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564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尤其是一种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能源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越来越多的太阳能产品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当中。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系统应用的主要是普通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低,不适用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和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镀制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上。本专利可通过调整镀制的纳米薄膜的种类和厚度来调节整片电池的透光度,从而调整红外线透过量,可灵活适用不同动植物的采光和温度需求,达到节能环保,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环境的目的。概括来讲,本专利包括如下两大部分1、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该基体为普通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不能调节红外线进量;2、纳米薄膜,该薄膜镀制在太阳能电池基体表面,并可根据红外线需求量的不同来更换材质或调整厚度。本专利可通过调整镀制的纳米薄膜的种类和厚度来调节整片电池的透光度,从而调整红外线透过量,可灵活适用不同动植物的采光和温度需求,达到节能环保,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环境的目的。本专利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大棚发电系统、养殖系统、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室内采光保温系统等。

下面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该专利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整体结构图图中1、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2、纳米薄膜;3、红外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
3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1和纳米薄膜2,纳米薄膜2镀制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1 上。本专利可通过调整镀制的纳米薄膜的种类和厚度来调节整片电池的透光度,从而调整红外线透过量,可灵活适用不同动植物的采光和温度需求,达到节能环保,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环境的目的。
概括来讲,本专利包括如下两大部分1、太阳能电池基体,该电池为普通的太阳能电池,不透明,不能调节红外线进量;2、纳米薄膜,该薄膜镀制在太阳能电池基体表面,并可根据红外线需求量的不同来更换材质或调整厚度。本专利可通过调整镀制的纳米薄膜的种类和厚度来调节整片电池的透光度,从而调整红外线透过量,可灵活适用不同动植物的采光和温度需求,达到节能环保,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环境的目的。本专利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大棚发电系统、养殖系统、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室内采光保温系统等。本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熟悉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和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镀制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纳米薄膜调整红外线进入量的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和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镀制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体上,本专利可通过调整镀制的纳米薄膜的种类和厚度来调节整片电池的透光度,从而调整红外线透过量,可灵活适用不同动植物的采光和温度需求,达到节能环保,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环境的目的。本专利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大棚发电系统、养殖系统、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室内采光保温系统等。
文档编号B82Y20/00GK201985119SQ2011200037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张一熙 申请人:张一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