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404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
长期以来,不仅下弯架型摩托车,就连其它任何形式的摩托车都以提高发动机性能为目的,为此,现有的作法是,在空气净化器与化油器之间的通路中,设置有分歧的吸气腔,本发明者对于发动机空转稳定作了种种试验,结果表明,在与发动相相连的空气净化器和用于将外气导入该空气净化器的外气导入口之间的外气导入通路中,设置分歧的吸气腔是有一定效果的。
并且,通过在上述外气导入通路中设置吸气腔,可以消除空转时的发动机回转变动而引起的吸气脉动,并且借助于大容量的吸入气体在吸气腔中的积存可以消除混合气体空燃比的散差波动,从而使发动机空转稳定化。此外,由于吸气腔设置在远离发动机的位置该吸气腔不会对发动机性能带来负面影响,这样,摩托车行走时不会因吸气腔的存在而降低发动机的性能。
但是,以往摩托车的吸气腔是单独设置在独立的部件上,这样招致零部件数目增多、费用高,并且,必须保证吸气腔有单独的空间,使车体大型化,特别是对于下弯架型摩托车来说,使前弯空间减少,有可能引起驾驶者上、下车的不方便。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招致零部件数目增多、车体大型化、驾驶者上、下车不便等,并能发挥利用原有部件上设置的吸气腔使发动机空转稳定的效果的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
为了完成上述发明目的,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了一种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该下弯架型摩托车具有车架该车架包括可自由转动地支撑着把手的前管及从前管朝后方向下倾斜延伸的下管,在下管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其改进是,在前述下管内形成封闭空间,并在该下管上还形成开口部,在与前述发动机相接的空气净化器和用于把外气导入该空气净化器的外气导入口之间的外气导入通路中,通过前述开口部与下管内的封闭空间相通。
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的基础上作出的,其中前述的开口部是在车体前后方向较长的窄长孔,并设置在角撑件的内侧,该角撑件跨越前管与下管而焊接着,用于增强两者的连结部在角撑件上设置有吸气口,空气净化器的吸气管与前述吸气口相连前述角撑件构成前述外气导入通路的一部分。
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的基础上作出的,其中,前述吸气口设置在车体前后方向的前述空气净化器吸气管开口部与前述外气导入口之间。
因此,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原有下管内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具有吸气腔的功能,因此,不需单独设置独立的吸气腔可减少零部件数目,降低费用,使车体小型化,特别是达到了避免前弯空间的减少而带来的驾驶者上、下车的不方便的目的,并且还发挥了下管内封闭空间作为稳定发动机空转的吸气腔的作用。
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本发明,由于下管上所形成的开口部是车体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窄长孔,并设置在作为增强部件的角撑件的内侧,因此,不会因该开口部而明显地降低下管的刚性,达到了确保下管具有必要的足够刚性的效果。
更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开口部设置在车体前后方向的空气净化器吸气管的开口部与外气导入口之间,所以从外气导入口导入的外气可从开口部高效率地流入下管内的封闭空间。


图1是具有本发明发动机吸气机构的下弯架型摩托车的侧面图。
图2是具有本发明发动机吸气机构的下弯架型摩托车的局部正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发动机吸气机构的下弯架型摩托车的局部侧面图。
图4是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吸气机构的正断面图。
以下,根据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发动机吸气机构的下弯架型摩托车的侧面图,图2是上述同一摩托车的部分正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发动机吸气机构的同一摩托车的部分侧面图,图4是同一摩托车发动机吸气机构部分的正断面图。
图1示出的下弯架型摩托车1中,2表示位于车体前方上部的前管,下管3从前管2向后方(图1的右方)朝下倾斜延伸,其直径较大。而左右一对车座横梁4从下管3的后端部向后方朝上倾斜延伸,前管2、下管3及车座横梁4一起组成车架。
