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956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公开了有杆泵采油的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杆泵采油过程中,由于人为和地质因素,作业中泥砂杂质、开采时地层出的泥砂杂质、生产中抽油杆与油管偏磨使油管内结垢、锈落入泵内,这些杂质都会落在活塞的上端,在井液的压力下进入活塞与泵筒之间,磨损泵使其漏失,生产周期变短,严重时可使油井不出油,对油井生产危害很大。为此,由申请人署名刘景斌于2001.1.16日发明的“抽油泵上捕集器”,专利号00213346.6,的解决方案是外管内装内管,内管上装带孔锥形帽,锥形帽上部四周割缝,抽油杆与活塞可通过锥形帽,油井生产时杂质落在锥形帽进入外管之间并储存,该装置实施后效果良好。但是,使用中还存在着由于关键部位锥形帽的缺陷;如锥形帽顶部带孔,不完全封闭,部分杂质还可以落入泵内,与内管的螺纹连接不够牢固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使用新型目的是设计全封闭的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 本使用新型是如下实现的原抽油泵上捕集器由1上接头、2外管、3内管、4锥形帽、5马牙接头、6下接头组成。上端是上接头(1),上接头是圆环状钢筒体,上端制内螺纹连接上部油管,下端制外螺纹连接外管(2)的内罗纹,外管2是两端带内螺纹的钢管分别与上下接头外螺纹连接,下接头(5)是圆环状钢简体,上端各制外内螺纹,下端制外螺纹,上端外内螺纹分别连接外管和内管,下端制外螺纹,连接抽油泵上口。将原来的抽油泵上捕集器的锥形帽上端的开口全部封闭,制造锥形帽时由下部至上部厚度越来越薄,这样,作业末下泵时,杂质就会落在锥形帽上,进入捕集器内外管的夹层内,不进入泵内,又不影响抽油杆、活塞通过,抽油泵工作时抽油杆上下运动逐步将锥形帽薄的部分磨损掉。将锥形帽与内管的螺纹连接改为将锥形帽直接胶铸在马牙接头上,成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锥形帽是全封闭,可在抽油泵下泵、生产的整个过程防止杂质进入泵内,实现全防护。2.锥形帽直接胶铸在马牙接头上,连接牢固,可防止脱落。
下面结合视图一对该装置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马牙接头5示意图;图1中1上接头、2外管、3内管、4锥形帽、5马牙接头、6下接头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抽油泵上捕集器的上端是上接头(1),上接头是圆环状钢筒体,上端制内螺纹连接上部油管,下端制外螺纹连接外管(2)的内罗纹,外管是两端带内螺纹的钢管分别与上下接头外螺纹连接,下接头(5)是圆环状钢简体,上端各制外内螺纹,下端制外螺纹,上端外内螺纹分别连接外管和内管,下端制外螺纹,连接抽油泵上口,内管的上端外螺纹连接马牙接头(6)内螺纹,马牙接头(6)是圆环状体,一端制内螺纹,另一端外侧制马牙状体,马牙状体尖朝下,锥形帽(4)是高强度的耐腐蚀耐高温韧性材料,锥形帽(4)是倒扣的碗状体,其下部是圆筒体,锥形帽(4)与马牙状体胶铸形成一体,下部厚至上部越来越薄,由中部到顶部割对称的多道缝。这样结构锥形帽全封闭,安装牢固。修井作业下活塞,活塞进抽油泵通过锥形帽时,活塞撑开锥形帽割缝通过后,锥形帽复原,抽油杆通过后,在抽油泵工作时抽油杆在锥形帽中上下运动,油液体从割缝中流出,抽油杆上下运动逐步将锥形帽顶部薄的部分磨损掉,随油流带走,并形成一圆孔,由于自然形成的孔,可保证与抽油杆缝隙小,最大限度的减少杂质落入泵内的概率,停井时锥形帽的割缝关闭,杂质落入捕集器内,实现对泵的全保护,延长泵的使用周期1.5-2.5倍,达到保护抽油泵工作的目的。
权利要求1.由上接头(1)、外管(2)、内管(3)、锥形帽(4)、马牙接头(5)下接头(6)组成的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其特征是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的上端是上接头(1),上接头是圆环状钢筒体,上端制内螺纹连接上部油管,下端制外螺纹连接外管(2)的内螺纹,外管(2)是两端带内螺纹的钢管,分别与上下接头外螺纹连接,下接头(6)是圆环状钢筒体,上端各制外内螺纹,下端制外螺纹,上端外内螺纹分别连接外管与内管,连接抽油泵上口,内管(3)是一内径小于外管的圆钢管,上下端制外螺纹,内管的上端外螺纹连接马牙接头(5)内螺纹,马牙接头(6)是圆环状体,下端制内螺纹,上端外侧制马牙状体,马牙状体尖朝下,锥形帽(4)是高强度的耐腐蚀耐高温韧性材料,锥形帽(4)是倒扣的碗状体,其下部是圆筒体,圆筒体与马牙接头(6)的马牙状体胶铸形成一体,锥形帽(4)下部厚至上部越来越薄,中部到顶部割对称的多道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泵上捕集器由上接头、外管、内管、锥形帽、马牙接头、下接头组成。在抽油泵下泵与生产时,杂质落在锥形帽进入内外管之间并储存,锥形帽是全封闭倒扣的碗状体,抽油泵工作时抽油杆在锥形帽中上下运动,油液体从锥形帽割缝中流出,外管与内管之间可储存泥砂垢锈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泵内,实现对抽油泵的全保护,延长抽油泵的使用周期1.5-2.5倍。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1027632SQ200720018498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7日
发明者刘景斌, 任海宁, 谭爱民, 刘文政, 艳 陈, 莉 王, 勇 薛 申请人:刘景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