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子内燃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7009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远离转轴2外壁的方向移动,并且拉伸弹簧13,同时使得第一转子3在转轴2转动力作用、第二转子6在弹性装置27回复力的作用下,分别移动到图7(d)所示的f点和g点(由于弹性装置27的回复力大于转轴2的转动力,因而第二转子比第一转子的转动速度快)。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6分别移动到e点和f点的同时,交叉式伸缩机构失去推块的作用力,因而在弹簧13回复力的作用下,交叉式伸缩机构作回收运动,而挡板28的一端也同时往转轴2的设置方向移动,并重新滑动贴合到转轴2外壁上。值得说明的是,在挡板28移动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保证气缸I内的密封性,所述第二转子6其中的一个侧面为弧形面。这样一来,当挡板28往远离转轴2外壁方向移动、且第二转子6同时移动时,该第二转子6的弧形面便会持续滑动贴合在挡板28的底端(相当于第二转子6还给挡板28施加了一个往远离转轴2外壁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使挡板28快速脱离转轴2),直至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6均从挡板28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0054]如图7 (e)所示,当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6分别在f点和g点时,后续将会同时进行三个流程,分别如下:
[0055]流程一
[0056]由于挡板28重新滑动贴合转轴2外壁,因而当第二转子6继续转动时,第二转子6与挡板28之间的C区容积会缩小,原先在该区域内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会被压缩,使得C区内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此时,排气阀29被打开,废气便经由排气阀29持续排出,此为排气过程。
[0057]流程二
[0058]由于第二转子6比第一转子3的转动速度快,因而此时第一转子3与第二转子6之间的D区容积会逐渐增大,从而使得该区域的气压减小,形成负压,外部空气依次进入第三进气孔23、第二环形槽24和第四进气孔25,并推开第四进气孔25上的第二气阀,进入到D区内。
[0059]流程三
[0060]第一转子3与挡板28之间的E区,由于挡板28不动而第一转子3持续转动,因而该区域的容积同样会逐渐增大,使得该区域的气压减小,此时,由于出气孔19与弧形槽21连通,且第二进气孔22上的第二气阀被关闭,因而此时的储气罐7内的压缩空气便依次经由气管8、第一进气孔18、第一环形槽20、弧形槽21和出气孔19输出到E区内,并与经由燃料供给装置4供应的燃料混合。当第一转子3转到h点时(第二转子6转到i点),出气孔19与弧形槽21不连通,此时,点火装置5将混合燃料点燃。混合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由于膨胀做功而推动第一转子3继续转动。
[0061]如图7(f)所示,当第二转子6转动到j点时,绝大部分废气已经被排掉,此时,排气阀29关闭,第二转子6被挡板28挡住不动,而第一转子3在燃气推动作用下继续转动,此时,D区的容积持续缩小,直至空气被压缩至气压足够大时,推动第四进气孔25上的第二气阀关闭,并同时推开第二进气孔22上的第二气阀,然后再次经由第二进气孔22、第一环形槽20、第一进气孔19和气管8进入到储气罐7中储存。而当第一转子3再次转动到e点位置时,便会再次循环上述排气、进气、做功、压缩的过程。
[0062]由于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6的一端均滑动贴合气缸I内壁,因而上述工作过程所述的A、B、C、D、E区均为封闭的空间。按照上述工作过程的反复循环,便可使内燃机持续输出机械能。
[0063]另外,在合理延伸的基础上,本发明亦可同时设置多个气缸,或者按照图8所示的方式进行设计,图8所示的结构,可以使转子转动半圈就能实现两次做功,因而输出功率更高,更合适控制大型机械设备运行。因此,本发明的排列组合方式非常灵活,无论是加大轴力还是增加转速,或者降低重心等等,其均能完美匹配。
[0064]本发明通过对转子内燃机结构的合理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其输出的功率,为转子内燃机的大幅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铺垫。本发明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燃料,包括甲醇、汽油、煤油、天然气和柴油,等等。而随着汽车燃料从传统燃料向替代燃料的过渡,本发明甚至可以氢作为燃料。