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生成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81阅读:2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生成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铝或铝合金表面着乳白色的一种方法。
以前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的生成法多用Ematal法和铬酸法。但由于Ematal法使用以草酸钛钾为主的电解质溶液进行阳极氧化,这样不仅化学药品费昂贵,而且需要高电压,因此生成乳白色薄膜的造价高,铬酸法由于使用铬酸而容易造成公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二种方法存在的造价高和铬酸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要点是将铝或铝合金在150g/l NaOH水溶液中,浴温60℃下进行脱脂、腐蚀30~60秒,然后在20%HNO3溶液中浸渍3~5分钟中和处理。
经上述前处理的铝材,在150g/l H2SO4水溶液中,浴温18~20℃,直流电流密度22~24A/dm2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40~50分钟,这样得到20~40μm厚的氧化膜层。然后在浓度为5g/l的醋酸镍水溶液中,浴温70~90℃下浸渍10~20分钟进行假封孔处理。最后,在150g/l H2SO4水溶液中以铅板或碳板为阴极,浴温18~20℃,电流密度为0.1~0.4A/dm2下进行交流电解30分钟,即可得到均匀的乳白色薄膜。
本发明可完全不用昂贵的草酸钛钾化学药品和高电压,也不必使用造成公害的危险化学药品铬酸,只用廉价的硫酸及低电压,低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经简单的工艺过程,能够得到均匀、美丽的乳白色薄膜。因此,生成乳白色薄膜的造价便宜,工艺简单,便于实际应用,对于铝或铝合金的薄膜加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用本发明生成乳白色薄膜的实施例1.
铝材(11OOP-H14)按上述方法进行前处理,然后在150g/l H2SO4溶液中,浴温20℃,直流电流密度为24A/dm2下进行阳极氧化45分钟,以铅板为阴极,得到25~30μm的氧化膜。然后,浸于5g/l醋酸镍溶液中,浴温80℃下处理10分钟。最后在150g/l H2SO4溶液中,浴温20℃,以铅板为阴极,施加交流电流0.2A/dm2,电解30分钟,获得均匀美丽的乳白色薄膜。
2.
铝材(6063S-T5)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前处理,阳极氧化,假封孔,交流电解以碳板为阴极得到同样的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含有前处理、阳极氧化,假封孔,交流电解过程的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的生成法,其特征在于铝或铝合金表面在阳极氧化过程中表面生成20~40μm的氧化膜层,然后在醋酸镍溶液中浴温60~90℃温度范围内进行10~20分钟的假封孔,接着在硫酸溶液中,施加0.1~0.4A/dm2的交流电,电解20~40分钟。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铝或铝合金表面孔白色薄膜的生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进行的阳极氧化电流采用22~24A/dm2,时间为40~50分钟。
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铝或铝合金表面孔白色薄膜的生成法,其特征在于其交流电解过程最适宜的初始电流密度为0.2A/dm2。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的生成法,其特征在于阳极氧化及着色所使用的是硫酸水溶液其浓度为150g/l。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铝或铝合金表面着乳白色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使铝或铝合金经过脱脂前处理后,进行阳极氧化。生成20~40μm厚的氧化膜层。然后,在醋酸镍溶液中,浴温60~90℃范围内,进行10~20分钟的假封孔,接着在150g/1H
文档编号C25D11/04GK85103365SQ85103365
公开日1986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23日
发明者文光男 申请人:东北工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