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机油供应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29573阅读:来源:国知局
E的轴承部。即,支撑第一轴颈41A的第一轴承部50A、支撑第二轴颈41B的第二轴承部50B、支撑第三轴颈41C的第三轴承部50C、支撑第四轴颈41D的第四轴承部50D及支撑第五轴颈41E的第五轴承部50E。在本例中,所述轴承部50A至50E相当于本发明的曲轴轴承部。
[0040]各轴承部50A至50E包含圆筒状的轴承合金44A至44E(第一轴承合金44A至第五轴承合金44E),该圆筒状的轴承合金44A至44E具有与轴颈41A至41E的外周面相向的内周面,由该轴承合金44A至44E对轴颈41A至41E进行面支撑。
[0041 ] 设置于第一轴承部50A的第一轴承合金44A固定在气缸体5的第一缸体侧支撑部51A和与该第一缸体侧支撑部51A结合的第一轴承盖52A之间。设置于第二轴承部50B的第二轴承合金44B固定在气缸体5的第二缸体侧支撑部51B和与该第二缸体侧支撑部51B结合的第二轴承盖52B之间。设置于第三轴承部50C的第三轴承合金44C固定在气缸体5的第三缸体侧支撑部51C和与该第三缸体侧支撑部51C结合的第三轴承盖52C之间。设置于第四轴承部50D的第四轴承合金44D固定在气缸体5的第四缸体侧支撑部51D和与该第四缸体侧支撑部51D结合的第四轴承盖52D之间。设置于第五轴承部50E的第五轴承合金44E固定在气缸体5的第五缸体侧支撑部51E和与该第五缸体侧支撑部51E结合的第五轴承盖52E之间。
[0042]如图9所示,上述缸体侧支撑部51A至51E是形成与气缸体5中所形成的第一气缸#1至第四气缸#4分别对应的曲轴室53A至53D的间隔壁,其以分别对应于上述轴颈41A至41E的间隔沿着气缸列方向排列。
[0043]各轴承合金44A至44E由圆弧状的上侧合金和圆弧状的下侧合金构成,所述上侧合金和下侧合金合为一体而形成为圆筒状(参照图3、图4)。而且,轴承合金44A至44E分别设置在形成于各缸体侧支撑部51A至51E的圆弧状面与形成于各轴承盖52A至52E的圆弧状面之间,由该缸体侧支撑部51A至51E与该轴承盖52A至52E从上下两侧包夹轴承合金44A至44E。
[0044]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各轴承盖52A至52E在各轴颈41A至41E两侧的位置,分别通过螺栓47结合于各缸体侧支撑部51A至51E。详细而言,在各缸体侧支撑部51A至51E的下表面且是圆弧状面(各轴承合金44A至44E的承受面)的两侧形成有一对螺纹孔55。于是,通过将螺栓47从下侧穿通各轴承盖52A至52E中所形成的通孔,使该螺栓47螺合插入上述螺纹孔55中,由此,各轴承盖52A至52E分别结合于缸体侧支撑部51A至51E。
[0045]虽在后文中详述,但在气缸体5中形成有第一供应油道68A至第五供应油道68E,该第一供应油道68A至第五供应油道68E在各缸体侧支撑部51A至51E的位置,分别对轴承部50A至50E供应机油(参照图6、图7)。
[0046]如图2至图4所示,在各轴承合金44A至44E的上侧合金中,内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设置有积存通过各供应油道68A至68E供应的机油的油槽45,并且形成有用于使该油槽45接纳上述机油的机油供应孔45a。
[0047]另外,在曲轴12的内部,在第一曲柄销43A、第一曲柄臂42A、第二轴颈41B、第二曲柄臂42B及第二曲柄销43B的范围,一体地连通形成有第一内部油道46A、第二内部油道46B及第三内部油道46C。同样地,在曲轴12的内部,在第四曲柄销43D、第四曲柄臂42D、第四轴颈41D、第三曲柄臂42C及第三曲柄销43C的范围,一体地连通形成有第一内部油道47A、第二内部油道47B及第三内部油道47C。在本例中,所述内部油道46A至46C、47A至47C相当于本发明的内部通道。
[0048]一方的第一内部油道46A沿直径方向穿通第二轴颈41B而连通于油槽45。而且,从该第一内部油道46A分支出的第二内部油道46B在第一曲柄销43A的外周面上开口,从第一内部油道46A分支出的第三内部油道46C在第二曲柄销43B的外周面上开口(参照图2)。另一方的第一内部油道47A沿直径方向穿通第四轴颈41D而连通于油槽45。而且,从该第一内部油道47A分支出的第二内部油道47B在第四曲柄销43D的外周面上开口,从第一内部油道47A分支出的第三内部油道47C在第三曲柄销43C的外周面上开口(参照图2)。
[0049]即,位于曲轴12前侧的上述内部油道46A至46C将通过第二供应油道68B而供应到设置有第二轴承合金44B的第二轴承部50B的机油,供应到支撑第一连杆IIA的第一曲柄销43A和支撑第二连杆IlB的第二曲柄销43B。另一方面,曲轴12后侧的内部油道47A至47C将通过第四供应油道68D而供应到设置有第四轴承合金44D的第四轴承部50D的机油,供应到支撑第四连杆IID的第四曲柄销43D和支撑第三连杆IIC的第三曲柄销43C。
[0050]〈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结构〉