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技术进步十分明显,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0065]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双转子内燃机,包括气缸(I),设置在该气缸⑴内的转轴⑵,以及均与气缸⑴连接的燃料供给装置(4)、点火装置(5)和排气阀(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转轴(2)侧壁、并且滑动贴合气缸(I)内壁的第一转子(3),一端伸入到气缸(I)内并滑动贴合转轴(2)外壁的挡板(28),与该挡板(28)另一端连接、且位于气缸(I)外、并与转轴(2)作同步运动的机械式挡板往复运动控制机构,一端滑动贴合气缸(I)内壁、另一端通过套环套在转轴(2)上并通过弹性装置(27)与第一转子(3)连接的第二转子(6),用于向气缸(I)内通入压缩气并与燃料混合燃烧推动第一转子(3)转动的第一进气通道,以及用于向气缸(I)内通入空气的第二进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气缸(I)外、且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的储气罐(7),所述转轴(2)上开设有球形槽,所述储气罐(7)通过气管(8)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并且该气管(8)上还设有与球形槽相匹配的球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7)上还设有第一气阀(9) 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挡板往复运动控制机构包括与转轴(2)连接并与该转轴作同步转动的马耳他十字机芯,均设置在该马耳他十字机芯上、并由其带动转动的第一推块(11)和第二推块(12),通过固定块与挡板(28)连接、并由第一推块(11)和第二推块(12)交替推动作拉伸运动的交叉式伸缩机构,以及设置在固定块上、用于与交叉式伸缩机构配合带动挡板(28)作往复移动的弹簧(13);所述交叉式伸缩机构与气缸(I)外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式伸缩机构包括均由至少三个顺次交错转动连接的条杆构成的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所述第一连杆(14)位于第二连杆(15)下方,二者至少有三个相交点,其中,首尾两个相交点均各自套在一个固定杆(16)上,并且最后一个相交点固定在固定块上,而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均各自套在一个转动杆(17)上;所述固定杆(16)与气缸(I)外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4)的端部延伸至马耳他十字机芯中并由第一推块(11)推动使整个交叉式伸缩机构拉伸;所述第二连杆(15)的端部也延伸至马耳他十字机芯中并由第二推块(12)推动使整个交叉式伸缩机构拉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包括开设在转轴(2)正面上、且与气管(8)连通的第一进气孔(18),开设在该转轴(2)侧面上的出气孔(19),设置在套环上并且与第一进气孔(18)连通的第一环形槽(20),与该第一环形槽(20)连通、且在转轴(2)转动时与出气孔(19)交替连通和断开的弧形槽(21),以及开设在套环上、且与第一环形槽(20)连通的第二进气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包括开设在转轴(2)正面上的第三进气孔(23),设置在套环上并且与第三进气孔(23)连通的第二环形槽(24),以及与该第二环形槽(24)连通、用于将外部空气通入到气缸(I)内的第四进气孔(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22)和第四进气孔(25)上均设有第二气阀(26)。
9.根据权利要求1?3或5?8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27)为扭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6) —侧面为弧形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转子内燃机,属于内燃机领域,其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内的转轴,均与气缸连接的燃料供给装置、点火装置和排气阀,固定在转轴侧壁、并且滑动贴合气缸内壁的第一转子,一端伸入到气缸内并滑动贴合转轴外壁的挡板,与挡板另一端连接、且位于气缸外、并与转轴同步运动的机械式挡板往复运动控制机构,一端滑动贴合气缸内壁、另一端通过套环套在转轴上并通过弹性装置与第一转子连接的第二转子,以及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廉,其通过同步进行进气、做功、压缩和排气流程的方式,达到了转子内燃机连续输出功率的目的,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IPC分类】F02B53-14, F02B53-00, F02B55-02
【公开号】CN104791086
【申请号】CN201510170201
【发明人】金勤杨
【申请人】金勤杨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