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发动机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50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油发动机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节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汽油发动机节油器。
现有的各种汽车用汽油发动机节油器,它们主要是采用“蓄能点火”或称“高能点火”和“磁化系统”原理。虽然它们都有一定的节油效果,但是,因为都仅从某一个角度去考虑如何改善汽油发动机内汽油的燃烧状况,而未能从汽车实际工况出发去综合考虑改善造成汽油发动机耗油高和无功耗油的因素,所以其节油效果不明显,未能被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各种汽油发动机节油器节油效果不明显的缺点,提供一种使效率提高、明显节油,并改善排污状况的汽油发动机节油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可将其安装在汽车上的汽油发动机的化油器和气缸之间的本节油器。本节油器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如


图1所示,本节油器的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节油器主要由机械增压装置和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组成;机械增压装置主要由增压装置外壳5、轴承密封件6、轴承7、蜗轮轴8、蜗轮4、皮带轮9、卸压回路管10组成。机械增压装置的主体为圆形外壳,它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与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的出气口联通,另一个进气口与汽油发动机上的化油器的油气出口联通,出气口与汽油发动机的气缸进油气口连接,在进出气口之间装有带控制伐的卸压回路管10,在圆形外壳5的轴向装有水平放置的蜗轮轴8,蜗轮轴8通过与圆形外壳连为一体的轴承座来固定,在圆形外壳5内的蜗轮轴8一端上装有蜗轮4,在靠近蜗轮4的一个轴承座内装有轴承密封件6,蜗轮轴8的另一端装有由汽油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传动来驱动的皮带轮9,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主要由外壳11、空气过滤网12、电磁伐线圈13、电磁伐芯14、真空伐芯15、真空伐芯拉力弹簧16、电磁伐芯拉力弹簧17、横隔板18组成,外壳11底部有进气孔,靠底部有一横隔板18,上面有孔19,其靠壳内底部一面固定有空气过滤网12,另一面上固定电磁伐线圈13,电磁伐铁芯14置于电磁伐线圈13内,并通过电磁伐芯拉力弹簧17与横隔板18连接,真空伐芯15通过真空伐芯拉力弹簧16与电磁伐芯拉力弹簧连接,两个伐芯可一齐关闭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汽油发动机节油器相比,其优点是(1)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对发动机的适用性好,不需对发动机作任何改动就可安装使用;(2)采用了机械增压装置,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增压后进入气缸,相当于提高了总的压缩比,从而提高热效率。由于采用了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随时补偿空气,使汽油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油、气比例适当,达到完全燃烧而节油。在台架试验中油耗下降1~10%,怠速工况下耗油量一般降低29%,路试中,百公里耗油量降低36%;(3)明显改善发动机的排污状况,废气中有害气体明显减少,一般可使CO含量降低7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如
图1、图2所示(1)把轴承密封件6装上靠外壳5的轴承座,把蜗轮轴8装在轴承座上,把蜗轮4和皮带轮9装在蜗轮轴8上;(2)在机械增压装置的外壳5上,在出气口处与进气口处之间装上卸压回路管10;(3)将空气过滤网12固定在横隔板18上,把电磁线圈13固定在横隔板18的另一面上,用电磁伐芯拉力弹簧17将电磁伐芯14与横隔板18连接,把真空伐芯15放置于电磁伐芯14的内腔,用真空伐芯拉力弹簧16将真空伐芯15与电磁伐芯拉力弹簧17连接;(4)将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的出气口与机械增压装置的与蜗轮轴8同一方向的进气口连通。这样,便能达到前面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空气通过真空伐芯15进入机械增压装置的工作流程是靠近伐门端电磁伐芯的外壁上有一对相同直径的同轴通孔26、27,平行于通孔26、27轴线,靠近电磁伐线圈13的电磁伐芯14的外壁上另有一对直径相同但比孔26的小的同轴通孔24、25,真空伐芯15的外壁上有一对相同直径的同轴孔20、22和一通孔21,在真空伐芯15的轴向有一中心孔23与孔21和机械增压装置相通,在周壁上有两个轴向孔28、29分别与孔20和孔22相通,上述所有孔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真空伐芯15在空气负压的作用下可相对于电磁伐芯14移动,当移动到孔25、24与孔21相通时(即发动机处于高速大负荷工况时),空气可进入机械增压装置,真空伐芯继续移动到孔26与20相通,孔27与孔22相通时(即发动机处于怠速油门工况),更多的空气就会进入机械增压装置。