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357发布日期:2020-02-18 12:3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除尘装置,属于电除尘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排放危害着环境,目前,汽车尾气一般经排气管进入催化反应器,在催化反应器中除去有害气体,经副消声器、后排气管、主消声器、排气尾管后排入空气中。汽车尾气处理措施主要是催化净化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而尾气中大量固体颗粒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除去尾气中的颗粒物,且方便安装的电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晕板和集尘板,箱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电晕板设置在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电晕板有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多块,每相邻的两电晕板之间均设置有集尘板,进气管与电晕板之间设置有布风板。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设置在箱体相对的两侧,进气管和排气管同轴设置,电晕板和集尘板均沿平行于进气管轴线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排气管的输入端伸入箱体内,且排气管的输入端为沿气体流动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

优选的,所述的集尘板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电晕板安装在电晕板安装板上,电晕板安装板设置在电晕板靠近排气管的一端,电晕板安装板通过绝缘子安装在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电晕板安装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的集尘板靠近布风板的一端连接有集尘板连接板,集尘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进气孔,集尘板连接板与箱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在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隔板的两侧均并排且间隔设置有多块电晕板。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和氧传感器,所述的排气管内设置有粉尘浓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电除尘装置的电晕板与集尘板相配合实现了电除尘的效果,电晕板间隔设置有多块,每相邻的两电晕板之间均设置有集尘板,增加了电晕板和集尘板的面积,提高了除尘的效率,进气管与电晕板之间设置有布风板,能够使尾气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除尘的效率,本电除尘装置安装方便,直接整体固定在车体上,进气管与汽车的烟囱对接即可,安装方便,且与车体固定牢固,避免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即可用于汽车尾气的除尘,又可以用于工程机械、移动污染源等领域的除尘。

2、进气管和排气管对称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增加了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电晕板和集尘板均沿平行于进气管的轴线方向设置,为电除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了电除尘的效率。

3、排气管的输入端为锥形,使除尘后的尾气能够更加顺畅的进入到排气管内,并经排气管排出。

4、电晕板安装在电晕板安装板上,电晕板安装板通过绝缘子安装在箱体内,即方便了电晕板的安装,又使电晕板与箱体之间绝缘,而且方便了各块电晕板与电源相连。

5、电晕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能够保证电除尘后的尾气顺畅的穿过电晕板安装板后进入到排气管内并经排气管排出。

6、集尘板连接板能够保证集尘板与电晕板的间距稳定,避免集尘板与电晕板接触发生短路,集尘板连接板上的进气孔方便尾气顺畅的进入到电晕板和集尘板之间。

7、隔板能够提高电晕板的安装强度,避免电晕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曲导致电晕板与集尘板接触,出现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电除尘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电除尘装置的接线图。

图中:1、箱体2、进气管3、排气管4、电晕板5、集尘板6、电晕板安装板7、支撑板8、绝缘子9、布风板10、集尘板连接板11、隔板12、控制装置13、粉尘浓度传感器14、流量传感器15、氧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电晕板4和集尘板5,箱体1上设置有进气管2和排气管3,电晕板4设置在进气管2和排气管3之间,电晕板4有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多块,每相邻的两电晕板4之间均设置有集尘板5,进气管2与电晕板4之间设置有布风板9。本电除尘装置的电晕板4与集尘板5相配合实现了电除尘的效果,电晕板4间隔设置有多块,每相邻的两电晕板4之间均设置有集尘板5,增加了电晕板4和集尘板5的面积,提高了除尘的效率,进气管2与电晕板4之间设置有布风板9,能够使尾气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除尘的效率,本电除尘装置安装方便,直接整体固定在车体上,进气管2与汽车的烟囱对接即可,安装方便,且与车体固定牢固,避免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除尘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如图1~3所示:箱体1为长方体箱体,进气管2和排气管3分别设置在箱体1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设置在箱体1的上侧中部,排气管3设置在箱体1的下侧中部,且进气管2和排气管3同轴设置。

布风板9设置在箱体1内,且布风板9与进气管2的轴线垂直设置,布风板9的侧部与箱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

电晕板4和集尘板5均沿平行于进气管2的轴线的方向设置,即电晕板4和集尘板5均竖向设置,且电晕板4和集尘板5均设置在布风板9和排气管3之间。电晕板4并排且间隔设置有多块,每相邻的两块电晕板4之间均设置有一块集尘板5,集尘板5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布风板9和集尘板5之间设置有集尘板连接板10,集尘板连接板10间隔设置在布风板9的下侧,集尘板5的上端与集尘板连接板10相连,集尘板连接板1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孔。集尘板连接板10水平设置,集尘板连接板10的侧部与箱体1的侧部相连。

电晕板4的下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电晕板安装板6,电晕板安装板6的侧部与箱体1的内壁间隔设置,电晕板4的下端与电晕板安装板6相连,电晕板安装板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电晕板安装板6下侧的箱体1内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与箱体1固定连接,电晕板安装板6支撑板7间隔设置,支撑板7上安装有绝缘子8,电晕板安装板6通过螺杆与绝缘子8固定连接,既方便了电晕板安装板6的安装,由使电晕板安装板6与箱体1之间绝缘设置。

电晕板安装板6的上侧还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竖向设置,且隔板11与电晕板4垂直设置,隔板11的每一侧均并排且间隔设置有多块电晕板4,每相邻的电晕板4之间均设置有一块集尘板5,隔板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保证了电晕板4和集尘板5之间的间隔稳定,避免电晕板4和集尘板5接触发生短路现象,还能够保证箱体1内的气体输送更加顺畅。

排气管3的输入端穿过箱体1并伸入箱体1内,排气管3的输入端穿过支撑板7并设置在支撑板7的上侧,且排气管3的输入端为沿气体流动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即排气管3的输入端为沿靠近支撑板7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排气管3的输入端与电晕板安装板6间隔设置。

箱体1内还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水平设置在排气管3的输入端两侧,并使气体进入到排气管3内。导流板与电晕板安装板6间隔设置,且导流板还与支撑板7间隔设置。

如图4所示:箱体1直接安装在车体上,箱体1与车体连通,从而使集尘板5与箱体1相连通。本电除尘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12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电晕板4通过电晕板安装板6与控制装置12相连,进而实现了静电除尘。

进气管2内设置有流量传感器14和氧传感器15,排气管3内设置有粉尘浓度传感器13,粉尘浓度传感器13、流量传感器14和氧传感器15均与控制装置1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使控制装置12根据烟气的氧浓度、尾气流量以及除尘后气体内的粉尘浓度来调节电晕板4的电压或电流,从而保证除尘效果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