱以及设置在所述阀门箱内的通气空腔,所述阀门箱内设有位于所述通气空腔近中心对称端的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前后端贯穿所述阀门箱前后端且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直齿板齿合连接的第四齿转轮,所述第七传动轴上设有阀门,从而实现多种开闭选择。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液压推杆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电联,所述第二液压推杆与所述第二电动机电联,从而第一时间启动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吹灰装置包括装箱,所述装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敞装腔,所述敞装腔顶端内壁内嵌有辅助电动机,所述辅助电动机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动力传动轴,所述动力传动轴底部末端设有扇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排汽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通气阀门装置郡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二电动机均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保护装置。

当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排汽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液压推杆拉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推环向对称中心运动,所述推环通过所述铰链杆推动所述滑块至所述圆转盘,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驱动所述圆转盘,所述圆转盘通过所述轴套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直齿板,所述直齿板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四齿转轮,所上述第四齿转轮通过第七传动轴带动所述阀门,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所述第四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所述第六传动轴驱动所述涡轮抽水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五传动轴带动所述第四齿转轮,所述第四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三齿转轮通过第三传动轴带动所述扇叶,所述第二液压推杆推动所述转杆带动所述板式换热器转动。

外界无需供暖时,关闭上端所述通气阀门装置,打开下端所述通气阀门装置,外界需求供暖时,同时开启上下两端通气阀门装置,从而实现设备的多样化工作状态。

当本发明的排汽装置结束工作后,关闭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二电动机,关闭所述通气阀门装置,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分流处理增设通气阀门装置,实现多开功能,又在冷却过程中加入风扇系统加快蒸汽液化效率,增设了采暖转化装置加大了蒸汽的利用范围,安全可靠传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化轴向排汽的汽轮机装置工作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方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化轴向排汽的汽轮机装置,包括机身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100内的传动腔101,所述传动腔101右端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103,所述第一箱体103内设有第一空腔104,所述传动腔101右端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箱体105,所述第二箱体105内设有第二空腔106,所述第二箱体105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06下端的储水腔107,所述第二空腔106与所述储水腔107之间相通设有注水通道142,所述传动腔101前端内壁内嵌有第一电动机120,所述第一电动机120后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115,所述第一传动轴115上设有圆转盘129,所述圆转盘129前后端面内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开口槽128,所述第一转动轴115贯穿所述第一开口槽128,所述第一传动轴115上套接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槽128对接且前后对称的t形套筒121,所述t形套筒121靠近所述圆转盘129一端末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开口槽127,所述第二开口槽127内设有上下对称的滑块126,所述传动腔10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固定块119,所述t形套筒121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9转动配合连接,所述t形套筒121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19近对称中心端且前后对称的推环124,所述推环124上铰链连接有铰链杆125,所述铰链杆125另一端与所述滑块126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推环124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120,所述传动腔101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圆转盘129顶部的第一支撑块114,所述第一支撑块114内设有位于所述推环124顶部的前后对称开口向下的滑动腔130,所述滑动腔130设有位于对称中心的第一液压机123,所述第一液压机123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58,所述第一液压推杆158与所述第一推杆120动力连接,所述t形套筒121远离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转轮116,所述传动腔101内固定连接有以所述圆转盘129中心对称的第二固定块122,所述第二固定块122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直齿板118,所述第一直齿板118与所述第一齿转轮116齿合连接,所述机身100左端贯通设有进气口102,所述进气口102内设有上下对称的进气管108,所述传动腔10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15中心对称的通气阀门装置,所述通气阀门装置左端与所述进气管108相同连接,所述通气阀门装置右端相通设有出气管154,上端所述出气管154与所述第一空腔104相通连接,底部所述出气管154与所述第二空腔106相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104内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三固定块148,所述第三固定块148上自左而右等距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传动轴147,所述第二传动轴147上固定连接有板式换热器146,所述第二传动轴147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59,所述第一空腔104右端内壁内嵌有第二液压机150,所述第二液压机150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板151,所述第二直齿板151与所述齿轮159齿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104右端相通设有出气口149,所述第二空腔106上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第三传动轴139,所述第三传动轴139顶部末端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101内的第二齿转轮138,所述第三传动轴139底部末端设有扇叶140,所述第二空腔106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扇叶140下端的凝水膜141,所述储水腔107左端相通设有涡轮抽水装置,所述传动腔101后端内壁内嵌有第二电动机131,所述第二电动机131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四传动轴132,所述第四传动轴132前端末端设有第一锥齿轮134,所述第四传动轴132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34后端的第一皮带轮133,所述第一箱体103底部与所述第二箱体105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五传动轴135,所述第五传动轴135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34齿何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36,所述第五传动轴135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36下端且用于所述第二齿转轮138齿合连接的第三齿转轮137,所述机身100左端端面设有吹灰装置。