该汽油发动机节油器的节油原理如下(1)当汽油发动机处于高速大负荷工况时,机械增压装置内的蜗轮轴8由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9作高速旋转,使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的出气口区域的空间产生很大的负压,由于这个负压的作用,电磁伐芯14和真空伐芯15被打开,外界空气经空气过滤网12进入机械增压装置,被蜗轮加压后压入汽油机气缸内,补充了汽油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从化油器1出来的油气中油浓度过高所需完全燃烧的空气,从而使汽油完全燃烧,提高热效率,减轻废气污染。(2)当汽车怠速停车时,汽油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空转不做功,怠速油门3造成进入气缸的油气混合气体中油较浓,燃烧不完全,排污量大。在汽车上装上本节油器后,在空气补偿装置中的真空伐芯15在空气负压的作用下被打开,足够空气进入气缸内,使汽油完全燃烧,同时流入的空气产生一气流,对来自化油器出气口的油气气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样就可减少了怠速油孔的出油量。(3)当汽车下坡时,挂一挡,油门是怠速油门3,汽车凭惯性下滑,此时发动机转速较高,来自化油器出气口气流速度也较高,大量的汽油被带入气缸内,不能完全燃烧,这样无功耗油量较大。在汽车上装上本节油器后,空气补偿装置内电磁伐的电极与装在油门控制器上的电路开关相联,此种工况下电路接通,电磁伐起作用,电磁伐线圈13产生的电磁力对电磁伐芯14起作用,同时,真空伐芯15也在真空负压作用下被打开,这样,足够的空气进入机械增压装置内由蜗轮4压入汽油机气缸,汽油完全燃烧。同样,经大小伐门进入的空气也“抑制”了来自化油器出气口的油气气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怠速油门出油量。该实用新型节油器采用了机械增压装置使汽缸的进气压力提高,这就有可能在高速运转时产生进气压力过大的情况,过高压力的混合气进入气缸点燃后,就会产生“爆燃”,从而使发动机产生很大的噪声。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机械增压装置上加装一带控制伐的卸压回路管10,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当混合气压力过高时,卸压回路管中的卸压伐被打开,让部分混合气倒回增压装置的进气区域,使气缸内的压力迅速降低,这样,即可消除“爆燃”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汽油发动机节油器,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机械增压装置和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组成,机械增压装置主要由增压装置外壳(5)、轴承密封件(6)、轴承(7)、蜗轮轴(8)、蜗轮(4)、皮带轮(9)、卸压回路管(10)组成,机械增压装置的主体为圆形外壳,它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与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的出气口联通。另一个进气口可与汽油发动机上的化油器的油气出口联通,出气口可与汽油发动机的气缸进油气口连接,在进气口位置和出气口位置装有带控制伐的卸压回路管(10),在圆形外壳(5)的轴向装有水平放置的蜗轮轴(8),蜗轮轴(8)通过与圆形外壳连为一体的轴承座来固定,在圆形外壳(5)内的蜗轮轴(8)上装有蜗轮(4),在靠近蜗轮(4)的一个轴承座内装有轴承密封件(6),蜗轮轴(8)的另一端装有由汽油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传动来驱动的皮带轮(9);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主要由外壳(11)、空气过滤网(12)、电磁伐线圈(13)、电磁伐芯(14)、真空伐芯(15)、真空伐芯拉力弹簧(16)、电磁伐芯拉力弹簧(17)、横隔板(18)组成,外壳(11)底部有进气孔,靠底部有一横隔板(18),上面有孔,其靠壳内底部一面上固定有空气过滤网(12),另一面上固定电磁伐线圈(13),电磁伐芯(14)置于电磁伐线圈(13)内,并通过电磁伐芯拉力弹簧(17)与横隔板(18)连接,真空伐芯(15)通过真空伐芯拉力弹簧(16)与电磁伐芯拉力弹簧(17)连接,两个伐芯可一齐关闭电磁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的出气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节油器。该节油器由机械增压装置和电磁阀与真空负压控制式空气补偿装置组成,能保障汽油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总的压缩比提高,油气比例适中,汽油燃烧完全,从而使热效率提高,节油明显,一般耗油量降低20%,改善了排污状况,可使废气中CO含量降低78%。
文档编号F02M23/08GK2106901SQ91228259
公开日1992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0日
发明者胡清云 申请人:胡清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