操纵轴5可自由旋转地插在上述前管2内,把手6连结在操纵轴的上端,操纵轴5的下端与前叉7的下端部连结,前轮8可自由回转地由轴支撑在前叉7的下端部。并且,前叉7的上部由挡泥板9覆盖,前轮8的上半部由前防护板10盖住。
此外,在前述下管3的后端部,焊有略呈L形弯曲的后臂托架11在后臂托架11与下管3上,安装有由两者支撑的四冲程发动机12。该四冲程发动机12在下管3下方向沿车体前方带有略沿水平延伸的气缸12a,在气缸12a上形成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数个冷却散热片12a-1。另外,在发动机12的曲轴箱12b的底部形成油盘,发动机1的底部由发动机挡泥板13保护。而且,在图1中,14、15表示踏板,16表示主支架,17表示侧支架。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发动机吸气机构。
在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中,前述下管3的后端部由盖部件36闭塞使在下管3内形成封闭空间S(参照图4)。
此外,角撑件18跨越前管2及下管3而焊接着,用于增强前管2与下管3的连结,并构成吸气箱。在角撑件18的两侧,形成圆形开口部18a(如图3),空气净化器20的左右一对吸气管19与上述开口部18相接。
进一步,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下管3的位于前述角撑件18之内的部分上,形成由车体前后方向较长的窄长孔所构成的开口部3a,而在角撑件18的上部,形成由同样的车体前后方向的窄长孔所构成的吸气口18b。由树脂形成的盖37由图中未示的螺钉自由拆卸地安装在角撑件18的上面,用于覆盖前述吸气口18b,并在其后端形成与大气相通的外气导入口37a。由此把下管3的开口部3a配置在车体前后方向的空气净化器20的吸气管19开口部19a(参照图4)与前述外气导入口37a之间。
另一方面,化油器21由吸气管22连接在空气净化器20的下部,并通过吸气管23与前述气缸12a的吸气通路(图中未示)相连。并且排气管24从气缸12a的下方导出。再者,如图3所示,在空气净化器20内装有元件20a。
据此,在本发明的发动机吸气结构中,与发动机相接的空气净化器20和用于把外气导入该空气净化器20的外气导入口37a之间的外气导入通路,通过开口部3a与下管3内的封闭空间S相通。
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12的上方,设置有由车座横梁4支撑的纵列型车座25,在车座25的下方,配设燃料箱26及电池组27。
并且,后臂28的前端部由枢轴29可上下转动地枢轴支撑在前述后臂托架11上,后轮30由轴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该后臂28的后端部。于是,后臂28与后轮30通过安装在车座横梁4与后臂28之间的后缓冲器31悬挂在车体上。并且,后轮30的上半部由后防护板32覆盖。此外,在图1中,33表示链条盒,用于覆盖把发动机12的回转动力传递给后轮30的链条(图中未示)。
进一步,具有上述结构的摩托车1由树脂形成的车体盖34覆盖该车体盖34由覆盖下管3至发动机12两侧方的支架护盖34a和覆盖车体后半部的后盖34b所组成。
再者,在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中,在前述下管3的下侧且在发动机12的气缸12a上方,倾斜地设置有导风板35,导风板35沿着下管朝车体后方向下倾斜,用于将行走风高效率地导向气缸12a,以提高发动机12的冷却性能。
在上述结构的下弯架型摩托车1中,当发动机12驱动时,由发动机12吸气冲程所产生的负压将外气沿图3箭头所示方向从所述盖3的外气导入口37a吸引到盖37内。接着,吸引到盖37内的外气通过吸气口18b流入角撑件18内,再经过开口部3a进入下管3内的封闭空间S内,一度积存在那里,并且通过开口部18a、19a流入左右吸气管19,并导入空气净化器20。导入空气净化器20的外气通过空气净化器20的元件20a时由此净化,之后,经吸气管22导入化油器21,在化油器21中与喷雾状的燃料混合,形成预定空燃比的混合气。
而且,在化油器21中形成的混合气体,经过吸气管23供给发动机12的燃烧室进行燃烧,经过燃烧所产生的排出气体从前述排气管24排到大气中。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吸气结构中,由于空气净化器20和用于把外气导入该空气净化器20的外气导入口37a之间的外气导入通路内部,与分歧的下管3内部的封闭空间S相通,该封闭空间S具有吸气腔的功能,外气流入该封闭空间S可以一度积存在那里因此,可以消除随着空转时的发动机12的回转变动而产生的气体脉动,此外,通过大容量的外气积存在封闭空间S,可以消除混合气体空燃比的散差波动,从而使发动机12的空转稳定化。另外,由于作为吸气腔的封闭空间S设置在远离发动机12的位置,因此,该封闭空间S不会对发动机12的性能带来负面影响,这样,摩托车行走时,不会因封闭空间S的存在而降低发动机12的性能。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原有的下管3内形成的封闭空间S具有吸气腔的功能,因此,无需像以往技术那样设置单独的吸气腔,可削减零部件数目、降低费用、达到车体小型化的目的,特别是对下弯架型摩托车1来说,不会减少前弯空间,避免了招致驾驶者上下车的不方便。总之,不但达到了这些效果,而且还发挥了下管内的封闭空间S作为发动机12空转稳定化的吸气腔的作用。并且由于下管3又粗又长,因此,其内部形成的封闭空间S的容量、长度及形状可自由设定。