[0051]在发动机2中装入有变更所有气缸中的进气门16及排气门17的气门特性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32、33(以下简称为VVT32、33)。在本例中,所述VVT32、33中的排气侧的VVT33(相当于本发明的液压式气门特性可变装置)是通过液压工作来变更气门特性的液压VVT,进气侧的VVT32是通过电动工作,具体为通过电动马达工作来变更气门特性的电动VVT。这样,在进气侧和排气侧采用不同工作方式的原因在于:在进气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发动机2启动后迅速控制气门特性,因此,电动方式更有利。即,原因在于:液压VVT需要较高的液压来工作,但在发动机转速低且油温也低的发动机启动后的运转区域中难以确保充分的工作液压,难以迅速控制气门特性。
[0052 ]以下,在使用图5 (a)说明排气侧的VVT33的结构后,阐述进气侧的VVT32的结构。
[0053]图5(a)以剖视图表示了排气侧的VVT33的简略结构。VVT33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外壳331、和收容在该外壳331内部的转子332。外壳331以能与凸轮轴带轮333—体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凸轮轴带轮333,该凸轮轴带轮333与曲轴12同步地转动,转子332以能与凸轮轴21 —体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凸轮轴21,该凸轮轴21使排气门17开闭。在外壳331的内部,形成有由外壳331的内周面与设置于转子332的叶片334划分而成的多个延迟角液压室335和多个提前角液压室336。供应机油的后述的机油栗56(参照图6)经由方向切换阀94(参照图6)连接于所述延迟角液压室335及提前角液压室336。通过该方向切换阀94的控制将机油导入延迟角液压室335后,凸轮轴21利用液压向与其转动方向(图5(a)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排气门17的打开时期延迟。另一方面,将机油导入提前角液压室336后,凸轮轴21利用液压向其转动方向转动,因此,排气门17的打开时期提前。
[0054]进气侧的VVT32除了是电动式VVT之外,其基本结构与排气侧的VVT33相同。即,在图5(a)中仅利用符号来表示,但VVT32包括:外壳321,以能与凸轮轴带轮323—体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凸轮轴带轮323,该凸轮轴带轮323与曲轴9同步地转动;转子322,收容在该外壳321的内部,并以能与凸轮轴20—体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凸轮轴20,该凸轮轴20使进气门16开闭;以及驱动机构,包含电动马达(图示省略)且使转子322相对于外壳321转动。而且,转子322因电动马达工作而向与凸轮轴20的转动方向(图5(a)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转动驱动后,进气门16的打开时期由此而延迟。另一方面,转子322向与凸轮轴20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受到转动驱动后,因为凸轮轴20向其转动方向转动,所以进气门16的打开时期提前。
[0055]图5(b)表示了进气门16及排气门17的气门打开相位,据图可知,通过VVT32 (及或VVT33)向提前角方向(参照图5(b)的箭头)变更进气门16的气门打开相位(及或向延迟角方向变更排气门17的气门打开相位)后,排气门17的气门打开期间与进气门16的气门打开期间(参照点划线)重叠。通过以所述方式使进气门16及排气门17的气门打开期间重叠,能够增加发动机燃烧时的内部EGR量,从而能够减少栗气损失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另外,还能够抑制燃烧温度,因此抑制NOx的产生从而实现排气净化。另一方面,通过VVT32(及或VVT33)向延迟角方向变更进气门16的气门打开相位(及或向提前角方向变更排气门17的气门打开相位)后,进气门16的气门打开期间(参照实线)与排气门17的气门打开期间的气门重叠量减少。因此,在像例如怠速时那样,发动机负荷为指定值以下的低负荷时,能够确保稳定的燃烧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高负荷时尽可能增大气门重叠量,在上述低负荷时也使进气门16及排气门17的气门打开期间重叠。
[0056]〈机油供应装置的说明〉
[0057]其次,参照图6来详细地说明用于将机油(工作油)供应到发动机2的各液压工作部的机油供应装置I。所谓“液压工作部”,是指承受机油的液压而进行驱动的装置(上述HLA24或VVT33等)、或利用机油的液压将该机油供应到对象物以进行润滑或冷却的机油供应部(喷油器28、29或机油供应部30、31等)。
[0058]如图所示,机油供应装置I包括:机油栗56,基于曲轴12转动而受到驱动;以及供油道60,连接于该机油栗56,并将利用该机油栗56升压后的机油引导至发动机2的各液压工作部。此外,机油栗56是由发动机2驱动的附属机件。
[0059]本实施方式的机油栗56是众所周知的可变容量型的机油栗。机油栗56包括:外壳561,由剖面LJ形状的栗主体和堵塞该栗主体的一端开门的覆盖部件构成,该栗主体是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