有益地,所述传动腔101内设有前后延伸的第六传动轴155,所述第五传动轴155上设有第二皮带轮152,所述第二皮带轮152与所述第一皮带轮133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153,所述第六传动轴155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152前端的涡轮抽水装置,所述涡轮抽水装置包括涡轮离心泵144,所述涡轮离心泵144与所述第六传动轴155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涡轮离心泵144右端与所述储水腔107相通连接有进水管道143,所述涡轮离心泵144右端设有延伸至机身100外的出水管145,从而将水送出循环利用。

有益地,所述通气阀门装包括阀门箱109以及设置在所述阀门箱109内的通气空腔110,所述阀门箱109内设有位于所述通气空腔110近中心对称端的转动腔156,所述转动腔156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12,所述第三固定块112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七传动轴157,所述第七传动轴157前后端贯穿所述阀门箱109前后端且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直齿板118齿合连接的第四齿转轮113,所述第七传动轴157上设有阀门111,从而实现多种开闭选择。

有益的,所述第一液压推杆123与所述第一电动机120电联,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50与所述第二电动机131电联,从而第一时间启动装置。

有益地,其中,吹灰装置包括装箱200,所述装箱200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敞装腔201,所述敞装腔201顶端内壁内嵌有辅助电动机202,所述辅助电动机202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动力传动轴203,所述动力传动轴203底部末端设有扇叶204。

本发明的排汽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通气阀门装置郡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电动机120与所述第二电动机131均处于关闭状态。

当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排汽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120,所述第一液压推杆123拉动所述推杆130带动所述推环124向对称中心运动,所述推环124通过所述铰链杆125推动所述滑块126至所述圆转盘129,所述第一电动机12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115驱动所述圆转盘129,所述圆转盘129通过所述轴套121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116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116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一直齿板118,所述第一直齿板118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四齿转轮113,所上述第四齿转轮118通过第七传动轴157带动所述阀门111,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131驱动所述第四传动轴132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133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34,所述第一皮带轮133通过所述皮带153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152,所述第二皮带轮152通过所述第六传动轴155驱动所述涡轮抽水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134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36,所述第二锥齿轮136通过第五传动轴135带动所述第四齿转轮137,所述第四齿转轮137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三齿转轮138,所述第三齿转轮138通过第三传动轴139带动所述扇叶140,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50推动所述转杆151带动所述板式换热器146转动。

外界无需供暖时,关闭上端所述通气阀门装置,打开下端所述通气阀门装置,外界需求供暖时,同时开启上下两端通气阀门装置。

当本发明的排汽装置结束工作后,关闭所述第一电动机120与所述第二电动机131,关闭所述通气阀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排汽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通气阀门装置郡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二电动机均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保护装置。

当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排汽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液压推杆拉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推环向对称中心运动,所述推环通过所述铰链杆推动所述滑块至所述圆转盘,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驱动所述圆转盘,所述圆转盘通过所述轴套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直齿板,所述直齿板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四齿转轮,所上述第四齿转轮通过第七传动轴带动所述阀门,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所述第四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所述第六传动轴驱动所述涡轮抽水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五传动轴带动所述第四齿转轮,所述第四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三齿转轮通过第三传动轴带动所述扇叶,所述第二液压推杆推动所述转杆带动所述板式换热器转动。

外界无需供暖时,关闭上端所述通气阀门装置,打开下端所述通气阀门装置,外界需求供暖时,同时开启上下两端通气阀门装置,从而实现设备的多样化工作状态。

当本发明的排汽装置结束工作后,关闭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二电动机,关闭所述通气阀门装置,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分流处理增设通气阀门装置,实现多开功能,又在冷却过程中加入风扇系统加快蒸汽液化效率,增设了采暖转化装置加大了蒸汽的利用范围,安全可靠传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