再者,根据本实施例,在下管3上所形成的开口部3a,是车体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窄长孔,并且设置在作为增强部件的角撑件18的内侧,因此,该开口部3a的设置不会明显地降低下管3的刚性,能确保下管3必要的足够的刚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开口部3a沿车体前后方向设置在空气净化器20的吸气管19的开口部19a与外气导入口37a之间,又因为开口部19a的开口方向与外气从外气导入口37a至吸气管19的流动方向垂直,因此,从外气导入口37a导入的外气可从开口部3a高效率地流入下管3内的封闭空间S中,以积存在那里。
通过上文叙述可以看出,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本发明,由于在原有下管内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具有吸气腔的功能,因此,不需单独设置独立的吸气腔,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削减费用、使车体小型化,特别是,不但达到避免了前弯空间的减少而带来的驾驶者上、下车的不方便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下管内封闭空间作为发动机空转稳定化的吸气腔的作用。
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本发明,由于下弯管上所形成的开口部是车体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窄长孔,并设置在作为增强部件的角支撑件内侧,因此,不会因该开口部而明显地降低下管的刚性达到了确保下管具有必要的足够刚性的效果。
更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本发明,由于开口部设置在车体前后方向的空气净化器吸气管的开口部与外气导入口之间,所以,从外气导入口导入的外气可以从开口部高效率地流入下管内的封闭空间。
符号的说明1.下弯型摩托车2.前管3.下管3a开口部6把手12发动机18角撑件18a开口部19吸气管19a开口部20空气净化器37盖37a外气导入口S封闭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前述下弯架型摩托车具有车架,该车架包括可自由转动地支撑着把手的前管及从前管朝后方向下倾斜延伸的下管,在下管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其特征是,在前述下管内形成封闭空间,并在该下管上还形成开口部,在与前述发动机相接的空气净化器和用于把外气导入该空气净化器的外气导入口之间的外气导入通路中,通过前述开口部与下管内的封闭空间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其特征是,前述的开口部是在车体前后方向较长的窄长孔,并设置在角撑件的内侧,角撑件跨越前管与下管而焊接着,用于增强两者的连结部,在角撑件上设置有吸气口,空气净化器的吸气管与前述吸气口相连,前述的角撑件构成前述外气导入通路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其特征是,前述的吸气口设置在车体前后方向的前述空气净化器吸气管的开口部与前述外气导入口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具有不会招致零件数目多、车体大型化、驾驶者上、下车性能差的优点,并能利用现有零件发挥出使发动机空转稳定化的吸气腔的作用。在这种下弯架型摩托车中,在下管3内形成封闭空间S,同时,在下管3上形成开口部3a,空气净化器20与外气导入口37a之间的外气导入通路通过开口部3a与下管3内的封闭空间S相通。根据本发明,在原有下管3内形成的封闭空间S具有吸气腔的功能,不需单独设置独立的吸气腔,可达到零件数目少、费用低、车体小型化的目的,同时发挥了下管3内封闭空间S作为稳定发动机12空转的吸气腔的作用。
文档编号F02B61/00GK1158943SQ9611008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5日
发明者原田周次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