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729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冷却装置,特别是用冷却水对汽轮发电机余热汽喷入冷凝器冷却的循环冷却装置。
现有汽轮发电机是通过燃烧高能物质产生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其做功后的余热蒸汽冷却的公知方式是将余热汽喷入冷凝器,再由高负荷的水泵提升冷却水进入冷凝器冷却,这种冷却方式的不足之处是其冷却装置采用了倒置的连通原理,致使冷凝器在其冷却方式运行的驼峰顶端,因此,冷却水提升扬程大,且冷却水一次性使用,需水量大,这就造成高负荷的能量消耗,缺水地区冷却水紧张,水泵及水泵房土建投资大,同时,河水(江、湖、海水)直接进入冷凝器和冷却管,往往由于水质变化不稳定容易腐蚀冷凝器和冷却管,维修难度大,甚至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了的适用范围广,安全节能正置连通原理的半封闭式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任务的方案是循环水泵安装于冷凝器房,其吸水管接冷凝器出水口,水泵出水管接余热水池,并与余热水下降管、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冷却水上升管、冷却水补充阀、冷凝器连接成一个正置连通原理的半封闭式冷却水循环使用的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有在湖水中加快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冷却速度的流水螺旋推动器和适用于缺水地区的风力散热冷却筛水器以及人工制冷散热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一台单机容量20万瓩的汽轮发电机为例,现有技术冷却水泵负荷需1650瓩,冷却水提升高度28米,能量消耗占发电量的0.7%,同时水泵和水泵房土建工程投资大(800万元以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只需200~300瓩负荷的水泵把冷却受热后的余热水提升2~3米的扬程,就可进行循环冷却,且水泵安装于冷凝房,可减少一大笔土建投资,因此,本实用新型投资少,大量节能,(一年可节电1182.6~1270.2万度,节能率达85~90%),设备制造简单,施工容易,维修方便;同时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新建电厂不因冷却水提升高度而受地形高差的影响,不受江、河、湖、海各种水质变化不稳而腐蚀冷却设备的影响,不受缺水地区冷却水困难的影响;还具有利用余热水兴建职工浴室、游泳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从附图中导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2为湖中流水推动器示意图。
图3为风力散热冷却筛水器剖视图。
图4为人工制冷散热冷却器示意图。
图1描述了安装于冷凝器房负荷为200~300瓩的循环水泵(1),其吸水管直接与冷凝器(3)出水口连接,水泵出水管接一个长15米,宽15米,高4米的余热水池(10),并与余热水下降管(9)、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冷却水上升管(6)、冷却水补充阀(5)、冷凝器(3)连接成一个正置连通原理的冷却水循环使用的半封闭式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11)为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检修排水室,(12)为保护墙和拦污栅,(7)为阀门,(24)为检修通气阀,(25)为检修放水阀。
其冷却方式是首先打开冷却水补充阀(5),放入干净的自来水,灌满水后起动循环水泵(1),当汽轮发电机的余热蒸汽从喷咀(2)喷入冷凝器(3)时,经冷凝器(3)冷却受热的余热水由循环水泵(1)提升到余热水池(10),再沿余热水下降管(9)进入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冷却,在大气压和循环水泵(1)负压的双重作用下,经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散热冷却后的冷却水自然地沿冷却水上升管(6)又进入冷凝器(3)不断循环冷却,余热蒸汽经冷凝器(3)冷却为凝结水由出水口(4)排出提升利用。
值得提出的是余热水下降管(9)比冷却水上升管(6)的直径适当增大0.5倍,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比冷凝器(3)适当增大0.5~1倍。为便于检修,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可由至少两组冷却管组成。
图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用于湖泊或部分港湾海水所采用的流水推动器,当余热水进入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冷却时,螺旋式推动器(13)推动湖水或海水沿流水渠(14)方向流动以加快散热冷却速度。
图3描述的是适用于缺水地区所采用的风力散热冷却筛水器(15),安装于余热水池之上,其大小规格依余热水池而定,高度可在10米以上,当循环水泵提升余热水进入风力散热冷却筛水器(15)时,在余热水经筛水板(18)流入余热水池的过程中,冷却气由进风口(16)进入冷却而产生的余热气往上升,在温度差和气压差的作用下,余热气自然地经筛水器四面的排气孔(17)排出。
图4描述的是冷却水困难的缺水地区而煤炭能源极端丰富又不考虑节能的情况下所采用人工制冷散热冷却器(20),余热水经风力散热冷却筛水器一次冷却和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二次冷却仍未达到冷却目的时,再从进水口(19)进入人工制冷器(20)冷却,冷却气由进气口(22)进入冷却经排气孔(23)排出,由人工制冷散热冷却器三次冷却后的冷却水经出水口(21)再沿冷却水上升管(6)进入冷凝器进行循环冷却。
权利要求1.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其冷却方式是汽轮发电机余热汽喷出咀处装有冷凝器,受热冷却水经冷凝器出水口排出泄水道,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泵(1)安装于冷凝器房,其吸水管直接与冷凝器(3)出水口连接,水泵出水管接余热水池(10),并与余热水下降管(9)、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冷却水上升管(6)、冷却水补充阀(5)、冷凝器(3)连接成一个正置连通的冷却水循环使用的半封闭式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水下降管(9)比冷却水上升管(6)的直径适当增大0.5倍,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8)比冷凝器(3)增大0.5~1倍,并由至少两组冷却管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发电机冷却的循环冷却装置,它是由循环水泵、冷凝器、冷却水补充阀、冷却水上升管、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余热水下降管、余热水池构成正置连通原理的冷却水循环使用的半封闭式汽轮机循环冷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使用安全、节能达85-90%,适用范围广,不因冷却水提升高度而受厂址地形环境影响,不因江、河、湖海各种水质变化不稳而腐蚀冷凝器,不受缺水地区冷却水困难的影响。
文档编号F01K9/00GK2038153SQ88218180
公开日1989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15日
发明者唐开敏 申请人:唐开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